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回见XC70是在新疆吐鲁番那边。当时天还是早上八点多,气温就已经过了四十度,地表一踩,好像鞋底要粘化似的。我给邻居老曾帮忙,顺道去试车。那XC70,刚从4S店拖来,都是纸糊感的新味。老曾念叨着:“这车儿,空调行不?我前阵子听群里说新车都不抗新疆这火炉子。”我抱着试一试的心,开了遥控启动——还没摸到门把,车里仪表就亮了。不到十分钟,人坐进去像进了冷库,下巴都快冻住。只能说,这空调确实对得起价格,制冷狠得很,比隔壁老王家的冰箱都快。
进车后一闻,也没啥新车那股刺鼻子的塑料味。旁边卖瓜的小妹也凑上来看,“这啥车啊,咋没味道?”探头东瞄两眼。我摇了下窗户,顺口灌了句:“外国货,瑞典的。”后来才知道,这新XC70,标榜的那个空调过滤系统,据说能把外头的灰沙都挡得干干净净。维护师傅老韩跟我讲:“你家娃要是过敏体质,这车滤芯啥的换起来也忒简单,不像上一代XC60,弄得人满手黑灰。”新疆这沙尘飘起来,凡是密封做得不利索的车,时间一长,连怀里都能摩出沙。那天路过火焰山附近,风真大,卷得鼻腔发酸,但这XC70里头,一点沙尘没进来,鼻子也没啥负担。
但是,也不是没瑕疵。XC70的前风挡除雾有时反应慢一点,前些天群里的鲁萌说冰雹砸了两下加上高温,那除雾稍慢点儿,有结雾现象。师傅们闲聊的时候说,“新车都爱折腾花活,来点极端天气,就是检验底子的时辰。”估计是为了平衡新能源那套热管理,或者跟混动架构相关,用了一套热泵系统。不过油电切换我倒觉得不错,在差不多50度外头,发动机热衰减没啥明显感受,电驱上手也顺,主驾那边加速线性,没有打滑卡顿。相反,燃油模式里的那点迟滞,只要模式调到运动,全没了影。
后来七月底,另一批XC70拉到内蒙古牙克石搞冬测。这地方我也没亲身去,只能听销售小宋转述。他说,车一夜停外头,零下三十多度,钥匙拧一下,仪表盘啪啪亮,发动机咳嗽两下就着火了,没啥拖泥带水。那地儿冻得水龙头都结成冰柱,混动动力系统愣是没掉链子。群友小胡家那辆老款V90上次在雪天起步还掉过链,可新XC70,这回还有个冬季自动预热功能,上车前能手机远程开启,发动机冷启动配合电池温控,两分钟空调就送出温风,真比暖壶还省心。师傅刘三平看了一圈,拍拍屁股说卫生间冲水还没这么快。
讲真,最让我琢磨的还是那四驱系统。牙克石雪原见惯了事故,许多车雪地一脚板油就横了。XC70这回上的四擎四驱,电子稳定系统关掉照样能绕圈,漂移姿态很沉,不像有些美国车那样头重脚轻。我一哥们儿新年时在“油冰”路面花式漂移,也说这车不容易甩尾。刹车据说同样有学问,两边轮子一冰一干,这台的制动力度可以智能调配,主副驾都心里有点底。
冷门配置提一嘴,新XC70实际上在副驾脚底藏了个隐藏式加热垫,是看小红书的大学生推的,说冬天踩脚暖烘烘。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还有无线CarPlay对新疆这些内陆省会用户其实可有可无,反倒是车机和导航系统有“小语种包”,乌鲁木齐本地修理铺老萨直呼见了新鲜,界面上竟有维语输入,这算是冷门了。
用车吐槽当然也有。像XC70后排中央头枕,说实话,造型好看但硌脖子,长途包头到满洲里孩子睡着了就怨,得垫个毛巾才不顶脑门。群友老张前阵子抱怨,主动降噪其实比不上奔驰那台老C级,保养费略高于上一代,尤其是原厂后转向拉杆,听说春节那阵子断过货,等了一周才齐。
顺带聊点维修师傅流传的小段子。前阵子有辆老XC60掉链子,进厂后小师傅才发现新老电驱插头根本不一样,还得从上海掉件。大家都说,沃尔沃的新一代车型,零部件标准一致是好事,坏就坏在一代代电器接口跟着潮流变,老车主换件有点折腾。
说正事——夏天新疆吐鲁番高温,冬天牙克石地冻天寒。这XC70也折腾过去了。到现在——油表灯闪,手机一震,老曾说他把那辆XC70开到库尔勒,晚上露营时车里睡得老踏实,说后排比他家三年前买的国产大SUV舒服。动不动还问修理厂王师傅,维保该用什么油,说品牌油太贵是不是唬人的。王师傅呵呵一笑,“你们城里人就爱多想,这车吃细粮,但喝啥油都得看气候,手册上的話别全当回事。”
过完了吐鲁番的火,也穿了牙克石的冰。XC70前年注册的二手车底下,现在在二手群还挺抢手,价格倒是没咋掉。只是售后群时不时会有人问,维修保养周期到底多长,新手册和老手册写的那点话,能不能信三分?反正你要是真在南疆转过一圈,换谁都信这大个子皮实。
日子还长,下次开XC70再糟个大沙尘暴,也好有底儿和老曾抬杠。总归,这年头能熬过高温冰雪的车,才配带家里老人孩子去远点儿的野地跑几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