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

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上红旗展台人头攒动。 奥运冠军孙颖莎站在一台流光溢彩的纯电SUV旁背景屏幕滚动着“首月订单破3万”的捷报。 这款名为天工06的新车贴着“国潮科技”“续航780公里”“18万级豪华纯电”的标签被媒体称为“Model Y终结者”。

三个月后的今天真实的销量数据被摊在阳光下:4月172台5月154台6月勉强爬升到438台。 平均月销不足300台甚至不到当初宣传订单数的1%。 同一时期竞品方程豹钛3和问界M8正以月销过万的成绩横扫市场而天工06的销量曲线却像一条疲惫的爬坡线连本田S7、昊铂GT这些公认的“滞销车型”都比它高出一截。

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有驾

当我们撕开华丽参数的表皮天工06的硬件配置其实不乏亮点。 顶配车型搭载900V高压平台780公里续航比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多出120公里价格却低了10万元;双电机四驱版本功率高达530匹马力零百加速冲进4秒俱乐部;航空级电池防护技术号称经受1000℃烈火炙烤2小时不起火。 车内空间更是打出“2900mm轴距”的王牌比深蓝S07多出50mm后排能轻松躺下1.8米的成人。

这些纸面优势未能转化为购买力。 在20万级纯电SUV的修罗场小鹏G6用成熟的XNGP智驾和17.68万元的起售价牢牢把控着科技标签;零跑C11以14.88万的入门价收割性价比用户;深蓝S07则靠增程方案解决里程焦虑。 天工06的17.98万起售价卡在中间既打不过新势力的智能化又压不住二线品牌的低价攻势。

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有驾

更残酷的对比来自实际用车场景。 北京车主李伟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他购买的700公里续航版本冬季开暖风后续航直接打7折;官方宣传的10%-80%快充需20分钟900V超充桩在北京朝阳区仅有两座;车机启动比鸿蒙系统慢2秒语音识别遇到方言就卡壳。 而这些问题恰恰切中了家庭用户最敏感的神经。

红旗展厅里的另一番景象更显荒诞。 在长春某4S店销售王磊每天要解释三次“孙颖莎代言”和“3万订单”的去向:“那是媒体日预定数据包含经销商展车订单”。 他身后的库存区停着二十多台天工06最深的一台生产日期还是4月。 这种反差折射出传统车企的营销困局用明星代言和国潮设计包装的年轻化战略撞上了Z世代对“官车品牌”的刻板认知。

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有驾

翻开配置单会发现更多矛盾。 天工06既想用400V平台的低价版(17.98万)抢市场又用900V平台(22.58万)树高端形象。 消费者用钱包投票:6月438台销量中85%集中在低价版。 98度电的三元锂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导致900V版本每卖一台都在亏钱。

当视线转向整个天工家族局面更加严峻。 6月天工系列三款车总销量仅2006台其中上市一年的天工08占1398台天工05仅170台。 这个数字甚至不及比亚迪宋PLUS EV单月销量的零头。 在红旗品牌6月整体5.2万辆的捷报里新能源板块成了刻意模糊的注脚。

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有驾

经销商渠道的反馈更直接。 上海浦东店长张莉指着展厅C位的小鹏G6叹气:“客户对比完就问两件事:为什么智驾系统不如新势力流畅? 为什么红旗充电站比蔚来少90%? ”在她经手的订单里七成客户最终加3万选了Model Y理由出奇一致:“至少超充站不用排队”。

售后区域的工位上技师赵明刚拆解完一台天工06的电池包。 他指着过厚的防护层解释:“航空级安全听着唬人多出的38公斤重量让续航缩水5%”。 这种“参数内卷”的代价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255/45 R20轮胎的单条更换成本比竞品贵40%连保险费用都比同级车高15%。

上市三个月,平均销量不足300台,天工06成败如何?-有驾

三个月前的上海车展聚光灯下红旗高管喊出“All in新能源”时没人料到天工06会交出这样的答卷。 当L2级辅助驾驶成为标配、当700公里续航不再稀奇决定生死的早已不是参数表上的数字。 在朝阳区某充电站天工06车主陈晨看着仪表盘上跳动的充电时间苦笑道:“选它因为爱国潮设计现在只盼着别成绝版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