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新能源车市大乱斗:零跑逆袭,比亚迪稳坐头把交椅,合资品牌还在挣扎
一到6月,郑州的天气就有点儿闷。早上骑电动车去比亚迪展厅那会儿,我还在想,今年这车市到底要卷成啥样?刚推开展厅门,空调冷风扑面而来,人也多得有点挤。销售总监穿着短袖衬衣站在汉L和秦L DM-i旁边,说最近提车都得排队三周。我瞄了一眼等候区,有人正刷着手机,有人低头翻资料,一副“等等党”忍耐修炼的样子。
比亚迪这个月卖了38.25万辆,不只是郑州,全国都是一样火爆。他们家今年上半年销量已经冲到214.6万辆。销售小哥跟我唠嗑,说现在大家认DM-i混动技术,“省油不焦虑”,家里老人都说靠谱。这汉L、秦L DM-i占了他们店六成销量,我差点以为自己走进了混动专卖店。
其实,这场年中大战,不止是比亚迪一个人在拼命。今年自主品牌真是疯了一样地往前冲——市场份额直接干到了65%以上,这是历史新高。有时候晚上刷朋友圈,总能看到吉利汽车又搞什么新动作。他们内部整合忙得团团转,把极氪、几何、翼真(LEVC)、雷达全塞进银河品牌,还要让极氪和领克成立个新的科技集团。听说5月份的时候,吉利给极氪递交私有化报价函,要把它彻底收回自家怀里,让未来销量目标直奔百万辆去。
长安汽车也没闲着,上半年卖出了135.5万辆,是近八年来的新高。其中新能源45万台,同比涨幅快50%。公司名字都换掉了,现在叫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看起来挺有“科技范”。我记得以前路边停的长安SUV还是燃油主力,现在电动款越来越多,小区楼下经常看见有人插着充电枪玩手机等车满格。
长城也是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今年6月产销分别10.86万和11.07万台,都涨了一成多,新能能源部分3.64万台,占比也慢慢爬升。不过老实讲,在朋友聚会上聊起哈弗或者欧拉,大伙还是更关心价格有没有再降一点——毕竟钱包才是真理啊!
至于上汽集团,这半年批售205.3万辆,也同比涨12%多,新能能源车型64.6万辆,同比暴增40%。他们研发部门搞整合,据说600多个工程师归一起管,还弄智能底盘架构公司。这些事普通用户可能没啥感觉,但对喜欢琢磨技术的人每次路过4S店都会想:“这次底盘是不是又升级啦?”
红旗呢?老牌国货情怀杀,上半年22.5万辆,同比增长11%,新能源车型增长更快。我小时候第一次坐红旗轿车,是舅舅结婚用来接亲,那气派劲儿记忆犹新,如今红旗也赶潮流做起纯电来了。不少出租司机开始选它,说空间大、舒适度好,就是充电桩偶尔难找点儿。
不过,要论最出乎意料的主角,那肯定非零跑莫属。今年六月,他们交付4.8万台,一举拿下新势力冠军!去年谁敢信?累计22万+辆,同比增长155%。B系列第二款B01还有全新C11马上七月份上市,就问你怕不怕?
身边表弟就是零跑粉,他那辆C11每回载我们出去烧烤,总喜欢炫耀一句:“看咱这智能座舱!”虽然语音助手偶尔答非所问,但整体体验感确实提升不少。据他说,下个月准备换B01试试手气,到时候让我帮他参谋参谋内饰颜色选哪个顺眼……
小鹏同样狠角色,这个月交付3万4千多台,同比飙升224%,G6单款就8700辆。AI辅助驾驶和超充技术让不少年轻人买账。有一次夜里送朋友回家,她爸妈特意出来围观小鹏G6自动泊车功能,全程录像留念,还夸“以后停车不用吵架”。
别忘了,还有刚冒尖的小米汽车!六月首发即2万5千+辆入账。SU7系列外形确实讨喜,小区群里讨论最多的是性价比。“买不起苹果手机,也能开个小米SU7”,邻居阿姨的话让我差点笑喷饭……YU7配置丰富,也是吸引年轻人的法宝之一吧?
岚图这个名字以前觉得陌生,现在每次上下班必定碰见岚图LOGO贴纸。一查数据:1-6月累计56128辆,同比增长85%。单看数字或许没太强烈感受,可当你发现隔壁工位同事突然订了一台岚图后,会觉得变化就在身边悄悄发生。
鸿蒙智行(问界)依然坚挺,本月交付44700余量,其中旗舰M9累计已超20万个家庭选择。我打网约时遇到过一次M9司机,他特自豪地介绍增程版怎么解决续航焦虑,然后请我摸摸座椅加热效果……那天正好下雨,后排温暖到差点睡过去,下车险些忘记带伞走人。
理想稍微波折一些,本月3万个出头,比去年同期略降。但二季度总体表现仍旧超预期,下半年据说明星产品i8/i6会补齐纯电短板,对习惯城市通勤的人多一种选择始终不是坏事嘛!
阿维塔与智己这些名字听起来科幻味十足,其实生活中渐渐常见。例如阿维塔本月1万人左右的数据,看似低调但增长率超过100%;智己则稳定输出六千余量,各自都有忠粉支持。而极狐则凭借阿尔法S5和T5两款明星车型打入12-15万元级别榜单前列,小巧灵活,非常适合城市代步族群;考拉定位独特,在妈妈圈子口碑不错,经常被推荐给准妈妈们参考购置清单……
蔚来的节奏依旧踏实:2万人以上成绩,中高端市场持续发力,并且乐道品牌加入后,更像是在布局“双保险”。熟悉蔚来的朋友总爱分享NIO House喝咖啡体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谁家的孩子第一次参加儿童活动比赛获奖啦,又比如哪位会员终于提到了梦寐以求的新色号ES8……
再看看传统合资阵营,大众系依然稳健。一汽-大众六月16万辆出货,大众品牌自身占去八九千,加上ID系列尝试抢滩增程式SUV领域。在某些街道拐角处还能看到帕萨特PHEV广告牌,不过大家议论更多的是燃油版优惠幅度到底够不够诱惑。
丰田、一汽丰田数据漂亮,上半年的37余万吨记录刷新纪录。不久前逛商场地下停车场,无意间数过一排凯美瑞与RAV4之间夹杂几部卡罗拉双擎,好像证明经典永远不会缺席,只是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罢了。
日产推出N7,希望接棒轩逸成为爆款,但现实总归复杂——光靠一两张王牌难扭转局面。本田压力山大,新品S7/P7虽努力追赶,却被吐槽19万元起步价竞争乏力,“要么便宜,要么特别智能”成为很多消费者心声。
通用旗下别克倒是逆势上涨,一个劲报喜讯:昂科威家族破1,4000/月,君越环同比双增长。这几年老友聚餐时谈及美系轿SUV,不少叔叔婶婶表示认可空间与舒适性,只盼养护费用再友好一点就好了……
行业变革之风愈演愈烈,从30万元以上级别享界S9登顶,到家庭市场问界M8/M9以及理想L9三分天下,每个细分领域都有各自铁杆拥趸。如果明年行业洗牌继续加速,自主巨头如吉利推动极氪私有化,上汽完善底盘体系,还有广汽“大研发体系”落地,都指向一个方向:只有真正懂用户需求、有规模优势且善于运营社群的平台型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偶尔夜深躺床刷新闻,会想到自己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工资不到五千块,如今中国造车业却可以轻松突破百万甚至千万体量,有种既羡慕又敬佩的小激动。从当初纠结买国产还是进口,到如今自主、新势力百花齐放,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选择权变宽了吗?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