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的这份财报一出来,不少人眼前一亮。赛力斯这个名字,可能前两年很多人还没怎么听说过,但这两年在中国汽车圈儿里,真的是“杀”出了名气。这回数据摆在面前,营业收入624.02亿元,虽然比去年同期少了点儿,看上去降了4.06%,但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居然暴涨到29.41亿元,比去年翻了快一倍,整整增长了81.03%。你说说,这背后如果没有点真本事,怎么可能搞出来这么亮眼的成绩?
很多人觉得,生意嘛,就是卖得多才能赚得多。但实际真不是这么回事。赛力斯能净利润暴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走了高端化路线。现在车圈儿“价格战”打得多厉害,尤其是新能源这块,大大小小品牌价格压得明明白白。你说在这种环境下想把贵的车卖出去,压力有多大?大伙都想着拼价格拼销量,但赛力斯偏偏就走了个不太一样的方向。它主攻的就是高端,推出的问界M9、M8这些车都被市场追着买,尤其是问界M9,六万多台新车交付出去,这可是50万级别里销量老大。问界M8在40万级市场里也是第一名,这么高价位还能卖得那么好,你不服不行。
其实,能够杀进高端市场,除了赛力斯自己下功夫,华为这个搭档也确实帮了大忙。毕竟现在用户选车,越来越看重技术、智能化,赛力斯借着华为品牌和技术背书,的确吃了红利。但也不能说全靠华为帮衬,赛力斯自己在研发上下的功夫也不可小看。你看看这半年,光是研发上就投了将近52个亿,同比增长了155%。研发人员增加到六千多,总人数三分之一都是搞科研的。这几年,搞技术不是喊口号,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这么大的投入也不是光烧钱玩,赛力斯整出来的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系统,还有“厂中厂”超级工厂,是真正推动了企业效率、降了成本、提升了创新。特别是那个厂中厂模式,不光让生产集成化水平上了新台阶,还能让产业链都聚在一起,整体效率高成本低,解决了一大堆老毛病。这种模式拿到国内都算首创,说白了,赛力斯现在的发展节奏已经不是以前造车那一套了,是真往科技企业方向靠了。
当然,不是说没啥压力。你要说营业收入还是跌了点,就是销量和结构调整带来的。其实这事我觉得算正常。市场调整都是有阵痛,尤其你走高端,不靠走量,总有波动。卖家电的时候,大家都明白“薄利多销”那一套。但你做高端品牌,就得拉开量价比,靠利润空间。只要利润能撑起来,哪怕销量阶段性低一点,对后面整体经营没啥本质影响。
更重要的是,新品上市的势头正起。问界M8纯电的刚上市,全新M7马上也要出来,这对整个销量和收入绝对是新一波刺激。用户对新产品的接受度现在不光看硬件,还要看智能化体验、安全性能、品牌背书,这些都是赛力斯抓得非常准的点。像现在这批新车,是华为的鸿蒙车机加持,“遥遥领先”这趋势在圈子里大家也能看到。上一波走量的M5、M7全靠硬件跟技术,现在全新M7出来,几乎能提前锁定一批高端用户。
说到底,赛力斯这两年明显不一样。刚刚过去的这几年,新能源车市场大洗牌,小品牌倒闭的倒闭,卖不动的卖不动。人家赛力斯直接在《财富》中国500强的排名上从400多位一下窜到169位,整整往前跳了235个位子,你说厉不厉害?中国品牌榜单里更不得了,1755亿的品牌价值,汽车行业排到全国前十,这哪有一点新秀的样子,妥妥的主力部队。
这里头,不能忽略一点,就是市场和资本的认可。有些企业账上收入很好,市值其实一般,而赛力斯近这个半年,40家券商机构看好它,都给了“买入”评级,这在A股里真的算是头部了。说白了,证券分析师不是吃闲饭的,没有点儿逻辑、人家不会随便推荐。这些机构用实际操作告诉你,下半年还会有高增长。实际上市场走势已经表明,他们(指赛力斯)非常有望持续扩大优势。
站在用户角度,其实也能理解赛力斯现在为什么能卖得动,也能卖得高。我有朋友最近就提了一台问界,说开着比很多合资牌子体验还好,不光是动力配置上看得见,就是那一身的智能化配置,平时城市通勤,家用都老合适了。关键是品牌越来越被认可,说白了,前几年中国车比合资便宜是一回事,现在是真敢卖贵了。敢卖贵才是真正的品牌自信,不靠低价说话,这是价值转型非常关键的一步。
现在新能源车这个赛道,说实话,中国企业已经完成了从跟随到追平,再到部分领域引领。赛力斯能冲一把,和比亚迪、小鹏、理想等企业一起竞争,不光让自己受益,还能把整个中国汽车品牌形象再往上提一层。你说一台50万的国产车能打爆BBA国产同级,真的换成五年前有谁敢想?技术把控,加上制造能力和全产业链的协作,这才是真硬实力。
前两年不是很多人说“新能源车是泡沫”?但其实事实说了算。市场验证过的高端化路线,配合技术研发和创新制造,才是提质增效的唯一出路。有些人还在靠降价维持销量,其实已经落后了。最终能活下来的,一定是那些舍得投入研发、能抓住品牌价值、还有能力持续创新的公司。
赛力斯现在,无论是从消费者口碑、市场销量,还是从品牌力和资本市场信心来看,已经具备了很厚实的竞争壁垒。这波半年报数据好,不是偶然,是他们自己长期深耕的鲜明体现。我觉得,长期看,真正能大量占领高端市场,把品牌做强做大的企业不会多,但赛力斯现在已经挤进主赛道。以这个走势,只要别自己掉链子,坚持高研发高创新,再配合好的产品规划和销售节奏,未来几年还会有不少惊喜。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市场不确定,竞争激烈,但实际上,只有不断创新、敢于挑战高端市场的本土品牌,才能真正立足世界主场。赛力斯的探索路子已经很明白,那就是以技术研发作根,再借助产业链集聚和人才投入,把产品和品牌越做越强。接下来高端化和智能化方向绝对还会有新突破,资本市场的迹象说明了信心,最终用好产品和服务征服用户。对中国高端车品牌来说,这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唯一能在全球舞台站稳脚跟的路。赛力斯这步棋算是走正了,大势已成,就看怎么把这张好牌打好。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