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二手帝豪转让风波:合同编号只差一位,车主心里直打鼓
田先生最近心情有点乱。作为摄影师,平时拍摄接活儿都靠着那辆吉利帝豪,说起来,这车跟了他快五年了,后备箱常年堆着三脚架和灯箱。七月底,他琢磨着换新车,就把卖车信息挂在“懂车帝”上——没想到,一场糊涂交易就这么开始了。
那天早上,他还迷迷糊糊地刚醒,有人电话说收二手车。田先生本来还想着先吃个早饭,但对方动作很快,上门就开始看车辆情况、摸底价钱。“其实我当时脑子有点懵,也没细想。”他回忆,那人自称谢老板,查完配置、又翻了下保养记录,还特意问了一句,“这导航是不是原厂的?座椅加热用过吗?”田先生随口答,“加热没怎么用,这功能冬天才派得上用场。”
两个人谈妥价格24000元,对方现场写合同,说定金14000元直接付清,其余10000元等过户后再结算。合同里还专门提到要做“查博士”检测,不然责任全归甲方,还补了一句:“甲方承诺后面事故出险3000元。”这些条款写得挺详细,可实际交接却让人犯嘀咕。
当天谢老板把钥匙拿走,人也开走了,还有行驶证那些资料一并带走。“其实我的帝豪前阵子修过,大概花三四千块,我都如实告诉他。他自己在合同最后又补充一句,说‘小事故已知晓’。”这事儿听起来像是买卖双方互信,可嘉兴当地做二手交易的朋友私下说,现在不少收购商都盯紧低价车型,有些猫腻防不胜防。
记者问起车辆怎么能无本人同意直接过户?田先生苦笑:“他让我录个视频,就是我拿身份证念几句话,说自愿办理手续。这流程听起来怪怪的,但当时图省事也就照办了。”
事情真正让田先生警觉,是因为前几天新闻播出的一桩类似事件——也是嘉兴,一位小刘反映自己卖给谢老板,结果尾款迟迟未到账。警察介入询问,对方只说按合同办事,小刘催尾款被怼回来:“你喜欢报警,那我们按章程来。”
巧的是,两份合同编号只差一个:小刘的是0000905,而田先生是0000906,而且乙方姓名都是谢老板。这种巧合太蹊跷,让人怀疑是不是套路批量操作。“连身份证号和手机号都一样!”群友调侃,“这不是‘恶意’是什么?”
为保险起见记者又联系小刘核实,他确认所有信息一致,包括签名和联系方式。有朋友建议去找律师看看,也有人吐槽现在平台审核太松,各种擦边球满天飞。
后来田先生主动联系谢老板催尾款,对话挺奇葩:
“哥们,我的钱啥时候给?”
“别急,我公司正在处理,你那个‘查博士’报告不过关。”
“报告不过你应该提前跟我沟通啊,你倒好,把手续全办完才说。”
“就是报告问题嘛,现在咋整?”
记者插话追问技术细节。
谢老板解释,“后面有个事故,小剐蹭吧,所以检测不过关,会折价。”
至于到底折多少?电话突然断线,再打过去没人接,只能发短信留底,到发稿前还是石沉大海。
其实吉利帝豪这种家用轿车,在嘉兴这种湿冷天气表现一般吧,尤其雨季的时候底盘偶尔会生锈(维修师傅老李经常念叨),但动力系统倒是皮实,很少掉链子。我去年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自己的帝豪跑高速油耗比市区低一升多,不过座椅织物容易脏,用久了清理费劲。这类冷门配置,比如自动空调、蓝牙音响,在实际生活中鸡肋居多——群里老王甚至拆掉蓝牙模块装回原厂CD机,就为了省心。
讲真,现在不少买家会借助第三方检测平台,比如那个所谓的“查博士”,据销售顺嘴提过,其实很多旧车型数据录入不全,经常误判。有次邻居阿姨换捷达,被判定发动机异响,她明明刚做完大保养,都气笑了。不过正规流程还是要走,否则遇到纠纷只能干瞪眼。所以现在大家更愿意选择熟悉渠道或者靠谱店铺,不敢轻易相信陌生上门收购的人。(这个圈子流传一句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最后呢,这俩编号只差一位的小故事目前还悬着,据群友消息,他们准备一起去法院起诉试试,看能不能追回尾款。但新旧交替总归麻烦,新买的代步工具已经选好了型号,只等资金周转。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碰到这么巧合的事情——至少以后再遇见同样姓氏,同样套路,多长几个心眼总不会错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