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车圈的风云人物,得提一嘴奇瑞风云A9L。这车一出来,网上褒贬不一。我不禁想问,这么一台号称中大型的插混轿车,起步价十五万不到,销量一下子干到了月销四千多台,这算不算成功?到底成功的定义是什么——销量、影响力、品牌提升还是用户口碑?大家都说“成功学”那套有点虚,可没销量就是没说服力。今天咱就事论事,聊聊我对这台车的看法,也问问各位:真到了你掏钱买车的时候,会选这台风云A9L吗?
先说价格。你想想,前几年说到中大型轿车,即便最便宜的合资都得奔着二十万去了。自主品牌自己也抬价喊面子。可现在,大环境一变,哪还有人装大哥?大家都在价格上拼命卷。一台尺寸三米轴距的新能源车,14.99万起,落地就十五多点,不到合资A级车的价格,直接吊打合资B级,甚至新势力们也有点慌。这让人想起一句话:市场的需求比企业家聪明。你觉得自己能卖高价,可人家口袋里的钱更现实,你敢不敢放下架子,看的是你真有本事还是光会吹牛。
可便宜真的有好货吗?以前谁要是出这种大尺寸、低售价,大家第一反应肯定是:你这是省哪的钱?是不是偷工减料?但咱仔细看看风云A9L,纸面参数没啥可挑的:三米轴距、插混、15.6寸大屏,连OTA、语音助手也搞齐了。配置堆得满满当当,座椅一加热、一通风、一按摩全给你了,甚至还有高配可选后排加热,你说这不是想法设法给消费者省钱,还把体验照顾到方方面面。
说是这样说,但我还得问一句:所谓“均衡”,是不是等于啥都不极致?以前咱们看奇瑞,技术宅属性更浓,他们有时候自己觉得“我这CVT、我这发动机、我这底盘甩同级对手N条街”,结果却不懂市场其实更关注啥“长续航”“智能化”“一键无感体验”。现在风云A9L的做法是,全面铺货,把核心点都捏住,但又没谁做到极致,精打细算下做到啥都还可以,这种吃法能持久吗?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奔着理性买单,总得有一个点能真正打动人心。
比如空间,这车三米轴距,数据上确实有点猛,实际坐进去也算宽敞。可你再细看,后排靠背整体放倒,没有分体可调,后备厢下方还没储物层,这有点不解风情。一个中大型轿车,基本面的功能却没琢磨到家,这就跟撸串要蘸酱你端上一碗白水,客人心里肯定嘀咕:你这里还是不够到位。
而且技术层面,插混动力这个赛道,今年真是神仙打架。长城的,吉利的,甚至比亚迪那些,谁家不号称五十公里油耗最低、零百加速最猛?风云A9L的亮点就是纯电能开超过两百公里,想想上班族一天通勤就用电,下班插根线,周末再用油,确实省事。但问题是,真有那么多人要开两百公里才肯充电吗?当大家都能做到一百五、两百续航时,消费者选你,靠的可能就不是参数,而是细节“体验感”——你这里插枪速度快、你屏幕更流畅、你后排大人坐得舒服,这才叫软实力。
再说回外观,咱必须承认这两年国产品牌设计进步很快,什么隐藏式门把手、大溜背、极窄灯带都上了车。但你把风云A9L开出去,跟那些老牌的档次感比起来,真有那个高级感吗?颜色方面,车厘子红确实新潮,女孩儿肯定喜欢,但你要说开着去谈生意、出席正式场合,别人认不清LOGO行不行?中国人骨子里爱面子,这一点风云A9L有没有解决?
其实对于整台车,我觉得更多是一个尝试。奇瑞一直以来都被吐槽“只会造发动机”,不会做爆款。带着这种心态,这次A9L就是想“我不能被新势力拉开太远”。看配置、论动力,绝对过关;看定价,能让一大批有购车需求的人动心;看销量,上市一个月就干了四千多台,你说很牛吗?其实在当下市场这也就是个正常中等偏上的表现,不至于让同行绝望,也不是所有人都会为它喝彩。毕竟比亚迪汉、秦家族,月销过万甚至几万,也没见他们天天出来炫耀。说不定只是“试水”阶段,未来才是见真章。
再给大家抛点问题:你更看重车子的哪一点?低价高配,还是品牌归属感?去4S店试驾,如果有一台同样价位的合资,和风云A9L摆在一块儿,你动心的是它的账面数据,还是亲手摸过之后的质感?你敢不敢买个新产品做家里的主力车?遇到点小问题,是不是还愿意等厂家升级,还是希望一劳永逸?这些问题,不少人嘴上说着不挑,但真到掏钱那一刻,多半还是会纠结。
很多人疑惑,一个三线城市、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他真的需要一台中大型插混轿车吗?面对这么多新能源新产品,老百姓反而容易被选择困难症困住。风云A9L这车,就是典型的“鱼与熊掌”都想要。可市场不缺乏这种均衡的产品,缺的是能让人记住、有黏性的车。现在销量不错,只能证明定价合理能出销量,不能保证后续还会火爆。
我个人觉得,风云A9L不能算全面意义上的成功,但它至少做到了“破局”,让原来高不可攀的中大型新能源车市场变得亲民。这既搅了对手的局,也逼着其他厂家卷配置、卷价格,对于用户来说真是好事,但对企业,其实考验刚刚开始。等热度一过,等别家再卷一波看谁站住了脚跟,那才是真的较量开始。
所以说,中大型车放下身段、价格策略做到底,也许能收获一波销量的高潮,但想长期立于不败,需要的不仅是性价比,更得在品质、品牌、服务上都彻底升维。奇瑞现在做得很聪明,用风云A9L给对手上了一课,但想一直靠这个招儿吃遍天下,恐怕很难。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风云A9L抓住了时机;但天下买卖,唯实不破,最终消费者只认实惠和靠谱。
最后我想说,奇瑞风云A9L,如果只看纸面,价格产品力都挑不出啥毛病,上市初期能卖个四五千台已经很不错。可是,这样的成绩,也远未到“王者归来”的地步。对车企来说,当下的成功只是临时的,下一轮洗牌随时到来。消费者永远是最大的赢家,车企永远在牌桌上拼杀。你问我风云A9L成功了吗?我只能说,还差点意思,但已经很值得其他玩家警觉。你们觉得呢?买车的时候,是冲着极致体验买,还是能省点算点?欢迎一块讨论。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