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四年前的一个深夜,两个“50后”大叔一拍桌子,竟搅动了中国高端汽车这池春水?
没错,说的就是余承东和张兴海。
问界系列的那一路,有红包,有刀子,有荆棘也有香气。
手里只有没落的牌局,但哥俩偏要“摸着问界的石头过河”,结果也真是,河不但没淹死他们,还把他们冲到主赛道。
问一句,豪车圈里的BBA(奔驰宝马奥迪),还稳吗?
或者说,在中国,被“鸿蒙智行”搅黄的那个高端车神话,会不会真成现实?
读到这,你是不是隐约嗅到一丝悬念。
辉煌背后,到底藏了多少被泪水浸泡过的坚持?咱们慢慢捋。
先扒一扒最新战绩。
鸿蒙智行搞出了四大界,套娃名字别怕,我来解毒——分别是“尊界、尚界、享界、智界”,听着像玄学,其实是硬核科技+市场基因的混血。
这些“界”都是在问界M5、M7、M9等老大哥艰难摸爬滚打后,学会了“游泳”,搅起了豪车市场的飞浪。
啥叫成功?一年出好几爆款,销量两三万张起步(有的甚至顶翻了BBA在中国的“铁桶阵”)。
尤记鸿蒙智行尊界S800、享界S9T、尚界H5这些“自学成才”的新车型,销量数据简直让豪车老炮吐血。
比如尊界第二款百万级MPV或SUV,叫尊界X900,如果也能像S800那样沸腾,尊界就妥妥成为第二个“上岸”的豪华新秀。
尚界也不虚,H6上市后,月均销量攀破2.5万辆。
享界S9和S9T兄弟档上线,连续月交付小一万辆,底气越来越足。
一波新车一波浪,智界品牌更不甘寂寞。
R7、S7,年底月均销量破万,下一步全尺寸SUV和新车型要上市,交付量又可能“天花板再天花板”。
如果有三家界都先后“上岸”,那无疑将撼动中国豪华车江湖版图。
中国汽车可不是只靠量,核心竞争力藏在“智”。
鸿蒙智行强在哪里?智能驾驶和安全防撞技术直接拉高全球标杆,做到了啥水平?你想象下,一辆车被大货车撞飞下山坡,最后保护乘员不出大事,而且车门还能断电打开。
这不光叫“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这是把全行业的安全标尺往上顶了两三米。
再找宝马、奥迪来比,对不起,你还停着L2,我已经能量产L3、L4智能驾驶。
整条产业链一体化,智能汽车的技术标准,鸿蒙智行不说遥遥领先吧,也怎么也领先一代半以上。
现在的华为汽车产业线,比BBA先进三年以上,数字摆在那儿。
难怪余承东喊话BBA,“30万到50万区间的车,我一把全给你干掉”,真不是嘴炮。
你以为,这是天上掉馅饼?
实际故事是,背后1460天,全是真刀真枪的生死战场。
时光倒带到2019年,美国突然对华为下了狠手,“实体清单”一出,通信手机业务打个冷颤。
没人想到,一个恶意制裁,反而催出了中国智能汽车新纪元的胚胎。
彼时,头铁的华为人在亏损里打滚,在怀疑中死扛。
赛力斯SF5年销量才8169辆,蔚来小鹏理想早已“遥遥领先”,小康股份亏掉一个天文数字,18亿,简直血流成河。
2022年更惨。
余承东两头受敌——手机没芯片,汽车又找不到出路,夜里通宵走路想死的心都有。
赛力斯巨亏38亿,问界目标是30万台,结果只到7.5万。
进退维谷,连华为内部都说“不造车”,连“HUAWEI”车标都禁上。
外头朋友也不敢玩了。广汽直接宣布“分手”,问界模式受尽质疑。
外部资本、敌对厂商联手“绞杀”,赛力斯两年整亏掉56亿多,信心都快耗光。
这种“死地绝境”,就问你能扛住吗?但余承东张兴海还真没跪。
关键时刻,有人硬核开路。
车BU成立那阵,用的是手机芯片瘦身之后的技术班底,谁说不能做智能汽车?余承东下定决心,张兴海挂帅赛力斯,一场中国汽车反击战拉开。
2020年平安夜,张兴海驱车南下,带着心头大山去找余承东。
“余总,小康造了新能源汽车,卖不出去啊!”
