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E5再次官降到15万出头,我心想,这次的销量可能还不是最惨的。乘联会刚刚公布的5月上险数,不到三千台,几乎没什么水花激起。门店里,买家扑了个空,看车的人还挺多,一堆人围着自拍,拍完还不愿意走。不知道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销售那边摊手,他们就是冲热闹来的,不打算买。这句话,说白了,就是扯到信任的底线了。
我在想,问题究竟在哪?不是便宜没到位,也不是配置差到谁都不愿意掏钱。而是真正人心短缺了。冰箱冬天掉三成电量,是实打实的硬伤——媒体都测过,冬天电池表现差,一不留神就亏一大截。你看哈,寒冷季节里续航表现变差,谁都清楚,但官方没认真面对此事,倒是大搞生态圈推广。这时候,心里就会冒出个疑问:你们想把用户锁死,怕他们跑掉?
等会儿,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个细节挺有意思。去年我试驾的那次,看到一款合资对手的电车,续航里程直逼400公里,而且续航差异用的测试方法都写得很明白。比起E5的牵强附会,狠狠甩一大截。你说,这就叫诚实?还是说,厂家其实也在隐藏数据,只让人看到自己想让你看到的那一面。真要比,别克急着折扣,背后到底是盈利压力太大,还是市场信号弹得太快?
再说,二手市场的假象。我朋友开着一台18年买的顶配E5,刚卖掉,市场报价大概15万左右。原价接近24万,现在折损率直接超过35%。这比我预估的还要严重。这也是个反面教材——不会亏得一塌糊涂但也算不上保值的神话还可以相信吗?看瓜子和人人车的均价挂单,你会觉得,冲第一批就亏了。对啊,谁都知道官方提示,二手车贬值快,但没想到会贬成这样。
说到售后,也挺让人失望。一位维修工说:他们在宣传电池保修,但具体条款我都搞不清楚。我问:那你们觉得这车的保养承诺算靠谱?他扯了扯嘴角,说白了,就是看着像样,责任怎么划还得看客户心情。这时候我突然想到,那些卖车的销售,还在生硬地背诵参数,像陷入油车时代的老调调。他们其实也明白,新能源车现在还在转型,体系扯不上感情。
顺带一提,4S店里还挂着GL8的横幅,拼的就是销量冠军。而实际上,想买电车的消费者,心中那句燃油车老大哥别端着忘了,反而更在意你们是不是讲诚信,有没有底。我觉得,别克的战略也挺尴尬,宣传上要求生态圈,但消费者想的是你们要不真心做事,靠折扣又能坚持多久?
其实我对未来略带迷茫。或许,除了价格战,还得用真诚来打动人——把质保细则放大广告墙上,泄露冬季实测数据,让买家知道,这公司敢为错误买单。不然,下一次官降只会变成淹没在新闻里的脚注,我们还会继续点赞,却不敢真正掏钱。
我在想,除了镜像的补贴策略,还有没有别的硬方法能提升信任?通用在纯电V6上,经过一场责任界定的硬核变革,负责责任直接换新,硬是没让用户难堪。这种靠谱,才会让全体系有底气,应对未来的挑战。
对了,插一句:你们觉得,别克的冬季电池掉电三成,是不是因为用了太多家常的……呀?没深入想过,也许只是样本少导致的估算偏差,但确实提醒了我技术透明才是关键词。
这段先按下不表,到底消费者要的,除了便宜、续航、还有啥?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被信任感,否则,再优的产品都留不住人。毕竟,买车不只是一台工具,更像一份用户心里的承诺。下一次的价格下调,又会不会再度打乱市场预期?这是真的得考虑。
```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