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212这个名字,对于很多有点年纪的人来说,那可不只是一台车,那是一段记忆,一种象征。
它方方正正的样子,好像就写着“坚固”和“可靠”。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老伙计”现在推出了全新的换代车型,叫212 T01。
很多人心里头都犯嘀咕:这情怀落了地,变成了咱老百姓能买到的新车,它到底怎么样?
光能翻山越岭可不够,毕竟咱们大多数人过日子,车子主要还是在城里跑,上下班、接孩子、逛超市。
这么一台硬邦邦的越野车,在咱们这水泥森林里开,会不会特别别扭,把情怀都给颠簸没了?
咱们今天就借着一位真实车主开了半年的感受,好好聊聊这台新212,看看它在现实生活里,究竟是个啥表现。
首先得把它的老本行说清楚,那就是越野。
这位车主买的是检阅官版,算是高配了。
他说开着这车去参加过两次越野活动,不管是下河趟水,还是在泥地里打滚,这台212 T01从来没让他失望过。
这话可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有真材实料撑着的。
硬派越野车有几个硬指标,第一就是车身结构。
212 T01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说白了,就是车子底下有一副非常结实的独立大梁,车壳是安在这副大梁上的。
这就好比盖房子,先打一个坚固无比的地基,然后再往上盖墙和屋顶。
这样的结构,在走那些坑坑洼洼的烂路时,车身不容易变形,能扛得住巨大的冲击力,这是城市SUV那种一体式车身比不了的。
再来看具体性能。
车主提到的涉水能力,根据官方数据,这台车的最大涉水深度能达到850毫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差不多就是水能淹到大腿根了,一般的城市积水在它面前,那就跟从一个小水洼上开过去没啥区别。
还有就是脱困能力,检阅官版配了前后两把差速锁。
这“差速锁”听着专业,其实道理很简单。
咱们平时开的家用车,如果一个轮子陷进泥里打滑了,那车子的动力就全跑到这个打滑的轮子上了,另一个有抓地力的轮子反而不动,车就出不来了。
差速锁的作用,就是能把两个轮子强行“锁”在一起,让它们转得一样快。
这样一来,就算只有一个轮子能扒住地,也能使上劲儿,把车子给拽出来。
前后都有锁,就意味着四个轮子里只要有一个能抓地,它自己就有很大概率能脱困,难怪车主说基本用不着别人来救援,这份底气就是这么来的。
所以在越野这个项目上,212 T01绝对是专业选手,对得起它前辈的名声。
好,最硬核的部分说完了,咱们再来看看它在城市里的表现,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
很多人一听硬派越野车,第一反应就是“颠”,开起来像坐船,坐久了腰酸背痛。
就像车主也提到的,有些进口的硬派越野车,开在铺装路上那感觉真是硬邦邦的,过个减速带能把人弹起来。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位车主形容212 T01的行驶感受是“有韧感的舒适”。
这四个字可不简单,说明它在调校上下了很大功夫。
它的后悬挂用的是一种叫“五连杆整体桥”的结构。
咱们分开看,“整体桥”就是一根硬邦邦的轴,保证了越野时的强度和可靠性,这是硬派的根基。
而“五连杆”就高级了,它像是多了好几条胳膊,能更精细地控制这根硬轴的活动,把路面上那些细碎的震动给过滤掉,过弯的时候也能更好地拉住车身,不让它晃得太厉害。
所以开起来的感觉就很奇妙,它不像城市SUV那样软得发飘,让你感觉不到路面,而是把大的颠簸化解了,同时又保留了一点路感,让你能清晰地知道车轮压过了什么。
这种感觉,就是“韧性”,既舒服,又让人心里有底。
除了开起来的感觉,做工和质量也是大家衡量一台车好坏的重要标准。
过去咱们总觉得国产的硬派车,难免有点粗枝大葉,车门缝隙大,内饰塑料感强,开久了还容易有各种异响。
但在这位车主半年的用车体验里,不仅没出过什么大故障,连异响这种小毛病都没出现过。
如果你凑近了看这台车,会发现它的车身钣金接缝处理得很均匀紧密,内饰的装配工艺也挺细致,完全没有那种廉价的粗糙感。
这说明咱们国家的汽车制造水平确实是今非昔比了,不光能把车造得结实,也能造得精致。
而且作为一台家用车,空间也是硬道理。
车主提到家里人坐着、放东西都不会发愁,车里头又宽敞又明亮,后备箱也特别能装。
这就让212 T01摆脱了“纯粹的玩具”这个形象,证明了它完全有能力承担起日常家用的责任。
最后再聊聊驾驶感受,这部分最有意思,因为它有一个从不适应到很享受的变化过程。
车主刚提车的时候,觉得方向盘有点沉,打方向费劲,而且感觉有点虚位,开起来比以前的城市SUV累。
这其实是硬派越野车普遍的转向特点。
因为在高速或者烂路上,如果方向盘太轻,一点点颠簸都可能让车头乱晃,反而不安全。
这种偏重、带一点点虚位的设定,就是为了在复杂路况下更稳定,更好控制。
一开始不习惯是正常的,但开久了,身体适应了这种力道之后,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车主说开了三个月,发现这车高速开起来特别稳,心里特有数。
因为转向虽然沉,但很准,你想让车头去哪儿,它就去哪儿,没有多余的动作。
再加上现在技术进步了,车上配了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就是能通过屏幕看到车轮底下路况的技术,开着这么大一台车在狭窄的地方挪车、拐弯,也不再是难事。
最终,那种“费力”的感觉,变成了一种扎实、可信赖的“手感”,甚至让人觉得“挺得劲”。
这种人与车之间慢慢磨合,最后达到心意相通的感觉,可能才是驾驶一台有性格的汽车,最大的乐趣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