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高山MPV连续两个月销量夺冠,10月卖出9928辆,把丰田赛那和别克GL8这些老牌选手甩在了身后。 你可能想不到,这场胜利背后有个隐藏玩家贾跃亭和他的FF汽车。 一个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男人,竟然成了高山销量的神秘推手。
事情要从今年7月说起。 贾跃亭在洛杉矶发布了FF的新车FX Super One,这款车的外观和高山像得让人惊讶。 ,FF官网闹了个大乌龙,把FX Super One错标成了“高山9”。 这个巧合瞬间引爆社交媒体,让魏牌高山一夜之间登上热搜。
这次意外的“撞脸”事件给高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曝光。 国内外的汽车爱好者都在讨论这两款车的关系,各种猜测满天飞。 虽然长城和FF都没有官方确认合作,这种神秘关联反而激发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高山系列本身的产品力过硬。 长城给高山配备了Coffee OS 3智能座舱系统,三块大屏的配置很符合中国家庭的需求。 是新出的高山7,转弯半径只有5.6米,在拥挤的城市里开起来灵活。
产品好只是基础,让高山真正爆发的还是那波意外的流量。 在FF发布会之后,高山的销量从9月的7768辆直接冲到了10月的9928辆。 一些4S店甚至出现加价提车的现象,工厂不得不开双班来赶订单。
贾跃亭提出的“中美汽车桥梁战略”在这个时候显得应景。 这个战略说白了就是帮中国车企更顺利地进入美国市场。 FF在美国积累了多年的本地化经验,知道怎么应对复杂的法规和消费者习惯。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表态也很微妙。 他说“有这样一个通道可能对中国车企有好处”,虽然没有直接承认合作,这种留有余地的说法反而让市场更加确信两家公司之间有故事。
10月底,FF在迪拜又办了一场发布会,请来了足球明星伊涅斯塔站台。 这波操作再次把高山带上了热搜。 有趣的是,FF选择在中东首发FX Super One,售价折合人民币约60万元,是要走高端路线。
中东市场向来是SUV的天下,MPV一直不太受待见。 FX Super One在48小时内就拿到了200多张订单,这个成绩让业内人士都感到惊讶。 FF用实际表现证明了中国设计的MPV在海外也能吃得开。
高山的成功印证了一个市场规律:消费者会把“能进美国市场”和“产品力强”划等号。 哪怕这种关联是间接的,也能在消费者心里种下高端化的种子。 这种心理效应在国内市场尤其。
目前已经有多家中国车企在和FF接触,想复制长城的这种合作模式。 FF的桥梁战略从概念阶段进入了实际落地阶段,这种“中国技术+美国渠道”的模式正在改变中国汽车出海的玩法。
高山系列的三款车型覆盖了不同的价格带。 高山7主打年轻家庭,高山8面向多人口家庭,高山9则定位在宜商宜家。 这种细分的产品策略让高山能够精准打击不同的消费群体。
在配置方面,高山全系标配智能四驱系统,零百加速最快只要5.7秒。 这些硬核参数在同级别MPV里很有竞争力。 再加上30万出头的起售价,比同级别的理想MEGA便宜了将近20万。
硬件配置只是入场券,真正让高山脱颖而出的还是那波从天而降的流量。 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透露,FF的两次发布会给高山带来的曝光量,相当于省下了上亿元的广告费。
这种意外的品牌联动正在改变传统的营销逻辑。 以前车企都是靠自己打广告、建渠道,现在却可以通过这种跨品牌的间接关联获得流量。 这种新型的营销方式让很多传统车企感到既惊讶又兴奋。
市场的反应是最真实的。 在高山销量登顶之后,长城的股价连续上涨,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 同时段FF的关注度也大幅提升,这种双赢的局面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目前高山在一些一线城市已经需要排队提车,部分高配版本的等待期长达三个月。 这种供需失衡的现象反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从产品定位到意外营销,从国内热销到出海助力,高山的成功案例正在被行业仔细剖析。 各车企都在研究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出海战略中运用类似的思路。
魏牌工厂的生产线现在异常忙碌,工人们两班倒赶制订单。 生产线上的高山一辆接一辆地下线,依然跟不上订单增长的速度。 这种火爆的销售场面在今年的汽车市场并不多见。
在终端市场,消费者对高山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空间和智能化两个方面。 是第二排的航空座椅和智能冰箱这些配置,很受家庭用户欢迎。 而这一切的热销,都始于那个七月的意外热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