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

当车企们高喊着“一口价”试图赢得消费者信任时,现实却总爱开个玩笑。最近,帕萨特2025款Pro版以16.99万元的“一口价”上市,相比原指导价直降1万元。然而,这已经不是帕萨特第一次玩降价游戏了——去年9月,它曾以15.99万元的限时价引发抢购潮;今年4月,又有车主发现,刚提车一个月的新车,官方转头就宣布“再降超万元”。一位网友在论坛里吐槽:“说好的一口价呢?买帕萨特比炒股还刺激!

“一口价”的诞生:从救星到套路

时间倒回2023年,当时汽车行业正经历着“雪铁龙C6降价9万”带来的地震。消费者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高高在上的合资车,价格也能“打骨折”。但很快,人们发现猫腻:4S店要么没现车,要么要求捆绑保养套餐,实际落地价和宣传的“骨折价”相差甚远。一位车主回忆道:“销售说优惠5万,结果算上强制装潢和贷款手续费,最后只便宜了2万。”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正是这种信任危机,让“一口价”模式横空出世。车企们信誓旦旦:“全国统一价,没有套路!”上汽大众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品牌。2023年9月,帕萨特推出“限时一口价15.99万元”,直接把B级车的价格拉进A级车区间。效果立竿见影——当月销量突破2.3万辆,比平时翻了一倍。消费者们欢呼:“终于不用和销售斗智斗勇了!

“一口价”的裂痕:说好的透明呢?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总爱打脸。2023年10月,别克昂科威Plus以“限时一口价16.99万元”登场,比指导价狂降6万元。广告一出,4S店的电话被打爆,但消费者到店后却傻眼了:“销售说这个价的车早就卖完了,现在只能原价买高配版。”愤怒的车主们集体投诉,逼得别克官方连夜发声明:“一口价车型保证有货,买不到的直接打400电话举报!

类似的剧情不断重演。东风日产的天籁“一口价12.78万元”看似诱人,但实际需要叠加置换补贴、贷款分期等条件;凯迪拉克XT5的“27.99万元起”背后,藏着必须购买延保和装饰包的潜规则。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所谓一口价,不过是把暗降变成明降,车企既要面子(维持指导价),又要里子(实际降价冲销量)。”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帕萨特的“价格过山车”:谁在买单?

帕萨特堪称这场游戏中“最会玩”的选手。去年9月靠“一口价”翻身,今年4月又借改款名义再降1万元,最近推出的Pro版甚至把1.5T车型的价格压到16万区间。表面上看,消费者赚了便宜,但老车主们却欲哭无泪。一位2024年3月以18万元购入帕萨特的车主算了一笔账:“三个月亏了2万,这贬值速度比新能源车还快!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更微妙的是,车企的“降价艺术”越来越高明。比如帕萨特Pro版号称“降价1万”,实则通过减配实现——老款的矩阵大灯变成普通LED,无线充电和座椅记忆功能消失。有网友调侃:“这不是降价,是拆东墙补西墙!

价格战背后:燃油车的生死时速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这场狂欢背后,藏着燃油车品牌的集体焦虑。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以燃油车为主的长安、上汽净利润暴跌超60%,而比亚迪、理想的利润却增长30%以上。一位4S店经理坦言:“现在卖燃油车就像卖海鲜,越放越不值钱。不清库存,明年连4S店都要关门。”

车企们不得不赌上最后的筹码。凯迪拉克XT5降价13万,逍客杀入10万内,就连GL8这样的MPV霸主也自降身价到19.79万元。但这些“骨折价”背后,是燃油车技术迭代的停滞——帕萨特还在用1.5T+7速双离合,而同级新能源车早已标配200公里纯电续航和激光雷达。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消费者的清醒时刻:便宜≠划算

当“一口价”变成“月月新低价”,越来越多人开始理性看待这场游戏。一位汽车博主算过账:帕萨特看似比汉DM-i便宜6000元,但混动车每年能省1万油费,二手车残率还更高。“开三年后,帕萨特可能比汉DM-i多花3万。”更现实的例子是,某车主冲着“一口价”买了逍客,结果发现后排空间小、车机卡顿,后悔没加2万买国产插混SUV。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行业专家指出,真正的“一口价”应该像特斯拉那样,价格透明且长期稳定。反观传统车企,降价越狠,越暴露产品力不足的短板。“现在消费者早就不傻,他们既要价格低,更要配置高、技术新。光靠降价,救不了燃油车的命。”

尾声:泡沫破灭之后

“一口价”成空谈,帕萨特再降超万元-有驾

2025年临近,车企们的“停售燃油车时间表”正在倒计时。日产天籁、本田飞度等经典车型即将停产,奥迪A4甚至要改名叫A5来“冲喜”。帕萨特们虽然还在挣扎,但明眼人都知道——当“一口价”沦为清仓工具时,这个市场早已进入读秒阶段。

或许用不了多久,人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会感叹:“原来燃油车的谢幕,是从‘一口价’变成‘随便砍价’开始的。”而真正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把技术藏在方向盘后,而不是把套路写在广告里的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