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如何从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吉利高管首次揭秘爆款法则
让我们先来点现实数据:银河E5上市首月销量轻松破万,星愿小车异军突起冲上全品类冠军,星耀8则在B级混动市场连霸九周。这一切,仅用了一年时间,吉利银河便撕开了新势力“内卷”大幕,从曾经的单点突破,做到了全面开花。整个2024上半年,吉利银河狂卖54.8万辆,同比增长232%。别家车企经销商愁眉苦脸压库存时,吉利工厂门口却车水马龙、物流排队,热闹到让人羡慕。
更有趣的是,8月8日银河A7即将上市,6座大SUV M9紧随其后。市场一片憧憬,资本疯狂追捧,过去一年吉利汽车港股从8港元一路飙到超过20港元,“买入”评级刷屏。问题来了——吉利银河到底做了啥,把造车卖车玩成了全民爆款?
近日,吉利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范峻毅首次“剧透”了内部方法论,不妨跟随他的思路,一探爆款背后的逻辑。
所谓“爆款秘诀”,归根结底还是四个字:真懂用户。两年前银河A7刚立项时,吉利高层给出的唯一目标就是——打破家轿市场格局,做到细分市场第一。说归说,怎么做?答案是:提前进入用户的世界,用17轮调研共创,把需求摸个透。
在新能源A/B级车主里头,最关心什么?调查结果简明扼要:第一油耗,第二续航,第三空间,第四智能。这一条条都是时间和钱包里翻滚出来的痛点。吉利拔刀回应:油耗目标3L内,续航必须突破2,000公里。于是就有了A7的“铁三角”——2.67L馈电油耗,2,100公里续航,2845mm轴距,同级无敌。
爆款星愿,是“用户第一”思想的变态升级版。产品初期,内部会议筹谋路线——是做高性能车学高尔夫,还是走功能多变学丰田,又或者酷炫颜值讨好年轻人?一开始参考对象还是男人。直到一次女性专场调研,才发现集团的下一个“顶流”其实在闺蜜圈:女司机们不仅贡献了一堆细节——后备箱别串味、涂口红有地方、引擎盖别一拍山响,连尾门都嫌丈夫关得太凶。于是星愿从设计到配置,通通向用户低头,甚至标配后电尾门,就连车内储物格尺寸也为口红量身定制。
吉利敢大胆宣称:第一次样车评测后,整个团队都说“稳了,这车肯定爆”。事实也确实如此,截至第二次调研,男女用户平均打出了9.3分高分。归根到底,吉利不是在黑灯瞎火里做产品赌命,而是跟用户共创,再用工程师精神“抠”细节,真正把需求落在每一处。
然而,光有用户洞察不够,企业内部也得“同步作战”。吉利在组织上做了一个不和稀泥的决定:研发、销售、采购三驾马车一条鞭,互相绑在一根中枢轴上。传统车企经常“你管研发我管卖、互泼脏水”,吉利干脆从一开始就让部门联合产销一体化,开什么会、每个节点干啥、KPI怎么定,全部流程白皮书化。借着银河E5到星耀8几大战役,不断试错,不断突破,终于打磨出体系化的爆款方法论。
营销早介入的最大作用,不是再做无谓的炫技,而是把承载用户情绪的卖点深度植入产品。从纸面参数,到体验细节,营销人做“模型共振者”,每一处都围着用户能否共情打转。甚至专项成立了“中枢轴小组”,贯穿产品诞生到上市前七个月,其核心任务只有一个——替用户把声音带进每一轮决策会。
最终成果如何?体系化下,爆款IP的基建等于“50分”,剩下的50分必须靠情绪共振与细节打动。好车、好价,却销量扑街,八成都输在这个环节。吉利深谙其道,直球发问:你给用户的是冰冷座驾,还是体贴入微的生活伴侣?前者最多50分,后者才有可能100分封神。
银河的崛起,看似偶然,实则厚积。既善于抓住用户需求,也懂内部组织协同,用聪明和勤奋双保险。或许,这恰是中国新汽车品牌们通往下一个黄金十年的隐形底牌。至于值得借鉴的地方,倒也不仅仅局限于车企——任何行业,做到和菜头讲过的“以小见大”,体察社会脉搏,把复杂问题拆解成人话,本就是长盛不衰的商业大智慧。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