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车——是一代美国精神的代表,如今也用于称呼现售搭载V8发动机的美国经济型跑车。这种将大马力发动机塞进中型车身、兼顾性能与日常的“平民性能猛兽”,早已成为汽车文化中最迷人的符号之一。而在经典肌肉车的黄金年代(约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有些车型凭借突破性的设计或工程思维,远远走在了时代前列。它们或颠覆了性能车的设计逻辑,或用超前技术定义了新的标准。以下这10款经典肌肉车,便是“生不逢时”却影响深远的代表。
10款超前于时代的经典肌肉车
经典肌肉车是最受喜爱的机械造物之一,尤其在美国——它的诞生地。肌肉车的配方多年来不断打磨,但核心始终简单直接:以中型车底盘为基础(通常是两门,偶尔四门),在引擎盖下塞进一台大马力发动机,再以合理价格出售。这让大众能享受到强劲性能,却无需承担超跑或顶级性能车的天价;同时,它既能在赛道上狂飙,也能轻松完成接孩子放学的日常任务。
经典肌肉车的黄金时代大致在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但这并非绝对。如今最令人向往、最具价值的肌肉车,多诞生于这一时期——比如道奇Charger、别克GSX、福特Torino,它们基本符合肌肉车的传统框架。然而,有些富有远见的设计师和工程师跳出思维定式,推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肌肉车:有的突破了设计边界,有的则在工程技术上开创新局。无论方式如何,这些经典肌肉车的特质都证明:它们超前于时代。
道奇Charger Daytona
60年代的纳斯卡(NASCAR)常被称为“量产车赛车”——参赛车基本是经销商在售的量产车型,仅为赛道安全做少量修改,不像如今是电脑设计的高科技战车。这促使厂商为公众推出“实则为赛道夺冠而生”的车型。纳斯卡的认证规则要求,除赛车外,必须生产最低数量的量产车发售,因此道奇在1969年仅造了503辆Charger Daytona。
为超越对手,道奇工程师已将大排量V8发动机的动力压榨到极致,于是转向“减阻”。他们的解决方案是:车头加装流线型鼻锥以减少风阻,车尾装超高尾翼增加后轮下压力;前轮轮拱还增加通风口,释放引擎盖下的气压。这些修改的成果是:赛道夺冠,且成为首款在椭圆形赛道突破200英里/小时(约322公里/小时)的车型。道奇卖这些车可能亏了钱,但对市场部门而言,这份“吹牛资本”绝对值得。由于性能过强,纳斯卡仅两年后就禁用了这些空气动力学改装,这款车的量产计划也随之终止,如今仅剩的少量车型成了经典车拍卖会上的珍品。
庞蒂亚克GTO
汽车媒体常争论“首款肌肉车”是谁,其中一个有力观点指向1964年的庞蒂亚克GTO。虽然答案见仁见智,但没人能否认它是一款惊艳之作,还开创了当时全新的汽车销售模式。
60年代初,传奇汽车高管约翰·德洛伦(John DeLorean)掌管庞蒂亚克,他想为新款LeMans车型搭载比326 V8更大的发动机。但当时通用汽车有禁令:禁止高性能车,且不允许公司赞助赛车(因几起事故让公司形象受损)。德洛伦并未退缩,他找到一个漏洞:公司政策规定“基础车型不得搭载大排量发动机”,但对“选装配置”只字未提。于是,他将高输出的389发动机列为LeMans的选装包,命名为“GTO”。
事实证明这是天才之举:GTO迅速成为爆款,印证了德洛伦的想法。1964年的LeMans GTO搭载卡特4缸化油器,输出325马力;选装三缸化油器(Tri-Power)版本可达348马力,第一年就卖出32,450辆。这一成功促使其他品牌纷纷效仿,也让通用管理层松口——允许几乎所有车型搭载大排量发动机。肌肉车时代,由此开启。
福特Taurus SHO
