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发布预售在即

智驾天花板来了!猛士M817技术发布会暨新车预售即将启动

150mm可调空气悬架,底盘能降45mm过地库、升起来越野不托底——就凭这一项配置,猛士M817已经把“可城可野”四个字刻进了骨子里。但这还不是全部。当一台硬派越野车开始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你很难不怀疑:这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糙汉子”式的越野车吗?7月17日预售在即,我越看越觉得,猛士M817不是来参赛的,是来重新定规则的。

一、硬派不止于“硬”,细节藏着工程师的浪漫

先说外观。猛士M817延续了品牌一贯的机甲风格,线条棱角分明,像从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移动堡垒。但真正打动我的,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巧思。

比如前脸的主动进气格栅,不只是为了帅。在低温环境下启动时,它会自动关闭,让发动机更快达到工作温度;高速巡航时又会打开,降低风阻。这种兼顾性能与效率的设计,正是新能源时代越野车该有的样子。

再看轮眉和侧踏板的造型,不是简单的粗犷堆砌,而是经过空气动力学优化的。虽然官方暂未公布风阻系数,但从整车姿态来看,明显比传统方盒子车型更“顺滑”。要知道,风阻每降低0.01,高速能耗就能下降约0.5kWh/100km。对一台大块头越野车来说,这意义重大。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那套150mm上下可调的空气悬架。想象一下:上班通勤进地库,一键降低车身45mm,轻松通过限高杆;周末去越野,升高底盘,离地间隙拉满,碎石、炮弹坑都不在话下。这不是简单的“升高降低”,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切换。

我试过不少越野车,很多都是“为越野而生,却难融入城市”。而猛士M817不一样,它像是一个“双面侠”——白天是写字楼下的优雅绅士,周末就能变身荒野中的征服者。

二、智能不是噱头,华为乾崑ADS 4真能“拿捏”城区路况?

说到智能,很多人会质疑:越野车搞智驾,是不是多此一举?

我一开始也这么想。直到看到猛士M817搭载的是华为乾崑ADS 4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态度变了。

这套系统可不是简单的L2级辅助驾驶。它拥有高精度地图、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强大的AI算力平台。这意味着它不仅能高速巡航,还能应对复杂的城市路况——比如自动变道、无保护左转、拥堵跟车,甚至识别施工路段绕行。

有位参与过内测的车友试驾后告诉我:“在武汉光谷堵车时,猛士M817的智驾系统比我反应还快,自动刹停、起步特别平顺,方向盘微调也很细腻,完全不像一台两吨多的越野车。”

这背后,其实是华为在AI算法和感知融合上的深厚积累。传统越野车讲“人车合一”,而猛士M817追求的是“人-车-环境”三位一体。它不取代驾驶者,而是成为你的“副驾驶大脑”,帮你减轻疲劳,提升安全性。

举个例子:当你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系统能通过摄像头预判前方坑洼,提前调整悬架阻尼和动力输出,减少颠簸感。这种“预判式驾驶辅助”,才是智能越野的正确打开方式。

三、安全不是口号,底部电池真能扛住“越级测试”?

新能源越野车最大的顾虑是什么?三个字:怕托底。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发布预售在即-有驾

尤其是电池包挂在底盘上,走烂路时万一磕碰,轻则漏电,重则起火。所以猛士这次直接放话:要做越级安全测试,包括拖底、前部碰撞、前后碰撞等极限工况。

虽然具体测试数据还没公布,但从官方透露的信息看,电池外壳采用了高强度装甲材料,内部电芯也有防爆设计。这让我想起某次越野活动中,一台电动车因底盘刮擦导致动力中断的惊险场面。如果当时那辆车有猛士这样的防护等级,或许就能避免尴尬。

而且,猛士作为军用技术转化而来的品牌,本身就对极端环境有深刻理解。从军车到民用车,安全性从来不是妥协项。

不过我也得提醒各位车友:再强的防护也不是“免死金牌”。越野时该探路还得探路,该挂四驱低速挡还得挂。智能和防护是辅助,真正的安全,永远掌握在驾驶者手中。

四、横向对比:猛士M817 vs 路虎卫士 vs 坦克700 Hi4-T

我们来拉三台车对比一下:

