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长途前只查油表?老司机:这5项生死检查,比加油更重要

各位车友,今天咱们不说那些新款车型,唠点儿实在的——长途自驾那一堆事!

说到长途,不少朋友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加满油!

这肯定没错。

可如果你的行前准备仅限于此,那可就太掉以轻心了!

说得严重些,你这是拿一家老小的安全在开玩笑!

不是吓唬你,咱们瞅一眼权威机构发布的事故报告:长途旅行中抛锚的车子,八成皆因出发前疏于车辆检查。

跑长途前只查油表?老司机:这5项生死检查,比加油更重要-有驾

特别是轮胎的磨损程度、制动系统的效能、电路的老化情况,平日里看着不打眼,跑长途时就是伺机而动的隐患!

想想,脊背都有些发凉。

各位不妨自问,平日里有多少人会在长途启动前,仔仔细细排查这些潜在问题?

恐怕多数车友都觉得“没必要”、“太费事”吧?

掏心窝子讲,长途自驾对于座驾的考验,远超于日常通勤!

在城里可能感觉不出来,可一旦驶上高速公路,那些潜藏的毛病就会被无限放大,冷不丁给你来个措手不及。

就拿轮胎来说。

你是不是觉得,只要轮胎没亏气,就万事OK了?

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市区代步,轮胎侧壁有个小包,或者胎面有几道细小裂纹,也许还能凑合着用。

但上了高速,车速超过一百码,一个小小的凸起,都能瞬间引爆!

到时候,车身剧烈震动,方向盘失控,如同身处险境,结局往往不堪设想!

怎么样,有点冒冷汗了吧?

还有胎压!

盛夏酷暑,外加长时间高速行驶,轮胎内部气压急剧升高,如同一个高压容器,气压过高,砰的一声炸裂开来!

气压不足呢?

胎体变形加剧,磨损迅速,甚至引发制动效能衰退,同样险象环生!

所以,轮胎这玩意儿,绝不能轻视。

它就好比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知道。

但鞋子一旦出了状况,可不仅仅是崴脚那么简单,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正如《礼记·大学》所言:“身修而后家齐”,车辆的安全关乎全家的幸福。

再说说制动。

在市区,红灯多,缓行多,制动用得频繁。

日子久了,制动摩擦片损耗、制动液含水量升高,都是正常现象。

可你若对这些小苗头视而不见,无异于盲人骑瞎马,拿全家人的性命开玩笑!

特别是在山区高速,遭遇长下坡路段,制动系统承受的压力陡增。

跑长途前只查油表?老司机:这5项生死检查,比加油更重要-有驾

若制动片磨损过甚,抑或制动液液位偏低,极易导致“制动失效”!

我给各位讲个真事。

有位朋友,跑长途前未对制动系统做检查,结果在连续下坡时,制动功能突然失灵!

眼瞅着就要撞上前方车辆,他只能孤注一掷,猛打方向盘,让车身撞向道路护栏,才算勉强脱险。

事后回想,仍心有余悸。

因此,制动这玩意儿,务必重视!

它就像生死关头的降落伞,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但要是这伞包打不开,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还有汽车电瓶!

很多车辆平时在城市道路行驶,感觉一切安好。

可一旦跑长途,就可能半路抛锚,无法启动!

原因何在?

皆因电瓶使用年限过长,蓄电能力衰减。

高速行车时,空调、大灯、导航仪同时运行,电力消耗巨大。

一旦停车休息,再次启动时,电瓶可能无力带动起动机!

尤为甚者,在寒冷的冬季,低温会进一步降低电瓶性能,亏电的几率直线攀升!

届时,你只能孤立无援地等待救援,那滋味,真是让人叫苦不迭。

还有各种油液!

机油量不足,发动机内部零件缺乏充分润滑,长时间高负荷运转下,极易发生严重磨损,甚至损毁!

冷却液不足,发动机温度过高,直接停止工作!

风挡清洗液不足,高速行驶时,昆虫尸体和污物遮蔽视线,想要清洁却无水可用,极易引发追尾事故!

这些油液,好比人体的血液,维系着车辆的正常运转,缺一不可。

少了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所以说,长途出行前,绝不能只关注油表!

那些平时不易察觉的隐患,才是潜伏在旅途中的危机!

那么,长途自驾前,我们究竟应该做哪些检测呢?

别着急,老司机这就奉上一份“长途安全自检清单”,助你一路顺风,平安抵达!

跑长途前只查油表?老司机:这5项生死检查,比加油更重要-有驾

第一项:轮胎!

别光看气压是否正常!

要用手触摸轮胎花纹,仔细观察胎面与胎壁是否有损伤!

用一元硬币(或者专用工具)测量花纹深度,如果小于1.6毫米,表示轮胎已经过度磨损,高速行驶时抓地力不足,容易发生侧滑!

