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高速,这4种驾驶行为最容易出事!一个都没有的应该是老司机

开车上高速,速度快、车流密、突发情况多,是对司机技术、判断力和反应速度的综合考验。日常开车可能只是“操作”,但上高速,那就是“驾驶”。看起来只是油门踩得更深,其实危险也放大了好几倍。

开车上高速,这4种驾驶行为最容易出事!一个都没有的应该是老司机-有驾

不少交通事故调查结果显示:很多高速事故,根本不是车不好,也不是天气太差,而是司机的操作存在隐患。尤其以下这4种行为,是导致高速事故的“高发动作”,但偏偏不少司机还在无意识地做。如果你一个都没有,那恭喜你,离“老司机”已经不远了。

1. 不看后视镜、随意变道 —— “杀伤力”堪比盲驾

很多人上了高速,一脚油门冲出去,觉得路宽车直、视野开阔,就以为“变道随便”。有的甚至连看都不看后视镜,直接一打方向盘就变道。

但高速变道,是最忌讳“盲目”和“急变”的。

在高速状态下,车速普遍在100km/h以上,稍有偏差就可能造成事故。后车的反应距离、制动距离都被拉长,你一旦突然插入车道,哪怕对方反应快、刹车灵,车辆也可能因为紧急避让造成追尾或侧滑。

更严重的是,如果后车是货车或者大巴,刹车距离更长,反应稍慢就可能酿成严重事故。

老司机的做法是:变道前至少提前3秒打转向灯,确认后视镜和盲区安全后,再平稳变道,不抢、不插、不急打方向。哪怕只是临时避让,也一定要眼观六路、手稳心细。

2. 长时间占用左侧快车道 —— 这是“新手标配”,老司机绝不这样做

高速公路上,左侧车道是快车道,是用来超车的,不是给你“霸占”的。有些司机开到左侧后,觉得车少、路顺,就一直占着不走,甚至速度还只有90,成了移动路障。

这种行为不仅影响后车通行,还是妨碍交通的违法行为。部分地区已经明确规定:连续在快车道占用超过一定距离且不超车的,将被电子抓拍并处罚。

而且,你一直占着快车道,后车看不到你的意图,容易产生误判,进而出现强行并线、右侧超车等连锁反应,极易引发事故

开车上高速,这4种驾驶行为最容易出事!一个都没有的应该是老司机-有驾

老司机上高速的常识是:左道用来超车,超完车要尽快并回中道或右道。除非是特殊情况,如车辆密集或需要提前变道下高速,否则不应长时间占用快车道。

3. 开车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 —— “疲劳驾驶”是隐形炸弹

别以为你只是打个哈欠、眨个眼睛,就不会有事。在高速公路上,一秒的走神,车就能冲出去几十米;三秒钟的打盹,就是一场车毁人亡的悲剧。

而且高速的路况单一,尤其在夜间或长途行驶时,很容易让人产生疲劳、甚至“开着开着就忘了自己在开车”的状态。这时候哪怕你没有闭眼,注意力下降、反应变慢,就可能在突发情况中“慢半拍”,失去处理机会。

老司机经验丰富,会在疲劳到来之前就选择休息。哪怕只是下服务区休息10分钟、洗个脸、伸个懒腰,也比强撑着往前开安全得多

记住一句话:困了就别开、开了就别困,高速上可没回头路。

4. 跟车太近,反应不及 —— “一刹车就追尾”的典型

高速追尾事故中,超过80%都是因为“跟车距离不足”。

很多司机怕前面被插队,或者不自觉就靠得很近,尤其是看到前车速度慢,就想压上去“催催他”。但你得知道,高速状态下车速越高,制动距离越长,跟得越近越危险

比如你时速100公里,急刹情况下的制动距离是50米以上,加上反应时间,可能要70米以上你才能完全停下。如果你跟车只保持20米左右,那就是“主动送分”。

开车上高速,这4种驾驶行为最容易出事!一个都没有的应该是老司机-有驾

老司机的经验是:“两秒跟车法”,也就是用肉眼观察,自己与前车之间,至少相隔两秒钟的距离。比如前车通过一个路牌,你在两秒后再通过,那就是比较安全的跟车间距。

你在高速上最怕遇到哪种驾驶行为?评论区聊聊你的真实经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