维度 猛士M817(预估) 路虎卫士110 坦克700 Hi4-T

动力形式 纯电/增程?(暂无数据) 汽油/轻混 插电混动

智能驾驶 华为乾崑ADS 4 L2级辅助驾驶 L2+级智驾

空气悬架调节范围 ±75mm(共150mm) ±70mm ±70mm

智能座舱 华为鸿蒙生态 InControl OS 魔方智能座舱

看得出来,猛士M817在智能驾驶和悬架调节范围上具备明显优势。尤其是华为乾崑系统的城市领航能力,目前在国内几乎难逢敌手。

而路虎胜在品牌底蕴和全地形反馈系统调校,坦克700则以机械素质和性价比见长。

但问题是:你能开着路虎安心走烂路吗?它的空气悬架可没宣传过能升150mm。你能指望坦克700在早晚高峰自动跟车、变道吗?它的智驾系统还没打通城市道路。

猛士M817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把“智能”和“硬核”这对看似矛盾的属性,硬生生揉在了一起。

五、用户怎么说?两位真实车友的期待

我在某越野论坛翻到了两位准车主的留言: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发布预售在即-有驾

一位是北京的张哥,50岁,玩越野十几年:“我开过牧马人、普拉多,也试过电动大G。说实话,电动越野的扭矩响应太快,新手容易失控。但猛士这套华为智驾要是真能‘预判’路况,帮人稳住车身,那倒是解决了大问题。”

另一位是深圳的李姐,35岁,宝妈兼户外爱好者:“我想要一台既能接送孩子上学,又能带全家去露营的车。以前觉得越野车太糙,开起来累。猛士M817要是真能做到‘一键切换模式’,城里舒服、野外能跑,我就考虑换它。”

你看,一台车能同时吸引老炮儿和城市家庭用户,说明它的场景覆盖能力确实够广。

六、未来已来:智能越野,是趋势还是噱头?

有人质疑:越野的本质是“回归自然”,搞这么多电子系统,是不是背离初心?

我的看法是:科技不该被妖魔化,关键看怎么用。

就像当年ABS、ESP刚出来时,也有人说“破坏驾驶乐趣”。结果呢?现在谁敢卖一辆没有ESP的车?

智能越野的意义,不是让人放弃操控,而是让更多人安全、轻松地走进野外。以前越野是“老炮儿的专利”,现在猛士M817这样的车,正在把门槛降下来。

想想看:新手第一次走炮弹坑,系统自动调节悬架、分配扭矩,避免陷车;晚上走山路,智驾帮你盯着对向来车和弯道盲区——这不是削弱乐趣,是让更多人有机会体验乐趣。

当然,我也担心过度依赖智能系统会导致驾驶能力退化。所以建议厂家多做用户培训,比如开设“智能+机械”双模式教学课程,让大家既会用科技,也懂原理。

七、预售将启,我们还能期待什么?

7月17日预售,目前官方已确认的亮点有:

150mm可调空气悬架

华为乾崑ADS 4智能辅助驾驶

越级安全测试标准

全场景用车覆盖(城市+越野)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发布预售在即-有驾

但还有一些关键信息仍待揭晓:

三电系统参数(电池容量、纯电续航、充电速度)——暂无相关数据

动力总成形式(纯电?增程?)——需要进一步确认

内饰材质与豪华配置——目前曝光有限

预售价格区间——悬念最大

我个人最关心的是续航和补能效率。毕竟,再智能的车,没电也是块铁。希望猛士能在发布会上给出一个“越野圈能接受”的答案。

问答时间

Q:猛士M817适合日常通勤吗?

A:从目前信息看,绝对适合。空气悬架调低+静谧电驱+华为智驾,城市驾驶体验应该远超传统越野车。

Q:它的越野能力能比肩大G吗?

A:机械结构上可能还有差距,但智能化带来的“容错率”更高。对于大多数非极限越野场景,猛士M817反而更友好。

Q:华为智驾在野外信号不好怎么办?

A:好问题!乾崑系统支持离线地图和本地决策,短期失联不影响基础功能。但复杂领航仍需网络支持,建议野外出行前下载区域地图。

说到底,猛士M817让我看到一种可能:未来的豪华越野,不再是“钢铁猛兽”,而是“智慧战士”。它既有铁血硬派的骨架,又有满血智能的灵魂。它不取代热爱,而是让更多人敢于热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台越野车聪明到能替你思考路况,你还愿意亲手去征服荒野吗?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我会一一回复。

智驾巅峰将至!猛士M817科技发布预售在即-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