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周六下午,广汽集团甩出一份重磅公告,把不少人看懵了——董事长冯兴亚突然不再兼任总经理了!这个消息来得有点突然,要知道今年3月他才刚刚升任董事长,那会儿还顺带把总经理的位子也一起扛着。这才过去大半年,怎么就撂挑子了?
说实话,看到这条消息时,我第一反应就是:肯定出大事了。果不其然,翻翻广汽今年的财报,你就明白了——前三季度亏了43个亿!对,你没看错,是亏不是赚。这对于一家市值800亿的上市车企来说,简直是亮起了红灯。
冯兴亚这个人在广汽干了快21年,从2004年进集团到现在,一路爬到董事长的位置。说起来也挺有意思,他在总经理这个岗位上坐了快10年,把广汽从一个地方车企带到了今天的规模。可现在呢?新能源这股浪潮打过来,把传统车企冲得七零八落的。冯兴亚应该也是压力山大,这回干脆把总经理的担子卸下来,专心做董事长,或许能腾出手来好好想想战略的事儿。
接棒的这位叫閤先庆,注意这个閤字念“gé”,别念错了。这哥们今年52岁,算是广汽的老人了,之前就是副总经理。有意思的是,他手上兼着一大堆头衔——广汽丰田董事长、广汽传祺董事长、广汽埃安董事长、华望汽车董事长,光听这一串就知道,这人在广汽的分量可不轻。更关键的是,他是广汽集团第一个70后总经理,比冯兴亚年轻了4岁,正是能扛事儿的年纪。
说起这次人事调整,可不是小打小闹。广汽这回动作挺大,除了换总经理,还一口气调整了好几个副总经理。有两张新面孔特别值得说道说道。
黄永强,74年的,现在负责公关宣传这一块儿,还兼着广汽国际汽车销售的副董事长。这个时候把公关负责人提拔成副总,你品品这里面的意思——公司业绩不好,舆论压力大,得有个能说会道的人来顶着。
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位——陈家才,82年生的,今年才43岁,是广汽唯一的80后高管!这哥们来头不小,之前在赛力斯当过海外轮值总裁,在奇瑞也干过。赛力斯是谁?就是那个和华为合作搞问界的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玩得风生水起。广汽把他挖过来,明摆着是想借他的新能源和出海经验,给公司注入点新血液。
看看这份新的高管名单,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6个副总经理,2个是女的,而且都超过55岁了。王丹管钱,江秀云管法务和合规,都是需要稳重和经验的岗位。这种安排挺合理,毕竟在车企这种重资产行业,财务和法务可不能马虎。
不过说回来,这次调整最让人关注的,还是原副总经理郁俊没了消息。这位之前可是广汽的重要人物,这回连个新职务都没有,多半是直接离开了。另外还有个叫严壮立的,今年9月就以“个人原因”辞职了。你说这是巧合?我反正不信。
咱们再来算算账。广汽去年收入就开始往下掉,今年前三季度只剩669个亿,比去年同期又少了不少。更要命的是,亏了43个亿!要知道,这可是广汽上市以来头一回出现这么大的亏损。以前怎么也能赚个百八十亿,现在倒好,直接变成了负数。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还是新能源这场仗没打好。你看人家比亚迪,一年能卖三四百万辆;理想、蔚来、小鹏虽然规模不大,但在高端市场也有自己的地盘。广汽呢?传祺卖不动,埃安虽然推出来了,可竞争力不行,价格打不过比亚迪,技术比不过特斯拉,品牌又不如蔚小理有调性。
更麻烦的是,广汽还得养着广汽丰田、广汽本田这两个合资品牌。以前这俩是摇钱树,现在呢?丰田本田在中国市场都在走下坡路,销量一个劲儿地跌。合资品牌给的分红也少了,广汽自然跟着遭殃。
面对这种局面,高管们也开始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冯兴亚去年的税前工资198万,比前年少了83万;閤先庆也降了50万,拿192万。你说这是做样子?也不全是,毕竟公司都亏成这样了,管理层要是还拿着高薪,员工怎么想?股东怎么想?
说到员工,这事儿就更扎心了。2022年底的时候,广汽还有超过10万人,现在呢?只剩下8.65万了。短短两年,减了一万多号人。人均创利去年只有0.95万元,是2022年的八分之一。虽然人均税前工资涨了3300块,达到11.42万,可这点涨幅能抵消什么?该走的人还是得走。
现在新团队接手,压力可想而知。閤先庆要面对的不只是业绩下滑的问题,还有整个行业的巨变。电动化、智能化、出海,哪一样都不好搞。国内市场卷成一锅粥,价格战打得血流成河;海外市场又有关税壁垒,欧美市场对中国车企防得跟贼似的。
这个时候把陈家才这种有海外经验的人拉进来,应该就是想在出海这条路上发力。毕竟国内市场就这么大,蛋糕被这么多人抢,想吃饱太难了。往外走,去东南亚、中东、南美这些地方开拓市场,或许还有机会。
黄永强负责公关宣传,这也不难理解。公司业绩不好,负面新闻肯定少不了。怎么维护品牌形象,怎么跟媒体、投资者沟通,怎么稳住经销商和用户的信心,这都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说到底,广汽这次换帅,就是希望能换个思路,找到破局的办法。冯兴亚在总经理位置上干了这么多年,思维模式可能已经固化了。让他专心做董事长,从更高的层面去思考战略方向;让閤先庆这个比较年轻的接班人来具体操盘,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效果。
不过话说回来,换人能不能解决问题,这还真不好说。汽车行业现在的难题,不是换个总经理就能搞定的。技术积累、产品力、品牌建设、渠道布局,哪一样都需要时间和真金白银的投入。广汽现在账上还有钱,但能不能顶住这波冲击,谁也不敢打包票。
有人说广汽反应太慢了,早该在新能源上发力。也有人说广汽埃安其实挺有潜力,就是没资源支持。还有人觉得,广汽最大的问题是太依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一直没搞起来。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可现在说这些有啥用?关键是怎么往前走。
新团队上任,肯定会有新动作。可能会加大对埃安的投入,可能会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车型,也可能会在智能化上下功夫。陈家才这种有新势力背景的人进来,说不定会带来一些新玩法。
可问题是,时间还够不够?市场留给广汽的窗口期还有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竞争对手可不会等着你慢慢调整,人家的新车一款接一款地往外推,技术迭代的速度快得吓人。
800亿的市值,看着挺多,可在整个汽车行业里,真算不上什么大个子。比亚迪市值都万亿了,就连理想也比广汽高。这说明资本市场对广汽并不太看好,大家都在观望,看新团队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
这次调整,算是广汽的一次豪赌。赌对了,或许能绝地反击;赌错了,可能就要在这场新能源大战中掉队。到那时候,再想翻身就更难了。
你觉得广汽这次换帅能不能带来转机?新能源时代,这些传统车企还有没有机会翻盘?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