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折戟”,新能源造车淘汰赛再响警钟

5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一则消息,让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推上风口浪尖——其被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申请破产审查,经办法院为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 。从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销量冠军,到如今濒临破产边缘,哪吒汽车这一路大起大落,深刻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残酷与复杂。

哪吒汽车“折戟”,新能源造车淘汰赛再响警钟-有驾

回望2022年,哪吒汽车凭借哪吒V、哪吒U等低价车型在三四线城市市场开疆拓土,年销量突破15万辆,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一时风光无限。但好景不长,自2023年起,其销量便踏上了下坡路,2024年更是近乎腰斩,全年销量仅6.45万辆。进入2025年,1月销量暴跌97.76%,仅剩110辆 ,2月虽有所回升至377辆,但依旧低迷,甚至传出4月“零销量”的消息。

哪吒汽车“折戟”,新能源造车淘汰赛再响警钟-有驾

曾经助力哪吒汽车崛起的低价策略,逐渐成为其发展的桎梏。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比亚迪、长城、长安等传统车企纷纷发力,携新车款“杀入”10万级电动车市场,哪吒汽车的价格优势不再,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且长期依赖低端网约车市场,占比一度超60%,使其品牌形象固化,向中高端转型之路困难重重。2024年推出的哪吒S,本是哪吒冲击高端的重要棋子,却因定价过高、智能化配置不及竞品,在小米SU7等强劲对手的挤压下,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

哪吒汽车“折戟”,新能源造车淘汰赛再响警钟-有驾

销量的崩塌直接反映在财务报表上,2021 - 2023年,哪吒汽车累计净亏损达到183亿元,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超8万元,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累计达128亿元。截至2025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68%飙升至217%,远超行业警戒线。不仅如此,合众新能源欠税超215万元,涉及司法案件400余起,被执行金额达1.4亿元 。

为缓解资金压力,哪吒汽车多次尝试自救。2024年6月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今年1月筹划E轮融资,目标30亿元,但由于公司估值从250亿暴跌至60亿,融资进展陷入停滞。今年3月,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20亿元债转股协议,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头部供应商被迫接受,但仍有诸多供应商对方案不满,如上海禹形广告有限公司就因未同意债转股方案,且被拖欠530多万款项而申请合众新能源破产重整。此前,供应商埃夫特也因4819万元货款纠纷将哪吒告上法庭。

哪吒汽车“折戟”,新能源造车淘汰赛再响警钟-有驾

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也给哪吒汽车的发展埋下了隐患。短短十年间,公司更换四任CEO,管理团队频繁更迭,战略方向难以有效贯彻执行。研发团队裁员过半,核心三电系统转交代工,导致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消费者口碑恶化。车机系统频繁断网、充电架构落后无法适配主流快充桩、续航严重虚标、内饰廉价异响异味不断等问题,让哪吒汽车被消费者戏称为“老头乐”。

外部市场环境同样严峻,新能源补贴退坡,进一步压缩了哪吒汽车的利润空间;原材料价格波动,增加了生产成本控制难度。全国多地直营店陆续闭店,经销商因厂家拖欠返利、车辆交付困难等问题集体维权,4月中旬,数十位经销商聚集哪吒汽车桐乡工厂,反映“厂家拖欠返利超半年,库存车辆无法交付”,门店经营难以为继,售后配件断供,品牌信任度降至冰点。

从辉煌走向困境,哪吒汽车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淘汰赛的一个缩影。当行业渗透率突破50%,市场竞争转向技术、品牌与效率的全方位较量,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哪吒汽车若想绝境求生,必须重构产品竞争力,提升产品品质与技术含量,修复供应链信任,重新赢回供应商与消费者的信心,同时重塑资本信任,解决资金链难题 。否则,即便重塑此次破产危机,未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依旧举步维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