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角撕裂审美 伊兰特第八代颠覆登场

#七夕两天一夜游攻略#

棱角撕裂审美 伊兰特第八代颠覆登场

谍照曝光。韩国街头。重度伪装。却藏不住锋芒。

棱角更锐利。线条更硬朗。争议已引爆。

◆ 01 前脸:像鲨鱼张口,还是像碎纸机重组?

现款伊兰特已够锋利。新一代却更激进。

贯穿式LED灯带拉宽视觉。主灯组下移——塞进保险杠凹槽。

格栅方正。边角尖锐。几乎不见曲线。

有人说它前卫。有人直言无法接受。

设计团队显然放飞自我。

像把N Vision 74概念车量产化。

风阻系数降至0.25。

比现款低0.03。

高速油耗?每百公里省0.4升。

一箱油多跑50公里。

实用与美学竟兼得。

◆ 02 侧面:双C柱与刀刻腰线

后窗线条变方正。

车尾轮廓更高。

尾灯区神似起亚EV4。

双C柱设计。非装饰。

后窗劈成两块。三角窗独立。

好处?后排不压抑。

坏处?贴膜店多收100块。

腰线如刀划。从轮拱直拉至尾灯。

韩版试装车配19寸轮毂。

国内或减配17寸。胎壁更厚。烂路不颠。

◆ 03 车尾:刹车灯垂直布局,灯带贯穿

棱角撕裂审美 伊兰特第八代颠覆登场-有驾

伪装照藏不住细节。

分体式尾灯。贯穿灯带。

夜里点亮。后车司机需眨三次眼。

尾箱盖微翘。原厂自带小鸭尾。

省了改装费2000元。

垂直刹车灯。大概率用灯带串联。

与前脸呼应。

◆ 04 内饰:物理按键消失,极简风来袭

砍掉80%物理键。

空调风量需屏幕划拉。

好处?像特斯拉。

坏处?盲操告别。

幸而留了音量旋钮。

给老司机留活路。

仪表台分层设计。

上层软搪塑。下层硬塑料。

中间夹金属拉丝。

阳光下或晃眼。建议备墨镜。

◆ 05 动力:争议点在此!燃油坚守者

海外版:1.6L自吸+LPG。

国内版:延续1.5L/1.4T。

混动版继续。

无纯电?现代内部算过账。

同价位纯电续航400公里。冬天打对折。

不如做大混动电池。纯电模式跑80公里。

够上下班一周。

1.5L+CVT。经济实惠。

115马力。

城市通勤够用。

高速稍吃力。

1.4T+7DCT。140马力。

超车高速更自信。

但低速顿挫偶发。

性能党期待2.5T?海外或有。

304马力。零百4.9秒。

狂躁却可能引入无望。

棱角撕裂审美 伊兰特第八代颠覆登场-有驾

◆ 06 空间与配置:家用本质未丢

轴距2720mm。

同级最长。

后排塞下1.8米成人+儿童安全椅。

后扭力梁非独立悬架。

滤震一般。

连续颠簸后排舒适受限。

更适合城市通勤。

智能驾驶辅助升级。

顶配配L2级。

含前方防碰撞、盲区辅助等20多项ADAS。

车机内置百度Carlife。

语音控制。远程控车。

虽不及新势力激进。但稳定成熟。

◆ 07 价格:终极杀手锏?

韩版预售折合人民币12万起。

国内或11万出头。

对比轩逸经典10.86万。

伊兰特多1万。但多L2辅助+座椅加热+无线CarPlay。

五年保值率测算?比轩逸多卖8000元。

约等于白送配置。

现款终端售价已杀入7万区间。

比指导价近乎腰斩。

新款策略——

普通版或比轩逸便宜2万。

性能版却敢卖27万。

覆盖谱系极广。

从精打细算到偷藏私房买玩具。

★ 总结:燃油车最后的疯狂?

设计争议巨大。

喜者赞其个性跳出同质化。

恶者批其用力过猛。

动力稳妥甚至保守。

智能配置追平主流。

空间家用足够。

棱角撕裂审美 伊兰特第八代颠覆登场-有驾

价格可能真香。

若你家仅一台车需兼顾燃油情结与科技感。

2026款伊兰特或是最后窗口期。

再往后?纯燃油新车真可能消失。

等明年。看它如何用设计破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