80年代通常被认为是肌肉车时代的低谷。但这一时期,有些车型试图用技术和更好的工程设计,挽回70年代失去的性能。福特的Taurus轿车本是一款受欧洲启发的“全民现代车”,成了美国最畅销车型——它设计大胆,却与“性能”无关。直到1989年,Taurus SHO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点:这是一款 sleek 的高性能运动轿车。
福特负责小众性能车的“特殊车辆运营部”(Special Vehicle Operations)联合雅马哈,改造了福特Vulcan V6发动机。成果是一台3.0升发动机:铝制缸体和缸盖、双顶置凸轮轴、24气门,搭配巧妙设计的多点燃油喷射系统,输出220马力——要知道当时野马的最高输出也才225马力。这款搭载新发动机、车身为单色涂装的Taurus,被命名为“SHO”(Super High Output,超高输出)。
Taurus SHO好评如潮,证明“扮猪吃老虎”的轿车不仅可行,而且福特做到了。它与当时市场上的任何车型都不同,甚至能与以运动轿车闻名的宝马抗衡。更重要的是,SHO标志着肌肉车的回归。
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
1977年推出的阿斯顿·马丁V8 Vantage,诞生于一个“马力衰退、肌肉车形象褪色”的时代。诚然,Vantage比普通肌肉车贵得多,但在1977年,对于“前置V8、后轮驱动”的车型而言,它的性能无人能及。
这款车最引人注目的是设计:激进的姿态和修长的引擎盖,让它仿佛本该出现在十年前的‘Cudas和GTO之间——只是多了几分英式优雅。作为阿斯顿·马丁,它细节一丝不苟,内饰用顶级英制木材和皮革打造,尽显豪华。但引擎盖下藏着一台真正的“喷火怪兽”:双顶置凸轮轴、四韦伯化油器的V8发动机,输出390马力(美国版为符合排放法规被调低,且多配自动挡)。此外,四轮盘刹+前后独立悬挂,让Vantage成了“全能选手”,比同时代任何肌肉车都更精致。✨
宝马850i
80年代末,宝马为提升动力,选择“增大排量+增加气缸数”——1990年推出的850i搭载了V12发动机。宝马向来以直列4缸和6缸发动机闻名,上一次造V8还是1965年。为打造旗舰性能轿跑850i,需要比直列6缸更强的动力,工程师于是将两台直列6缸发动机的基础架构结合,造出了V12。
这款为优雅豪华轿跑打造的新发动机,集成了当时最前沿的技术:M70 V12是宝马首款V12,采用博世Motronic发动机管理系统控制的电子节气门。发动机控制系统是“双份”的——每侧气缸一组,意味着双分电器、双曲轴传感器、双节气门,甚至每侧各一个ECU。这种冗余设计确保“即使一侧系统故障,发动机仍能运行”。量产版发动机为5.0升,搭配6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初版输出296马力,几年后提升至322马力。
发动机之外,车身是钢、玻璃和皮革构成的优雅楔形,为乘客提供当时最顶级的体验。它大量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是较早使用多连杆后悬挂的车型。尽管售价近10万美元,但其性能结合了当时所有先进技术,独树一帜。
奔驰300 SEL 6.3
60年代的欧洲,没有像美国那样掀起肌肉车热潮——人们要么选高转速小跑车,要么选不实用的超跑。但在一次“实验性捣鼓+意外”中,奔驰在1969年造出了首款“欧洲肌肉车”。
这款车的诞生源于一位奔驰工程师的“私活”:他想把专为“600 Grosser豪华轿车”(各国元首的最爱)打造的6.3升V8发动机,塞进W109底盘。一天深夜,一位高管听到测试场上有W109轿跑发出熟悉的V8轰鸣,立刻问工程师“这是什么”。最终,奔驰推出了量产版:在300 SEL轿车里塞进了6.3升V8。
此前没有任何欧洲厂商做过这样的车:它是一台“正经奔驰”——极致扎实的做工、舒适的驾乘、豪华的内饰,与其他奔驰无异,只是引擎盖下多了巨大的动力。247马力的输出,让它0-60英里/小时(约97公里/小时)加速仅6.5秒,极速137英里/小时(约220公里/小时)。事实证明,人们想要“又大又快的奔驰”,这款车最终卖出6,526辆。最妙的是,它外观几乎没改,只多了一个“6.3”徽章——无论是在赛道还是红绿灯前,其惊人的加速都能让路人瞠目结舌。
