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价格,别说合资车,连国产车都冒冷汗! 宝马这回真急眼了,旗下大空间SUV X1,指导价28.89万的车,现在4S店砍完价,1.5T的17万出头就能开走! 2.0T主力配置,裸车干到19万多。 算上购置税保险,20万出头落地一台挂着蓝天白云标的SUV,这放在几年前你敢信?
价格暴跌,豪华品牌门槛被踩碎
宝马X1的官方起步价定在28.89万,听着不便宜。 但真正吓人的是终端优惠,直接给你砍掉12万还多! 现在进店谈价,1.5T三缸版本17万出头是常态,主销的2.0T四缸版本普遍卡在19万区间。
这意味着什么? 买台本田CR-V或丰田RAV4高配,现在也要20万上下。 而宝马X1直接杀到同一个价位线,甚至更低。 再看奥迪Q3,1.5T车型优惠后也得25万起步;奔驰GLA更贵。 宝马这波降价,等于把豪华SUV的门槛砸穿,逼着对手要么跟进,要么挨打。
空间越级,后排大得离谱
别小瞧它是宝马入门SUV,尺寸上绝对“以大欺小”。 车长超4米6,车宽近1米85,最夸张的是轴距,2802mm,比汉兰达还多出2毫米。
坐进后排,身高1米8的人轻松翘起二郎腿,腿部余量接近三拳,头顶剩一拳多。 哪怕和自家老大哥上一代X3比,后排空间也不输。 后备箱塞下3个28寸行李箱后还有空间,婴儿车、露营装备随便放。 一家五口出行,后排三人不憋屈,妥妥把“紧凑型”标签撑裂了。
2.0T才是真香选择,1.5T别碰
X1分1.5T三缸和2.0T四缸两款发动机,但实际买2.0T的占七成以上。 理由简单粗暴,动力差距太明显。
1.5T三缸机156马力,百公里加速9.2秒,城里跑还行,但上了高速超车费劲,开空调更软脚。 最怕的是三五年后,发动机防抖垫老化,抖动可能加剧。
2.0T四缸车型直接上204马力,300牛·米扭矩,零百7.9秒,带运动模式。 油门踩过三分之一就有推背感,市区并线、高速超车轻松得多。 匹配的7速双离合换挡快且平顺,基本感觉不到顿挫。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挂调得偏舒适,但高速过弯支撑够稳,开起来还是宝马的味道。
配置有惊喜,也有算计
17万买宝马,配置居然不寒酸:全系标配全景天窗、自动空调、电动后视镜折叠+加热、10.7英寸+10.25英寸双联屏、倒车影像。 中高配还给哈曼卡顿12喇叭音响,主驾驶带座椅记忆。
但精明的宝马也留了后手。 最实用短板是全系没标配L2驾驶辅助(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顶配也只给选装权,加钱得小两万。
内饰塑料感明显,中控台硬材质多,仿皮座椅偏硬。 经典的“鸡腿挡把”换成小拨片挡杆,老车主直呼没灵魂。 车门储物格设计窄,水杯放不稳。
降价效果立竿见影,销量暴走
宝马这波降价不是玩噱头,是真靠低价换销量。 去年1月X1只卖2742台,惨淡到被市场遗忘。 而今年6月单月销量冲上6053台,12个月狂卖6.2万台! 月均销量稳在5000台以上,彻底摆脱边缘身份。
这数据打脸那些说“便宜没好货”的人。 看销量榜,买X1的人绝大多数选了2.0T版本,成交价集中在19万-22万区间。 说明用户不傻,图的是品牌+实惠动力+大空间的组合拳。
下手前看清这点
宝马的选装套路依旧深。 无钥匙进入(5千起)、方向盘加热(3千)、座椅通风(8千)通通得加钱。 销售推荐的“装潢包”(贴膜脚垫记录仪)普遍喊价1万以上,建议直接砍掉一半谈。
4S店现车多是黑色、白色,量子蓝或金色可能要等。 2.0T车型金融政策比1.5T更划算,贷款利息能差1个点。
合资对手的噩梦
这个价位,本田CR-V锐·混动(23万起)、大众途观L 2.0T高功率(22万起)直接被逼墙角。 同价位用户一看:加点钱能买台宝马,后排更大、品牌面子更足,保养价格差不了多少(小保养1千左右),转头就去宝马店了。
连国产新能源理想L6、问界M5也开始紧张,价格战从油电之争,蔓延到“豪华品牌自杀式降价”。 当宝马卖到丰田价,最先哭的不是奔驰奥迪,而是那些曾经高枕无忧的合资爆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