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奇瑞的动作有点大,两款重磅车型风云A9和A9L的登场,让我这个混迹车圈多年的老司机都有点坐不住了。
还记得1999年那台打破合资价格铁幕的风云轿车吗?26年后,风云这个名字再次被赋予新使命。这次奇瑞玩了个小花样:原本的中大型轿车E01更名为A9L,而中型轿车E05则继承风云A9的名号。这种命名策略很有意思,有点像手机厂商的Pro和标准版划分。
A9L的L代表什么?官方解释是Leading Class(最强C级)、Lithium Safety(最强安全)等六大价值。但在我看来,这个L更像是奇瑞对传统豪华车标准的一次解构。当其他品牌还在堆配置、拼续航时,奇瑞选择把成本砸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比如2000MPa热成型钢打造的车身,比如41层防护的鲲鹏方刀电池。这种安全冗余的理念,让我想起了沃尔沃,但奇瑞显然走得更远。
风云A9当我第一次看到它的前脸时,第一反应是:这很不奇瑞。以往奇瑞的设计多少带点保守,这次却用上了极具进攻性的线条,尤其是两侧的进气口,活脱脱像一头随时准备出击的猛兽。车顶的激光雷达像个小天线,提醒着你这不是普通燃油车。4930mm的车长配合2928mm轴距,加上轿跑式车身和黑化轮毂,标准的运动轿跑范。
A9L画风突变。标准的三厢车造型,中规中矩的大灯组,镀铬装饰条贯穿车身,甚至连后备厢开启角度都设计得更实用。这种设计上的差异,其实是奇瑞在精准捕捉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风云A9瞄准追求个性的年轻用户,A9L则锁定商务和家庭用户。有意思的是,两者都保留了激光雷达,这意味着不管你选哪款,高阶智驾都不会缺席。
风云A9的座舱,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科技风。悬浮式中控屏搭配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再加上四种情景模式的AI情感智舱,让人感觉像是坐在未来座舱里。最让我惊喜的是前排座椅居然能180度放倒,这在同级别车型中并不多见。车载冰箱、儿童座椅接口、无线充电这些配置,更是把家用属性拉满。
A9L的内饰则多了几分优雅。上下双色的配色方案,搭配厚实的座椅坐垫,营造出行政级的豪华感。15.6英寸中控屏搭载高通8255芯片,配合23扬声器的伯牙音响系统,无论是导航还是听歌都足够流畅。车内的智能香氛系统和无级可调氛围灯,把仪式感拿捏得死死的。
风云A9和A9L走了两条不同的路。风云A9提供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虽然具体参数还未完全公布,但参考同平台的星纪元ET,预计纯电续航可能超过600公里,增程版综合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而A9L则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6.0系统,1.5T发动机配合无级超级电混DHT Pro,实测百公里油耗仅3.65L,纯电续航260公里,综合续航超2500公里。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从北京开到广州不用加油。
A9L采用的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锂,但通过41层防护设计,实现了2ms内高压断电和零自燃的安全标准。这种取舍很有意思: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能量密度时,奇瑞已经把安全做到了极致。
高阶辅助驾驶现在几乎成了新能源车的标配,但真正能做到好用的不多。风云A9和A9L搭载的猎鹰智驾700系统,配备27颗传感器(包括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 Y芯片,算力达到200TOPS。实测中,它能在135km/h的高速下紧急避障,60km/h时对儿童鬼探头实现刹停,这些功能在同级别车型中处于领先水平。
风云A9的入门版就标配高速NOA Lite和自动泊车,而A9L更是支持HPA记忆泊车。这种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的策略,让我想起了特斯拉,但奇瑞显然更接地气,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选装包掏腰包。
除了被动安全,A9L在主动安全上也下足了功夫。AI数字底盘2.0每秒扫描路面1000次,实时调整悬架阻尼;猎鹰智驾系统不仅能识别障碍物,还能预判潜在风险。甚至连电磁辐射都控制在趋近于0的水平,孕妇和儿童乘坐也能安心。
风云A9L以3000mm轴距、5018mm车长的532越级尺寸,直接对标40万级豪华轿车,但价格却控制在20万-30万元区间。这种降维打击策略,让我想起了当年小米手机的打法——用旗舰配置颠覆行业定价。
风云A9L盲订35天订单超5.3万台,创始版增发1万台依然供不应求。这说明消费者对奇瑞的技术背书和产品力是认可的。奇瑞通过风云A9/A9L,正在打破中国品牌=性价比的固有认知,让豪华不再是合资品牌的专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