别克GNX
70年代,排放法规迅速压低了所有车型的动力,肌肉车黄金时代落幕。但同时,技术进步让工程师得以打造“既能满足严苛法规,又有高性能”的新车。别克就在这一时期启动了项目:为部分车型搭载3.8升V6涡轮增压发动机,后来结合电子燃油喷射,推出了Regal车型的特殊版本——Grand National。
Grand National一炮而红:最初V6输出235马力,这在当时的美国车中闻所未闻;1987年提升至245马力,媒体赞不绝口,它甚至能轻松“羞辱”Camaro、野马和科尔维特车主。由于旧平台将被前驱车型取代,别克批准了最后一批547辆车的生产,由ASC/迈凯伦改装,输出飙升至276马力、360磅-英尺扭矩,足以媲美当时的欧洲超跑。
这款“绝唱”被命名为Buick GNX,升级了涡轮、缸盖、排气和悬挂。它性能惊人,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除少数性能车型外,后驱车型即将消失,老式肌肉车也将淡出。作为时代终点的象征,GNX是一场精彩的谢幕。⚡
福特Boss 429 Mustang
福特仅在两年内推出了Mustang的特殊大排量版本:为满足纳斯卡参赛认证,这款车限量生产。Boss 302和Boss 429均由传奇设计师拉里·筱田(Larry Shinoda)操刀——他在通用多年后加盟福特,福特给予他极大自由设计这些特别版车型。
Boss 429的核心是发动机——一台令人敬畏的机器:定制铝制缸盖采用半半球形燃烧室,搭配429立方英寸缸体,四螺栓主轴承盖固定锻造钢曲轴;顶部是铝制高进气歧管,配735-sfm霍利化油器和冲压进气口。Mustang本没打算装这么大的发动机,因此工程师做了不少修改:下移并加宽控制臂以提升操控,悬挂配重型减震器和弹簧,加强减震塔;轮眉加宽以容纳宽胎,车身加装前后扰流板。
1969-1970年仅造了1,356辆。这些手工打造的定制Mustang,展现了底盘改造的极限,尽管赛道性能略逊,但依旧是传奇。
雪佛兰Impala SS
到了90年代,后驱已成为“例外”而非“常态”:除高性能跑车和全尺寸家用轿车(如雪佛兰Caprice)外,几乎都是前驱。但人们对老式肌肉车的渴望并未消失——只是没人再生产了。当雪佛兰研发出强大的第二代LT1 5.7升V8发动机后,通用有人意识到:可以用Caprice轿车打造点新东西,尤其LT1已被用于警车。
1994年,雪佛兰推出新款Impala SS:搭载260马力的LT1(调校为高扭矩输出),外观做了些微调以显激进和神秘感——独特的格栅、尾部小扰流板、微调的后三角窗,加上全车低调的徽章,配上16英寸五辐轮毂和宽胎,活脱脱90年代中期的“终极扮猪吃老虎”。这款乍看像警车的车,凭借LT1的动力和可靠性,成了经典肌肉车的回归之作。
Impala SS仅存3年,因为旧款Caprice平台即将被前驱车型取代。尽管1994年时肌肉车看似已消亡,但这款车证明:它还活着。
道奇Viper
80年代末,汽车行业经历变革——技术改变了造车方式和车辆性能。性能车开始复兴,人们对快车的热情从未消退。克莱斯勒从濒临破产中复苏,还收购了超跑品牌兰博基尼。正是在这个意大利子公司的帮助下,道奇造出了Viper。
尽管Viper可被归为超跑,但它基本符合肌肉车的定义,且在设计上极具前瞻性。当时克莱斯勒没有现代HEMI发动机,V8也平平无奇。于是,在兰博基尼工程师的协助下,道奇将一款正在研发的重型卡车V10发动机改造为性能车动力。尽管有意大利参与,Viper的发动机仍是推杆式、每缸两气门,十足的“美国味”。底特律从未造过V10,Viper为底特律的性能车开辟了新道路。400马力的输出树立了新标准,此后25年里,Viper持续在汽车行业“留下咬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