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中国品牌展台涌入外国客商
"这届上海车展的停车场里,英语、德语、法语比上海话还热闹!"一位现场保安的调侃,道出了中国车企展台被外国客商围得水泄不通的盛况。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风口浪尖上,全球汽车人反而扎堆往中国跑,这事确实有点意思。
欧洲经销商现场"抢货"
斯洛伐克商人Branislav Kocper穿着亮蓝色西装,在东风展台前忙得满头大汗。这位老兄从2011年就开始倒腾中国车,现在带着900多台新订单杀回上海。他手里攥着的订单清单上,东风猛士越野车和纳米微型车排在前两位:"欧洲人现在就好这口——要么够硬核能爬山,要么够省电好停车。"
跟他一起来的斯洛文尼亚经销商Marko Femc更狠,直接在欧洲卖出了1000多台中国电动车。问起秘诀,他掏手机划拉出自家门店照片:"你看这充电桩边上种的竹子,中国车配东方美学,老外觉得特新鲜。"
法国设计师"偷师"中国创意
佛瑞亚集团的设计师Armand Brousselle,带着两个同事猫在东风纳米06车里半小时没出来。这三法国人把座椅调节钮、空调出风口拍了个遍,边拍边嘀咕:"中国人怎么想到把车载音响做成磁吸式?这玩意儿拆下来就是个蓝牙音箱!"
他们公司盘算着把中国电动车的设计细节搬回欧洲。Armand举着手机录像时感叹:"以前是我们教中国造车,现在得反过来交学费了。"
订单量藏着新趋势
现场签单的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光是斯洛伐克市场,三个月就交付了上百台中国车;东风猛士这类硬派电动车,在阿尔卑斯山区卖得比本土品牌还贵两成。有经销商透露,今年二季度订单可能突破千台。
这些外国客商盯上的不仅是整车。匈牙利某零部件商在宁德时代展台蹲了整天,就想搞明白中国电池怎么做到既便宜又安全。用他们领队的话说:"现在不带点中国技术回去,在欧洲车圈都抬不起头。"
风向真的变了
十年前外国人来车展,多半是端着咖啡来"技术扶贫";现在带着尺子、相机和采购合同,生怕漏看哪个细节。有位德国工程师说了大实话:"我们内燃机确实玩得溜,但电动车这条赛道上,中国车厂踩油门的劲儿比谁都猛。"
根据当前形势分析,中国电动车可能正在复制手机产业的逆袭剧本。就像当年苹果生产线离不开中国工厂,现在全球电动车的发展,似乎也绕不开上海车展上这些被围观的展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