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智行炸了!月销6.8万均价39万,43个月破百万!

嘿,老张,你猜怎么着?

我跟你说个事儿,比咱们当年蹲街角看热闹还来劲儿。

2025年10月,鸿蒙智行那个单月交付量,直接干到六万八千多台!

头回听见这数儿,我差点把手里的煎饼果子给扔了。

我跟你说,干这行十年了,见过的风浪不少。

前两年,大家都在说“新势力”是不是后劲儿不足了,有点虚火。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跑一个电池技术会,专家们聊得那叫一个玄乎,我听得云里雾里,就觉得这事儿八成要凉。

可你看现在,人家鸿蒙智行,用这实打实的数字,啪啪打脸。

他们从零到百万,才用了43个月。

说实话,这速度,比我当年追我媳妇儿的速度都快,人家是真办成了。

鸿蒙智行炸了!月销6.8万均价39万,43个月破百万!-有驾

对了,你别光看这个“量”。

最他妈邪乎的是,这车卖得这么火,平均价格居然还能压在39万左右!

这不就是摆明了说,我们卖的不是便宜货,是硬通货。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真在高端市场站稳了。

以前咱们总觉得,那三家德系老字号,才是豪华的代名词。

现在看来,这山头,怕是要换个主人了。

我跟你说个我自己的糗事。

有一次我跑一个车展,特意去拍一款号称“颠覆性”的内饰。

拍完一看照片,好家伙,全是些模糊的色块和线条,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

我当时就琢磨,这玩意儿要是看不出细节,读者怎么信你?

后来我学乖了,拍车内饰,得把那个缝线摸清楚,中控屏的边角得看它有没有割手的地方。

就像咱们吃羊肉串,你得尝尝那肥瘦比例对不对,焦不糊,才算地道。

鸿蒙智行这套“五界”布局,玩得跟咱们小时候玩的“五子棋”似的,步步为营,不留死角。

智界,那简直是30万档位的“尖刀”。

他们卖得好,靠的是那个乾崑智驾4.0。

这玩意儿,我跟你打个比方,就像你炒菜,以前是按菜谱一步步来,现在是系统直接给你预判火候、调味,你只需要看着就行。

我那二舅,是个老司机,试完智界S7的泊车,回家跟我说:“小王,这车比我老婆还听话。”

鸿蒙智行炸了!月销6.8万均价39万,43个月破百万!-有驾

享界,那是走“行政风”的。

六千多台,这可都是硬骨头客户。

我一哥们儿提了S9,跟我说这车里头安静得像个真空房。

他说,以前开德系B级车,总觉得有点“飘”,享界S9开起来,那种踏实感,让他觉得“有点意思”。

他那语气,就像是发现了一个隐藏的宝藏。

再往上,还有百万级的“尊界”。

S800一出,那气势,我瞅着都得往后稍稍。

这车,卖给的就是个“身份”和“眼光”。

那些开惯了传统豪车的,现在也得琢磨琢磨,是不是该换个新潮点的“金字招牌”了。

当然了,问界和尚界,那得扛住销量大旗。

加一块儿,快五万台了。

这才是稳住军心的。

你说,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两条腿走路”吗?

上面冲高端,下面守住基本盘,谁也跑不了。

鸿蒙智行炸了!月销6.8万均价39万,43个月破百万!-有驾

我记得有一次我报道一个新能源的发布会,现场人山人海,闪光灯晃得我眼晕。

结果发布会讲了一堆虚头巴脑的概念,什么“未来出行愿景”。

我当时就想,这些话术,谁写出来的?

太假了!

我宁愿听那帮工程师,讲讲螺栓拧紧力矩的事儿,至少那是真的。

鸿蒙智行这次能赢,就是因为它把那些花里胡哨的“愿景”,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体验”。

这“华为+车企”的模式,说白了,就是把一个成熟的软件生态,硬生生塞进了一个钢铁做的壳子里。

老张,你用手机,是不是哪个APP一更新,你就得适应半天?

车机也一样,但鸿蒙的牛X之处,在于它让你“无感升级”。

你感觉不到你在适应它,是你被它温柔地接纳了。

这43个月的百万里程,太有冲击力了。

这说明,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真不是在原地踏步。

以前咱们总说“造车难”,现在看,难的不是造出来,是造得让人服气。

这就像咱们吃包子,以前馅料少,皮又硬,现在馅儿足,皮薄馅大,谁不爱吃?

未来的仗还长着呢。

产能爬坡,新车一波接一波。

我敢跟你打赌,11月的数据,肯定比10月还猛。

咱们就等着瞧吧。

这出戏,越来越好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