重点查看轮胎侧壁,检查是否有鼓包、割伤或裂纹。

特别是经常剐蹭马路牙子的车辆,更要认真检查!

一旦发现任何异常,立刻更换轮胎,绝不能冒险!

轮胎气压同样重要!

参考车辆用户手册或驾驶室车门边的气压标签,将轮胎气压调整至推荐值。

别忘了检查备胎!

许多车友常年不关注备胎状况,等到爆胎时才发现,备胎竟然没气!

白白浪费时间!

特别是对于SUV和越野车,备胎可能悬挂在车底,需要提前检查并确认其可以正常使用。

最后,确认所有轮胎的气门嘴帽都已拧紧!

气门嘴帽看似微不足道,却能有效防止灰尘和水分进入气门芯,避免缓慢漏气。

长途出行前,逐一检查,如有遗失及时补齐。

第二项:制动系统!

启动车辆,轻踩制动踏板,感受踏板的力度和响应。

如果感觉制动踏板偏软,或者踩到底的行程过长,可能表明制动液液位偏低,或者制动系统内部存在空气,务必前往专业维修店进行检查和维护!

在低速行驶时,轻踩制动,留意是否有异常噪音。

如果听到尖锐的摩擦声,很可能是制动摩擦片已经磨损到极限,需要立即更换。

打开引擎盖,找到制动液储液罐(通常位于驾驶员侧),目测液位是否低于“MIN”刻度线。

如果低于,补充与原车相同型号的制动液。

注意,不同型号的制动液严禁混用!

检查制动盘表面,观察是否存在明显的划痕、凹槽或锈蚀。

如果制动盘磨损严重,高速行驶时连续制动可能导致制动效能衰减,甚至失效,必须及时更换。

第三项:蓄电池!

跑长途前只查油表?老司机:这5项生死检查,比加油更重要-有驾

启动发动机时,留意启动机运转的声音。

如果启动声音微弱,启动时间明显延长,表明蓄电池电量不足,可能存在老化现象。

发动机启动后,观察车内照明灯光的亮度。

如果怠速状态下,灯光亮度明显偏暗,且有闪烁现象,也可能是蓄电池性能下降的征兆。

打开引擎盖,检查蓄电池接线柱,观察是否存在腐蚀现象。

如果有白色或蓝色的粉末状物质附着,用热水冲洗干净,并用砂纸打磨接线柱表面,以确保良好的电气连接。

使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电压。

在发动机熄火状态下,蓄电池电压应高于12.4V;启动发动机后,电压应维持在13.5V至14.5V之间。

如果电压明显偏低,建议更换蓄电池。

第四项:各种油液!

在发动机处于冷却状态时,抽出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拭干净,然后重新插入并拔出,检查机油油位是否位于“MAX”和“MIN”刻度线之间。

如果低于“MIN”刻度线,添加与原车相同型号的机油至合适位置。

注意,添加机油不宜过量,以免增加发动机运行阻力。

检查冷却液膨胀水壶,观察冷却液液位是否在“MAX”和“MIN”刻度线之间。

如果液位偏低,添加与原车相同型号的冷却液。

切勿使用自来水替代冷却液,以免产生水垢,影响冷却效果。

检查风挡玻璃清洗液储液罐,确保液位充足。

冬季或寒冷地区,应使用具有防冻功能的清洗液,以防止结冰。

将车辆驶离停车位后,检查地面是否有油渍或液体痕迹。

如果发现有漏油或漏水现象,应尽快查明原因并进行维修,切勿带病上路!

第五项:车灯与应急工具!

启动车辆,逐一检查前大灯、后尾灯、转向灯、制动灯、雾灯和倒车灯,确保所有灯光都能正常工作。

尤其要仔细检查制动灯,高速公路上行车,后车需要通过制动灯来判断你是否正在减速,确保其正常工作至关重要。

检查车辆是否配备以下应急工具:三角警示牌、车载灭火器(检查有效期,确保压力表指针在绿色区域)、反光背心(在高速公路上发生故障时必须穿戴)、搭电线(用于紧急启动亏电车辆)、急救包等。

有条件的话,可以准备一个便携式充气泵和胎压监测仪,以便随时监测和调整轮胎气压。

好了,各位朋友,以上就是老司机总结的长途出行前的“安全自检清单”。

切记,长途自驾的关键不在于“开多快”,而在于“车况稳”!

出发前花上一点时间,认真检查车辆各项性能,就能有效降低旅途风险,确保一路平安!

如同《孙子兵法》所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行车安全亦是如此。

最后,向各位车友征集一下:在以往的长途自驾经历中,你都遇到过哪些突发状况?

又是如何化解的?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或许你的经历就能帮助其他车友,避免重蹈覆辙!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