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

近年来,智能驾驶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汽车品牌都把这项技术作为核心卖点。

但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一直摆在所有消费者面前:如果车辆在使用智能驾驶或辅助驾驶功能时发生了交通事故,这个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来承担?

过去,很多时候车企在宣传时说得天花乱坠,可一旦真出了问题,流程往往还是让车主自己去联系保险公司,这让不少人对所谓的“智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就在大家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和担忧的时候,比亚迪最近的一个举动,可以说是在行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它用实际行动,正面回应了这个长期以来困扰消费者的核心痛点。

比亚迪正式对外宣布,将为旗下搭载了“天神之眼”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用户,提供一项前所未有的保障承诺。

具体内容是,在用户使用智能泊车功能的过程中,如果因为车辆的泊车辅助系统出现异常,或是系统算法出现失误而导致了事故,那么车主完全不需要自己走保险理赔流程。

比亚迪将直接承担全部责任和损失,并且承诺,这类由系统原因导致的事故,不会影响车主第二年的保险费率。

这个承诺的分量非常重,它意味着比亚迪将智能驾驶的一部分风险,从消费者身上转移到了自己作为生产商的肩上。

这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宣传,而是一种责任的担当,一种敢于为自己产品实力“兜底”的自信表现。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过去那种“开车时你享受智能,出事后你承担责任”的模糊局面被彻底打破了。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比亚迪等于是在告诉用户,我卖给你的不仅是一套先进的系统,更是一份安心的保障。

这种模式一旦确立,无疑会极大地增强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信任感。

当然,敢做出这样的承诺,背后必须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否则就成了空话。

比亚迪的底气,可以从它不断攻克智能驾驶技术难题的实际表现中看出来。

就拿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场景来说:驾驶车辆通过高速公路的ETC收费通道。

对于人类驾驶员来说,这或许是件简单的事,但对于现阶段的智能驾驶系统而言,这却是一个公认的高难度挑战。

原因在于,收费站前方的广场区域通常没有清晰的车道线,车辆需要在这里进行汇合、分流,彼此间的博弈非常复杂,路况充满了不确定性。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因此,绝大多数市面上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接近收费站时,都会主动退出,发出提示音要求驾驶员人工接管。

这种体验上的“断点”,恰恰是智能驾驶系统不够成熟的表现,让所谓的“全程辅助”大打折扣。

然而,比亚迪发布的“天神之眼”系统实测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

搭载了该系统的车辆,能够实现从城区道路无缝连接到高速公路,在通过ETC收费站时也无需人工干预。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车辆能够自主在复杂的收费站广场中规划路径,准确识别出ETC通道,并稳定地跟随前车,在识别到栏杆抬起后,平顺地加速通过。

整个过程一气呵成,真正实现了用户体验的连贯性,不仅方便,更重要的是全程保持了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据了解,这项“ETC通行”功能将在今年7月上旬通过在线升级(OTA)的方式,首先推送给腾势Z9GT和Z9等新车型,并逐步普及到更多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上。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从解决这样一个具体而又普遍的痛点入手,比亚迪展示了其技术研发的深度和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那么,比亚迪能够做到这一切,其背后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综合来看,主要有三大支柱。

首先,是其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车端云端数据库。

智能驾驶系统的进化,就像一个学生学习一样,需要不断地“刷题”,而这些“题库”就是真实世界里的海量驾驶数据。

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头羊,其车辆保有量巨大,预计到2025年7月,仅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就将超过一百万辆。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上百万台车行驶在中国各种复杂多变的道路上,它们就像一个个移动的数据采集终端,将海量的、第一手的驾驶场景数据回传到云端。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用中国最真实的路况数据,来训练和优化为中国用户服务的智能驾驶算法,这使其系统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本土化优势。

其次,比亚迪在研发投入上毫不吝啬,组建了一支规模庞大的智能驾驶研发团队。

在其超过十一万名研发工程师中,有高达五千名是专门负责智能驾驶领域的工程师。

这个数字在整个行业内都处于顶尖水平。

庞大的人才储备,让比亚迪具备了从硬件到软件“全栈自研”的能力。

这意味着,无论是底层的芯片、传感器,还是上层的感知算法、决策规划,比亚迪都能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不依赖外部供应商。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和优化,实现软硬件之间最高效的协同,从而加快技术迭代的速度。

比亚迪天神之眼大升级 向L4级别智驾迈进 安全敢兜底!-有驾

最后,比亚迪作为一家实现了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车企,其优势在智能化时代愈发凸显。

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三电系统,到整车的生产制造,比亚迪都形成了完整的闭环。

当智能驾驶系统需要与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执行机构进行毫秒级的精密配合时,这种内部一体化的研发和生产体系,能够确保最高效的沟通和最完美的匹配。

这种协同能力是那些需要整合不同供应商产品的“组装厂”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它能极大地加速先进技术的研发和普及应用。

正是凭借着数据、人才和产业链这三大坚实的基础,比亚迪才有了率先提出“为智能泊车兜底”的勇气和实力。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策略,更体现了一种理念的转变。

它预示着比亚迪正致力于将智能驾驶从少数高端车型的“炫技”配置,转变为人人都能用、人人都敢用的普惠科技,加速实现“科技平权”。

从解决ETC通行这样的细节问题,到覆盖泊车、行车、安全等全场景的不断升级,比亚迪清晰地表明,它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正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一步步将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推向市场。

在赢得了汽车“电动化上半场”的领先地位后,比亚迪正以一个示范者的角色,引领着“智能化下半场”的行业发展方向。

这种敢于担当、以技术实力说话的做法,不仅为自身赢得了市场和口碑,也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智能驾驶领域争取话语权,树立了新的标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