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玩转太阳能充电:晒一天能跑50公里,但地库车主别想了
这几年,国内新能源发展快得让老外都看傻眼。
风电、光伏这些清洁能源项目遍地开花,尤其是太阳能发电,成本低、安装方便,不少家庭在屋顶装几块板子,白天发电自用,用不完还能卖给电网。
既然电这么容易搞,有人就想了:能不能让电动车也靠太阳跑起来?
车企不是没试过。
早些年就有品牌在车顶装太阳能板,但效果一直不怎么样。
原因很简单:车顶面积太小,晒一天发的电,还不够跑个长途。
比如现在主流电动车百公里耗电12-15度,按车顶那点光伏板的效率,晒满8小时也就能攒个5、6度电——撑死跑50公里。
比亚迪的“晒太阳充电”方案:不指望靠它跑长途,但通勤够用
2023年比亚迪申请了一项车载光伏专利,直接把太阳能板集成到车身上。
按官方数据推算,车子在太阳底下暴晒8-10小时,大概能多跑50公里。
这个数字看着寒酸,但细算一笔账就发现有点意思:
充电功率低但成本更低:晒一天发电量约6度,平均功率0.6-0.75kW,比随车送的慢充枪还弱。
但比亚迪一向擅长压成本,参考他们过去把冰箱、智驾下放到10万级车型的操作,这套光伏系统大概率不会让车价大涨。
对比丰田某款车选装太阳能板要价2万、回本的50年的操作,比亚迪显然更务实。
通勤党的福音:普通人每天上下班往返30-40公里,晒一天的电基本够用。
当然,阴雨天就别指望了,该充电充电,插混车改烧油烧油。
地库车主直接劝退:车停地下车库的,这功能等于白搭。
不过话说回来,买比亚迪的多数人图个实惠,能省一点是一点,土豪谁在乎这点电费?
技术思路:不搞噱头,只做老百姓用得起的方案
比亚迪的套路很清晰:所有技术升级都冲着“实用+低价”去。比如:
DM5.0混动把亏电油耗从2.9L压到2.6L,一箱油能多跑小100公里;
把30万级车型的配置塞进10万块的车里,连秦L这种家用车都配上了后轮转向。
光伏车顶也是同一逻辑——不追求炫技,而是让普通车主每天白嫖几十公里续航。
尤其对没家充桩、只能停露天车位的人,车子晒着太阳就能“回血”,心理平衡多了。
现实考量:值不值得等这个功能?
1. 适合人群:
白天能停露天停车场/路边的人;
日常通勤距离短(≤50公里);
所在地区光照充足(比如新疆、华北,南方梅雨季就别想了)。
2. 局限性:
充电效率受天气影响大,阴雨天基本无效;
长期暴晒可能加速车漆、内饰老化(虽然比亚迪有电池温控系统,但高温对电子元件始终是负担)。
3. 成本预期:
参考比亚迪一贯作风,如果量产,大概率会作为标配或低价选装(比如加价3000-5000元)。
按每天省3度电、电价0.6元算,一年能省600多元,5-8年回本,比丰田的方案合理得多。
总结:一个小而实用的补能手段
光伏车顶成不了电动车的主流充电方式,但作为“免费添头”,它能帮部分用户降低短途出行成本。
比亚迪聪明之处在于,不夸大效果,而是把它变成一项低成本、高感知的配置。
至于地库车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