“你把车做好,我就帮你卖出去!技术、工厂、销售三条线,我全给你撑。”
上海人爱讲,要结果,没啰嗦。
余承东直接开条件:共同操盘,零部件采购优先用华为,参照华为标准做厂房,产品由华为销售。
张兴海也痛快,“三个条件都不是个事!老张说了算!”
彼此救命稻草,一拍即合。
车BU一口气砸了1000多名专家进驻赛力斯,工资华为自己掏。
重庆市政府也上场了,敲定合作协议后,81亿修超级工厂。
工厂两倍于特斯拉那座,自动化、智能设备堆到天花板。
这不是温室,是战场。
头几步真心难,篮下不进球,积分全挂红。
SF5全年的销量,比蔚小理都少大半,亏损一波接一波。
余承东一边手机业务归零,另一边汽车业务还得亏钱卖。
2022年最难。
余承东说自己凌晨走到天明,不忍公司被打垮,小康股份的张兴海被股东骂得头皮发麻。
但转机有了。
华为顺便把手机芯片技术移植到智能车,乾崑ADS的1.0、2.0、3.0从没停下。
到2023年靠着Mate 60 Pro那波热度,新问界M7爆卖,打响了翻身仗。
奇瑞、北汽、江淮,纷纷来“蹭”技术,鸿蒙智行朋友圈突然就壮大。
政府出钱、企业出人,华为出技术,赛力斯出车,把产业链压快带。
2024年问界M9交付15万辆,斩落宝马X5榜首。
M8刚开售一个月,就定了8万辆。
纯电M8上市后,八小时破万。
老M7交接棒给新M7,30万销量的“枪”插在成都车展。
M5卖了十五万,年度销售创新高。
张兴海亲自给百名车主交车,在重庆火锅城撸串合影,场面直接拉满“情绪价值”。
成了,总归不能说是侥幸。
问界最牛的,其实是变革型的模式。
华为的技术板子几乎全部应用进来,乾崑ADS主打自动驾驶就把全球标准拉到新高度,智能座舱体验也跟着拉升。
安全性能不是摆设,真刀真枪测出来,车祸下来人还能安全开门,这比BBA宣传的“豪华”有意义多了。
问界车主分析,35-45岁男士最多,有七成原本是BBA忠粉,现在转头选了问界。
MAX+Ultra高配,有九成车主选择,说明对智能配置早就不满足于BBA那一套。
讲真,鸿蒙智行要做中国豪车老大,不只是嘴上说说。
所有节点都踩着技术的点,除了自动驾驶,还有超快充,AI算法,以及全新车联网生态,真的不是国外品牌能随便抄的。
余承东卸任车BU后,专心做鸿蒙智行五界。一波品牌复制,技术沉淀,出新车出新模式。
随着问界成功样板而来,业界都在看,鸿蒙智行是不是能做中国自己的“博世”、“大陆”。
看看尊界S800大定1.2万代,直接跟宾利、劳斯莱斯争风,百万级轿车再夺冠军。
尚界H5上市五天就定8万辆,技术加持,把15万-20万区间的智能车也重塑了。
享界S9T站在享界S9肩膀上,把“旅行车”头衔发扬光大。
智界双七,签下2.0合作协议,智能激光雷达刷新行业高配,“杀不死”的S7和R7死磕到底。
这一切的逆袭,从问界的凤凰涅槃,到鸿蒙智行五界开启全球智能电动汽车新时代。
你回头再看这段旅程,会觉得所有荣耀都不是拍脑门拿到手的。
经历了美国制裁、资金枯竭、朋友分道、内部拉锯、市场打击,这帮老炮硬是靠专业和死磕把中国高端汽车推到国际“舞台中央”。
他们用汗水和技术,把BBA、保时捷都拉下了擂台。
可以说,问界的爆发,是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大翻身的缩影。
技术主导+产业协同+品牌自信,才敢和全球豪车巨头掰腕子。
而今,1800亿营收才刚刚起步。
未来赛力斯会不会成中国豪车一哥,鸿蒙智行能不能染指全球话语权,我们还得拭目以待。
但这一棒,注定没人敢再小瞧中国造车了。
最后丢一个问题,未来五年,鸿蒙智行还能一路凯歌吗?
你又怎么看智能化会继续蚕食传统豪华车市场?
评论区欢迎畅聊你最期待哪款中国“界系”智能车,如果有独家见解,不妨放马过来,一起讨论下咱们中国高端车的明天。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