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没有发生事故却堵车?原因是什么?有3个原因第1个最重要
大年初二,我开着车从湖北回广西,一千多公里的路程,本想着一路畅通,结果却在路上“蠕动”了两个多小时。最让人郁闷的是,导航显示拥堵,可我瞪大了眼睛往前瞅,既没看到撞得稀巴烂的事故车,也没发现有交警在指挥,这车流为啥就跟便秘了一样,走两步停三步呢?相信不少跑过长途的朋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心里那个憋屈啊,恨不得冲到前面去把堵路的“元凶”揪出来。其实啊,高速上没事故却堵车,真不是什么灵异事件,背后往往藏着三个“老熟人”。今天,我就以一个老司机的身份,跟大家掰扯掰扯这高速堵车的“潜规则”。
第一个原因,也是最根本、最致命的一个——车流量太大了! 这就好比是吃饭,平时饭点人不多,大家进进出出挺顺畅。可一到节假日,全家老小都挤进餐馆,那场面,甭管后厨有没有着火,门口都得排长队。高速公路也是一样的道理。节假日高速免费,简直就是给所有车辆发了一张“通行证”,于是乎,一年只开两箱油的“休眠车”、刚拿驾照的新手司机,全都上路了。我那次从湖北到广西,全程1046公里,用时13小时,其中有2小时就耗在了这种“无名拥堵”上。特别是在一些热门旅游路线的出口附近,比如我遇到的往张家界方向的匝道,那叫一个壮观。右车道的车密密麻麻,全等着变道下高速,结果呢?后车被堵得严严实实,动弹不得。而我所在的左车道,因为是直行,反而畅通无阻,一溜烟就过去了。你说气人不气人?还有像荆州长江大桥这种“咽喉要道”,本地车、过路车都得从这儿过,车流量常年居高不下,哪怕天气晴好,没有一丝事故的影子,堵上个半小时也是家常便饭。所以说,车流量大,是造成高速“幽灵堵车”最核心、最重要的原因,它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轻轻一压,就能把顺畅的车流吸得干干净净。
第二个原因,堪称“堵车催化剂”——领头车龟速行驶或并排行驶。咱们国家的高速公路,大多还是以双向四车道为主,也就是同方向两条车道。按理说,大车走右,小车走左,井然有序。可偏偏有些人,不懂这个“潜规则”。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左车道上,一辆小车慢悠悠地挂着80码,像蜗牛一样爬行,后面一堆车被堵得火冒三丈?我就一路遇到了不下十辆这样的“龟速车”。更气人的是并排行驶,两辆车一左一右,速度差不多,就这么堂而皇之地“霸占”了两条车道,后面的车想超超不了,想走走不动,活生生被“焊”在了路上。这种行为,简直就是高速公路上的“毒瘤”。我亲眼见过一次,前方两辆车并排,我实在忍不住,干脆把车开到两车道中间,各占一半,猛按喇叭。嘿,结果那两辆车还是纹丝不动!最后还是靠后面的大货车司机看不下去了,一脚油门超了过去,才把这“死结”解开。新手司机也好,缺乏高速驾驶经验的司机也罢,你们要知道,高速上最怕的不是开得快,而是开得慢还占着快车道。这不仅影响效率,更是巨大的安全隐患。“十次事故九次快”,但“一次慢能堵一长串”啊!
第三个原因,虽然出现频率相对较低,但杀伤力也不小——车道因施工被封闭。想象一下,本来两条车道跑得好好的,突然前方一条车道被施工的雪糕筒围了起来,所有车辆都得挤到剩下的那一条道上。这就好比是两股水流突然被强行合并成一股,不“爆管”才怪呢。尤其是在车流量本身就大的路段,这种“车道瘦身”简直就是“雪上加霜”。所有车辆都得小心翼翼地汇入,车速自然就降了下来,后方很快就排起了长龙。我虽然那次没遇到,但以前跑长途时确实碰到过。开过施工路段后,眼前豁然开朗,立马就能拉到120码,那种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所以,下次你在高速上遇到莫名其妙的拥堵,不妨看看前方是不是有施工的迹象,这很可能是“罪魁祸首”。
聊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共鸣?没事故却堵车,看似无解,其实答案就藏在这三个原因里:车流量大是“地基”,龟速和并排行驶是“导火索”,车道封闭则是“放大器”。它们单独出现能堵,凑在一起更是“王炸”。作为司机,我们无法控制车流量,也管不了别人怎么开车,但至少我们可以管好自己:新手司机请自觉靠右行驶,不要长时间占用超车道;遇到施工路段提前变道,保持耐心。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这高速上的“肠梗阻”才能少一点。最后,我想问问大家:在你看来,除了这三个原因,还有哪些“隐形杀手”会导致高速堵车?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应对这些“幽灵堵车”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