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

曾经被誉为“省油神车”的油电混动,如今怎么成了车市里的“透明人”?

2024年,中国混动车市场发生了一场惊天逆转:插电混动销量占比飙到71%,而曾经风光无限的油电混动只剩13%,要知道在2018年,这个比例还是油混车占70%以上,插混车连尾灯都看不见。

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有驾

油混车明明不用充电又省油,现在却连网约车司机都集体倒戈,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当年油混车能火,靠的就是“无脑开”三个字,你不需要找充电桩,不用研究电池保养,红绿灯踩刹车还能回收能量。

市区油耗常年稳在4-5升,比燃油车省下三分之一油钱,这对每天跑300公里的出租车司机来说,简直就是印钞机,丰田双擎和本田i-MMD更是被封神,二手车商见到它们眼睛都放光,2019年一辆跑了10万公里的卡罗拉双擎,转手还能卖到新车价70%,比燃油车保值率高出一大截。

北上广深70%的专职司机都开油混车,理由就三个字:开不坏,到了2024年,画风突然变了,北京五环内的充电桩数量从2018年的不到3万个暴涨到56万,青藏线上的加油站都装上了快充桩,手机导航随便一搜,方圆5公里至少有5个充电站,这对插混车主来说,充电比找厕所还容易。

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有驾

油混车引以为傲的“免充电”优势,成了致命缺陷,现在买插混车送绿牌、免购置税,油混车还得交全额税,广州一位车主算过账:买辆混动雅阁比插混秦PLUS贵3万,光靠省油得开5年才能回本——前提是油价不跌。

2024款比亚迪汉插混标配激光雷达和座椅按摩,深蓝SL03能外接电磁炉吃火锅,同价位的凯美瑞双擎,中控屏分辨率还不如千元手机,倒车影像模糊得像打了马赛克,年轻人坐进车里就开始皱眉:“这车机系统比我爷爷的老年机还卡。 ”4S店销售也承认,现在油混车客户八成是45岁以上的中年人,年轻人进门直奔插混展台,曾经忠实的网约车司机都叛变了,深圳曹操出行车队今年把80%的油混车换成了插混版。

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有驾

插混车真就完美无缺吗?家住老破小的王女士后悔死了,她买的插混车没有直流快充口,每次在商场充电要等2小时,二手贩子更是一针见血:“去年20万买的插混车,今年最多卖12万,电池衰减根本没标准可循。 ”

技术路线之争也让人眼花缭乱。丰田还在搞行星齿轮混动,比亚迪的DM-i已经迭代到第五代,某合资品牌的插混车被曝出“有电一条龙,没电毛毛虫”,亏电油耗比油车还高。

政策天平早就倾斜了,上海直接不给油混车发新能源牌照,北京插混车能进五环,油混车照样限行,加油站员工都发现变化:“以前每天几十辆双擎来加油,现在改插混的车主加完油还要蹭半小时快充。 ”

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有驾

这场混动内战是消费者心态的转变,三年前大家还担心插混车电池爆炸,现在讨论的都是“能不能用纯电模式撑过晚高峰”,一位凯美瑞双擎车主自嘲:“我车里的能量回收系统,还没手机无线充电技术先进。 ”

2024年插混车平均售价跌破15万,比油混车还便宜2万元,充电桩企业财报显示,一线城市单个快充桩日均服务车辆从3.5辆提升到8.6辆,某日系品牌的油混车型库存周期,已经从45天拉长到127天。

当年加价3万买的雷克萨斯混动,现在车商直接拒收:“这车收进来半年都卖不掉。 ”国产插混车开始出现“理财神话”,一辆二手比亚迪宋PLUS插混版,居然比新车还贵5000块,等车要三个月。

又省油又不用充电,油电混动却越来越没人买了!为啥会这样?-有驾

这场混动战争的转折点,或许从充电桩超过加油站数量那天就注定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变成“充电五分钟续航百公里”,油混车的黄昏已然来临。

打败它们的不是政策,不是技术,是年轻人对“彩电冰箱大沙发”的执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