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说实话。像我这种怕麻烦的人。偏偏工作日在一线城市。周末又往县城跑。特别想要一辆油电混动。放在以前。我会毫不犹豫选油混。技术成熟。不依赖充电桩。不怕亏电。还能省油。真心觉得哪哪都好。特别省心。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但今年你让我选。我可能更倾向于插混。为什么。数据不说谎。根据乘联会数据。2024年混动车型总销量725万辆。油混只剩94万辆。占比跌至13%。全球市场更明显。混动总销量1584万。插混678万辆。首次超越油混。它正强势崛起。成为主流。并挑战以丰田为代表的油混阵营。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选油混了。
省油却不省钱。
开得多的人。都想省油。毕竟油价越来越高。加满一箱四五百常见。但油混车省油不省钱。普遍比同级油车贵两三万。你要开很多年。才能靠省下的油费赚回差价。比如热门丰田凯美瑞双擎。比燃油版贵8000多。看似不多。但一年省油仅一两千。赚回差价要四五年。这还不算维修保养。而插混呢。补贴后价格接近油混。可油可电。每公里成本更低。真正做到既省油又省钱。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电池续航太差。
不用油车是想省油。不用纯电是怕续航。混动本该兼顾两者。但油混只做到省油。续航焦虑依旧。它只有小电池。受早年技术和成本所限。大电池太贵。小电池仅一两度电。纯电跑几十公里。还不能外接充电。这设计如今尴尬。看似不依赖桩。实则鸡肋。插混有大电池。可外充。纯电轻松跑上百公里。油电灵活切换。低速和高速动力体验都更好。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智能化跟不上。
油混的智能化落后于新能源。设计思路仍是节能油车。智能配置沿用传统油车模式。靠选配抬价。提升利润。普通油混配置简陋。收音机小屏幕机械仪表。智能功能别想。插混不同。它走新能源路线。是燃油与纯电结合体。不靠配置赚钱。反用低价高配策略。给消费者越级体验和高端智能。开油混。像智能机时代还在用功能机。一个代表过去。一个代表未来。油混真的过时了。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技术方向落后。
油混技术以油为主。电力驱动非核心。是在发动机效率瓶颈后想出的省油方案。增程算其升级版但不同。油混靠发动机发电和动能回收实现部分电驱。核心动力仍依赖发动机和变速箱。这与当前汽车电气化智能化产业方向不符。插混既有发动机驱动。也有电池电力驱动。更契合当下和未来趋势。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出行限制太多。
油混本质是油车。无补贴无绿牌。在一二线城市与油车同待遇。限行限号。插混即使补贴减少。仍享绿牌。无出行限制。对通勤是巨大助力。买车图便利。绿牌畅通无阻。享受政策支持。代表未来出行。省油又方便。插混更合适。油混反而被动。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油混还有价值吗。
不是全盘否定。丰田普锐斯在混动市场有开创性。商业化价值高。技术存在多年。近两年增量虽不如插混。但在全球市场如北美和日本。仍有存量优势。相比插混。丰田油混技术更成熟。故障率低。插混两套系统。需调校适配才能灵活切换。更复杂。维护成本更高。从二手车看。凯美瑞双擎等油混车型残值更高。保值率提升。而BBA豪车保值率在下滑。油混适用于无充电设施地区。适合对动力要求不高。追求可靠稳定的车主。其存在价值和需求仍在。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你觉得未来混动趋势是油混还是插混。
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吧。

油电混动车,既实用又省油,为何选择的人不多?来听真实原因-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