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车市,新能源车绝对是最热的话题,连身边的亲戚朋友都在讨论换车要不要考虑比亚迪、特斯拉、理想这些新品牌。
再看看比亚迪旗下的腾势,曾经多被寄予厚望,说白了,就是想做自主品牌的高端代表,跟蔚来、理想这样的新势力叫板,甚至想在合资品牌MPV领域分一杯羹,谁不想做中国的雷克萨斯呢?
可现在的现实却有点尴尬,年销量目标30万辆,今年1-9月只卖了10.88万辆,目标达成率还不到一半。
这摆在那儿,所有人都看得见,问题出在哪儿?
先说说腾势的主力车型D9,这个车刚上市的时候,确实让不少人眼前一亮。
咱们自主品牌一直没啥高端MPV,腾势D9一出来,空间大、配置高,大家都觉得有戏。
靠着D9一款车,腾势的销量能撑起来七八成,说明这款车确实抓住了用户的核心需求,尤其是家庭用户和高端商务市场,大家都觉得好用、体面。
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D9的优势越来越小,竞争对手一个个冒出来。
你看现在的别克GL8 PHEV,直接补齐了新能源短板,油电混动一上,合资大厂的品牌背书,很多人觉得靠谱。
更别说魏牌高山,直接冲上新能源MPV销量第一,连贾跃亭都要夸两句。
原来自主品牌要在30万以上的MPV领域立足很难,现在魏牌高山的四驱版直接满足了不少消费者的新需求,想买高端四驱新能源MPV,除了它没人选。
传祺M8、岚图梦想家这些国产MPV也在不断发力,竞争比以前激烈太多了。
说实话,腾势D9变得不再“独孤求败”,这也是很正常的市场规律。
刚上市大家都没得选,腾势D9就成了“唯一的真爱”。
现在选择多了,谁还非你不可?
消费者的钱包才是最真实的投票器。
再往细里说,腾势D9虽然没出现什么大毛病,但不少小毛病总是让人闹心。
车身附件、悬架、驾驶辅助这些地方的投诉不少,虽然对比一些动辄大修发动机、烧机油的老旧燃油车没啥致命问题,但毕竟价格摆那儿,买30万以上MPV的客户,对细节要求也高。
还有触控设计反人类、座椅调节不顺手、NVH静音一般这些体验问题,没法跟一些合资高端品牌比。
就像网友说的,花三十多万买国产MPV,心里还是有点小期待的,结果用起来有点落差。
产品端问题还不止在D9本身,腾势其他车型就更拉胯,“一代神车”没当几个月,后来上的N9、N7、N8、Z9,一个比一个卖不动。
N8直接停售,N7打骨折降价7万也没人买。
N9最早销量还能有几千台,后来库存压在经销商那儿,销量一下掉到两千来台,趋势还在往下走。
Z9更是叫好不叫座,车评人捧天上,消费者根本不买账。
腾势这一波车,除了D9就没能出第二个“爆款”,一旦主力车型热度下去,腾势整体销量就难看了。
说到底,腾势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线没铺好,靠一款D9单打独斗,其他车型全都“陪跑”,经不起市场风吹雨打。
而且,别忘了,现在的新能源车都在拼体验和服务,新势力品牌最会玩服务,什么一键上门、手机App远程维保,年轻人觉得特别省心。
腾势虽然直营店开了两百多家,覆盖117个城市,但服务能力差别很大,有的人刚买车,售后配件等了半天都没消息。
等配件时间长,车主心里肯定有气。
买高端车就图省心,售后慢,体验不好,消费者下次还会信你吗?
其实,腾势遇到的问题是很多传统车企都会碰到的。
过去,大家习惯了靠一两款主力车型吃天下,造新车速度慢,迭代也慢。
新能源时代节奏完全变了,新势力公司几乎一年一个新车型,配置、体验、智能化都在拼命往上卷,价格还越压越低。
而腾势这边,除了D9,其他车型都没跟上节奏,消费者一对比,心理落差明显。
你说花三十多万,是不是宁愿加点儿钱买理想、蔚来?
至少人家智能化、空间、体验都让人满意,售后服务也跟得上。
反过来看腾势,卖得贵,体验还不够好,靠一款车支撑全线,风险太大。
现在再看腾势年销量目标30万辆,今年1-9月只卖了10万多一点,全年冲到15万都很吃力。
这种增长速度,想实现年初定下的目标,几乎没可能。
更关键的是,明年竞争只会更激烈,新的MPV和SUV不断上市,比亚迪自己的兄弟品牌也在疯狂推新品。
腾势在比亚迪体系内的“高端光环”如果被别的品牌替代了,腾势自己的定位就会更尴尬。
市场竞争这么激烈,腾势还能撑多久?
我觉得短期内肯定不会直接“倒下”,毕竟背后有比亚迪的技术和资金支持,D9现在还能卖,但想再进一步做大、做强,就难了。
腾势要想真正站稳脚跟,必须做出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不能靠一款车撑场面,产品布局要更合理,每个细分市场都要有亮眼的车,不然被对手逼到墙角,未来就只能靠降价、促销来拼销量,这条路走不远。
毕竟再有钱的公司,也经不起长期亏损和市场边缘化。
另外,腾势如果想在高端市场立住,服务体验一定要跟上。
直营店数量不是重点,重点是服务质量要有保障,买车之后用得顺心,出问题能及时解决,消费者才会有口碑和复购。
现在新势力品牌已经把服务玩得很溜,腾势再用老一套“4S店思维”肯定不行。
要是还像以前那样,车主买完车就“自生自灭”,消费者一旦有了对比,很快就会流失。
其实,腾势发展到今天,已经说明了一个道理:新能源赛道是个快鱼吃慢鱼的市场,谁动作快、产品硬、服务好,谁就能抓住用户。
腾势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策略,推出更多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好车,加上优秀的服务,未来只能被动挨打。
现在市场变化这么快,留给腾势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如果腾势还想守住高端MPV的位置,甚至在SUV、轿车市场分一杯羹,那得加快速度,重新梳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听听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别再闭门造车了。
总之,腾势目前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产品力和服务跟不上市场节奏,靠一款D9独撑大局,风险极大。
销量目标定得再高,没法出爆款、服务体验没提高,目标永远是空话。
市场没感情,只有优胜劣汰。
腾势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变、得快、得实在。
未来一两年内能不能找到自己的新出路,就看腾势能不能摸准市场脉搏,把“高端”真正落到实处,而不只是喊口号了。
消费者的口碑和选择才是真正决定腾势能不能撑下去的关键。
时间紧迫,腾势得加把劲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