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汽车不是快消品,要二十年品质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品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加速产品更新迭代,甚至出现一季度两次更新同一产品的现象。这让汽车越来越像快消品,不禁让人担忧:这你受得了吗?

近日,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直播中反复强调:“汽车不是快消品,是需要车企用心去做的耐用品!”他认为,快消品讲究“够用就好”,但汽车不行。汽车的每一块钢板、每一根线束,都须经受住十几年的风吹日晒,保证长期陪伴车主。

李斌:汽车不是快消品,要二十年品质-有驾

快消品的逻辑是“用完即弃”,但汽车的核心是“长期陪伴”。蔚来在设计时会按照20年的标准考量车身强度、电池衰减,这种“耐用思维”才是对车主实在的负责。毕竟,谁也不想刚还完贷款,车就到处出问题,成了家里的“累赘”。

李斌曾表示,汽车研发要盯着“十五六年甚至二十年的品质”。这意味着,车身钢材要耐得住北方的严寒、南方的潮湿,电池防护要经得起磕碰和老化,连内饰用料都得抗得住孩子的涂鸦、老人的日常磨损。

李斌:汽车不是快消品,要二十年品质-有驾

蔚来对汽车品质的执着可见一斑。他们的电池包测试从零下40℃到高温85℃反复冻融,模拟极端气候;车身碰撞试验不仅要过国标,还要预留“安全冗余”。这些投入,快消品不会做,因为它们不需要考虑“十年后的可靠性”。汽车的贵,很大程度上是为“时间”买单——毕竟没人愿意开着随时可能出问题的车,载着一家人上路。

相比之下,一些车企为了追求“新鲜感”,将汽车当作快消品来造,导致车主付出高昂代价。某品牌为降本使用低成本隔音棉,三年后车内异味散不去;某车型电池偷工减料,五年后续航腰斩还频出安全隐患。这些问题,车企靠“快速迭代”躲了,买单的却是车主。

李斌:汽车不是快消品,要二十年品质-有驾

蔚来则坚持“笨办法”:自研芯片在立项时就定下“算力要满足未来十年需求”的目标;电池包在-30℃到85℃间反复冻融测试;车身钢材强度也是实实在在,预留足够安全冗余;连内饰面料都要过“耐涂鸦”“抗老化”测试。这些投入看不见、短期不讨好,却能让用户开十年依然敢载着全家跑长途。

汽车的生命周期本就该有十五六年,从新手到买车到下一任车主,把车当快消品,丢的不仅是品质,更是车主的信任。车企应该多些“老实”,还是继续追“内卷的新鲜感”?蔚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用“二十年的品质”造车,赢得了市场和用户的认可。

李斌:汽车不是快消品,要二十年品质-有驾

“普通人一辈子就买两三台车,这意味着汽车须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耐用消费品。”李斌的话掷地有声,也道出了汽车行业的本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只有坚持“耐用思维”,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才能在产业周期中笑到后。

#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