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购车避坑指南:小米事件教会我们的五件事

一、碳纤维机盖打脸事件:4.2 万选装件竟是 “皇帝的新衣”?

最近,414 位小米 SU7 Ultra 车主组建的维权群,把小米汽车推上热搜。这些花了 34.9 万买顶配的车主发现:号称 “复刻赛道基因” 的碳纤维机盖,根本不是宣传中的 “散热黑科技”。

实测数据让人大跌眼镜:

散热效果:专业机构测试显示,选装机盖的轮毂温度仅比普通版低 0.8℃,误差范围内可忽略不计。

减重玄学:1.3 公斤的减重效果,相当于少带两瓶矿泉水开车。

噪音加成:时速超 100 公里时,风噪比普通版高 3 分贝。

更扎心的是,有车主拆解发现:价值 4.2 万的碳纤维机盖内部,根本没有导流风道结构,只是在铝制机盖上贴了层碳纤维纹路的装饰膜。网友辣评:“这不就是手机贴膜卖 4 万?雷总重新定义性价比!”

新能源购车避坑指南:小米事件教会我们的五件事-有驾

二、销量三连跌背后的信任崩塌

小米汽车最近的日子不好过:

周销量三连降:5 月第二周交付量环比暴跌 42%,SU7 Ultra 占比从 28% 骤降至 9%。

退订潮蔓延:维权群从 70 人暴涨至 414 人,按每人 2 万定金计算,小米需准备 828 万资金池。

二手市场踩踏:二手 SU7 Ultra 挂牌价普遍比新车低 5-8 万,成 “年度最不保值车型”

雷军在内部讲话中承认:“这场交通事故(指 SU7 燃烧事故)的舆论影响,比我们预估的放大了 10 倍。” 但车主们更在意的是,事故后小米官方至今未公布完整行车数据,这让 “米粉” 们寒心 —— 毕竟手机死机可以重启,汽车失控可是要命的事。

三、高管 “自杀式公关” 火上浇油

面对危机,小米汽车副总裁李肖爽的应对堪称灾难级:

威胁式沟通:“退订会导致小米汽车崩塌” 的录音被曝光,激化矛盾。

2000 积分打发:价值约 200 元的补偿方案,被车主嘲讽 “不如送个充电宝”。

选择性回应:对碳纤维机盖功能缩水避而不谈,却大谈 “倾听用户声音”。

对比隔壁车企的危机处理:

理想 L9 断轴门:48 小时内召回 + 终身质保 + 5000 元补贴。

蔚来电池自燃:72 小时公布检测报告 + 免费升级电池。

小米 SU7 事故:30 天仅 3 次官方通报,关键数据至今成谜。

网友总结:“小米还活在卖手机的思维里 —— 车圈维权可比退手机复杂 100 倍!”。

新能源购车避坑指南:小米事件教会我们的五件事-有驾

四、玄戒芯片能成为救命稻草吗?

5 月 15 日,雷军突然官宣自研芯片 “玄戒 O1”,试图转移舆论焦点。但这个操作引发更大质疑:

时机存疑:汽车深陷质量危机时推手机芯片,被指 “声东击西”。

技术悬念:小米澎湃 S1 芯片曾翻车,这次能否打破 “造芯魔咒”?

资源错配:2024 年小米研发投入中,汽车业务占比从 35% 降至 22%(数据来源:小米财报)

更耐人寻味的是,这款芯片命名 “玄戒”—— 漫威宇宙中掌控时空的神器。网友调侃:“雷总是不是想用时间宝石回到 3 月,阻止那场致命事故?”

五、车圈生存指南:普通消费者如何避坑

这场风波给所有想买新能源车的人敲响警钟:

查配置别只看 PPT:

要求销售出具《选装件功能检测报告》

某维权车主透露:“现在看展车都带游标卡尺量缝隙”

定金陷阱要警惕:

签合同前确认 “定金可退” 条款

保留所有宣传物料,必要时可作法律证据。

二手平台当晴雨表:

准新车贬值率超 15% 的慎买。

查看闲鱼卖家评价,真实车主吐槽比评测更真实。

0

全部评论 (1)

专属Myself的终点
这个视角很有趣哦👀
3月前
0
有驾APP下载-有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