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挺喜欢合资本田最近的这两款新车,不得不说他们把市场上的配置疯子和场景玩家都给照顾到了。你要我说,这次新发布的NS150XC和SquareX125,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他们不同的市场策略,也暗示了整个行业正在朝多样化、场景化发展——还是得具体说。
先说NS150XC,这车一出来我就觉得硬核两个字特别贴切。硬到令人咋舌的配置放到150级别,真是少见。比如弯道ABS,我翻了一下资料,这个配置在国内入门级踏板里几乎没有,尤其支持关闭的TCS牵引系统,是中大排量摩托车才用的配件。其实我一直觉得安全配置这个事情,没有升级空间,多一点安全当然更好。出了常规的前后碟刹、KYB减震,还配备Bosch双通道ABS,倒是让场景变得更复杂。
但我也在想:这配置对于日常骑行真正有用么?你在城市中骑,要的可能是轻便、经济和耐用,配置再全,未必能体现出来实在的差别。反倒像那种喜欢挑战弯道、追求硬核体验的用户,可能才会真用到这些高端配置。你会不会觉得,这配置其实是厂商给硬核用户的个心理安慰?或者说,厂商想用配置拉满塑造一种越级的印象,让买家觉得哇,这150的我比别人都高端。
我还注意到它的轮胎用的玛吉斯全地形胎,真是细节里透露出跨界野性。虽然铁皮一样的城市路和泥泞铺装都能应付,市面上很多同价位的踏板都用普通轮胎,但这个选用多功能胎,明显是在提醒我不只是城里出勤,还想个性玩越野。
讲到实际体验,驾驶感怎么说呢?我查了个长途骑行的帖子,挺喜欢的是那KYB减震,特别是倒置前减震,调教得还算到位。其实我自己曾经试过一些150级别的踏板,油耗都在2.5L/100km上下,这个水平诚然不算低,但考虑到合资本田的品质,应该在这个水平能达到。保值率我也猜测,可能在70%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后面收回来)。
你会不会觉得,他们把越级配置蔓延到150这个价位,实际上对应的是一批有点钱、喜欢配置的年轻用户?他们追求安全、后座舒适——这正是这个价位的痛点。
说到SquareX125,这款我觉得更像场景化的玩伴。外表复古得像电玩游戏里的角色,方方正正,灯组设计也很调皮。你见过那种能在钓鱼场、露营地拍出文艺气息的车吗?而且,细节我还真翻了笔记:它的后座可以翻转,变成靠背;还有那隐藏的小桌子,展开后可以当冲泡咖啡、切水果用——基本上开出去就像带了个野外厨房。
这让我想到我朋友的钓鱼经历,他每次从家里出发,都会带个罩袍、折叠椅、鱼竿和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物件。SquareX125的货架能装得下他的大套餐,连鱼饵箱都不用特别苦恼。虽然价格不是很便宜,但我估算这个配置,应该是专为休闲用户量身打造。
我心中有个疑问:这样的场景化设计算实用吗?钓鱼和露营场景变化多端,有没有考虑到实际的操作便利?比如隐藏式快拆桌板,能否长时间稳固?它的161mm的离地间隙,满足非铺装路面需求,但我也曾经担心……(这段先按下,留个悬念)。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它的复古外观在线上爆火,尤其是那电视机式的前脸,居然拍了照的人特别多。其实我觉得这个潮味,是在对年轻消费者投下的脸糖。你说,场景化的需求是不是只在玩的那一瞬?还是会变成未来生活中的刚需?(这问题你怎么看?)
配置上,我心里还在揣测:前后双ABS,161离地,预载可调,20W快充。感觉绝大多数用户都能满足户外短途。我觉得这还说明本田在高性价比、场景化上还是挺会上心的。对,它可能真没想像那样用得多,但至少给了你个可以玩的空间。
很多时候我疑惑:为什么全系电喷?其实我猜测,油耗和省心,才是真王道吧。能用的就是能省油的,放心骑的。都说本田的eSP发动机可靠,但我觉得,真要说服户外用户更多考虑到长期的维护成本、零配件的可得性,这可能才符合大众心理。
这两款车,一个越级配置、一个场景匹配,合资本田其实是要做差异化竞争了。他们可能不想让踏板只是代步工具,而是变成生活方式的工具包。你觉得,未来踏板会不会像那种多场景、多用途的瑞士军刀?还是说,市场最终会归于功能单一的平衡点?我一直没想清楚。
有趣的是:这次发布会,官宣两款看似不搭界的车型,反而让我觉得他们更懂自己要的客户了。你会不会觉得,买车越来越像在挑生活帮手了,而不是单纯地买个车?
(这段先停一停,脑袋里还在想,未来会不会出现场景定制的定制方案?)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