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

最近一周的销量数据刚出来,零跑又稳稳地坐上了新势力第一的宝座。十一这个长假,大家都以为车市会凉快点,结果零跑交付量还保持了9900辆,顶住了节假日的影响,要知道榜单前面还有小米汽车、AITO问界、小鹏、理想这些劲敌。零跑稳成了稳。

零跑能这么猛真不是偶然。9月份它们交付了66657台车,尤其是在新势力品牌里,这成绩是破纪录的,已经连续7个月领跑了,1-9月总交付已经差不多40万台了,距离它们50万的年目标只差一个礼拜能迈过的距离了。你说,这家伙是不是今年得提前完成目标了?

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有驾

我刚才翻了一下笔记,发现零跑之所以能顶得住,跟它的产品结构有关。这次Top20榜单里,零跑有5款车上榜,C系列的C10、C11、C16,还有B系列的B01、B10,这直接告诉你,零跑在20万左右这个价格区间的产品非常扎实,尤其是C系列被买得特别好,我周围几个朋友都是看中了这个价位和套件才选择零跑的。

跟AITO问界比的话,感觉零跑的销量和市场接受度都略胜一筹。AITO其实挺有料,主打高端智能,但产品线单一点,如果你土豪预算更多选AITO,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零跑更接地气。我猜测这和零跑的供应链运作有关系(这段先按下不表),毕竟供应链就是车企的神经。零跑这边供应链打得更顺畅一点,全是本土供应商,缺货风险少,也不会像个漏气的气球一样交付急剧下滑。

说说供应链吧。我之前听张朋友说过,就像买菜一样:你买蔬菜,最好的来自当地农贸市场,新鲜好,价格也透明;从外地运来的,可能贵还慢。零跑的供应链更像是在农贸市场买菜,有自主研发配套,和主流供应商议价比较有底气,价格实惠还稳。相比之下,像小鹏这种,很多关键零部件还要靠海外进口,节假日物流稍一变故,交付立马就掉链子。

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有驾

零跑CEO朱江明发了条朋友圈,里面说十一同比增长62%,经销商库存不超过一个月,这两点我觉得非常关键。库存不高,看起来轻松,说明终端压力小,车卖得快;订单又创新高,客户真实需求强。销售跟我聊过,他说库存多了就像手里堆了烂苹果,卖不出去,资金压力大,还得降价刺激买卖,这样日子长了,谁还敢造好车?零跑现在这种库存健康的状态非常难得。

但我之前觉得零跑能保持这么稳是大概率,但没想到订单增速还这么猛,有点低估了。我一直担心新势力品牌是否会像风口上的猪,能飞多远不确定。现在看来,零跑至少这只猪飞得比较稳,有地气,工业基础扎实。

谈到客户心理这块,零跑能把价格设在20万左右,是不是也跟一线城市年轻人买不起豪车有关?我和一位汽车经销的朋友聊过,他没好气地说:现在中产阶级买车就是一个折腾,30万以上车背负太重,贷款压力大,弄不好家里孩子教育都得挤一挤。这也让20万级的零跑有了天然市场。

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有驾

说到经销商,朱江明朋友圈的那句库存不超一个月特别让我关注。之前车企普遍库存动辄3-4个月,跟超级大冰箱差不多,咋用都用不完。零跑这么短库存周期意味着他们可能更懂渠道管理,要么就是销售端表现真的比竞争对手强。渠道这块,零跑显然有做活,也更懂终端用户的心理,这不光是物流问题,还是策略问题。

刚想起一个小细节,我之前在零跑直营店看车时,销售人员特别强调一件事:提车快,交付期短,客户满意度高——这话听起来普通,但背后供应链和交付保障能力硬,才能做出这种保证。矛盾是,别看现在零跑这架势大,品牌影响力还远不如小鹏和理想那样深入人心,朋友圈和知乎上对零跑的印象还停留在新品牌没经验售后不靠谱那一套(至少我自己看到这么多讨论)。零跑的成长路径还有挺多坎。

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有驾

而且,不知你有没有注意,零跑C16的性价比非常突出,感觉有点要搅乱当前细分市场的味道。C16的上市价格比同级AITO和小鹏要低5%左右,但配置差不多甚至更高,这种杀手锏对于预算有限的买家实在有吸引力。

但我有个疑问:零跑接下来的供应链还能保持优势多久?毕竟芯片和核心零件的供应今年整体还在很紧张。这段先放到一边,等有新消息再说。新势力的好戏还在后头。

你说,零跑这样的老练新势力,是不是有点像造车界的黑马呢?市场对它的耐心和容忍度到底有多长?明年这个时候,它会不会被什么新品牌或者外来势力搅局?

最新周榜揭晓,零跑继续坐稳第一,交付量稳定增长,十一假期订单创高经销商库存健康,展现出强劲市场竞争力和持续领先优势-有驾

最后给大家留个小细节。我算了一笔粗略的成本:假设零跑C11的制造成本在15万元上下,售价大概22万,毛利空间大概30%。这个毛利比例在新势力里算很合理,既保证研发投入,也保证经销商有利润空间,说明它的商业模式调配得还算不错。想一想,这对刚入手的人到底意味着什么?是稳定的品质保障,还是未来维保上的陷阱?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