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破圈联动,汽车与游戏擦出怎样的新火花

要说今年哪条新闻把科技圈和游戏圈一把搅热,那比亚迪和《黑神话:悟空》在2025ChinaJoy上的那波联动,绝对得算头号爆点。

这事还真不是简单的“游戏和车厂一起玩Cosplay”,咱们得慢慢抽丝剥茧掰开聊。

你别说,看到那个神秘限定痛车,“钛3”闪亮登场,咱这颗宅男的心还真小小颤抖了一下。

但问题也随之冒头:传统车企一脚踏进二次元、游戏圈,这事是真创新,还是凑热闹走个过场?

联动里的门道多着呢,背后的逻辑和动机,可能可比悟空取经还复杂。

说起来,比亚迪这次是真的玩大了,他们这套“全品牌集结”,听起来就像是高考班主任集合所有老师来场押题大会,一整个阵仗够唬人。

啥意思?就是旗下各种车系一股脑全拉出来,不管你是喜欢GT跑得快,还是偏爱腾势Z系列喝咖啡都稳得一批,现场全都有。

再叠加上《黑神话:悟空》这个近两年玩家翘首以盼的国产超大IP,一边是东方式的神话新说,一边是中国新能源的技术扛把子,乍一看还真有点要破次元壁的味道。

你可别小瞧“破壁”这俩字,早些年手机厂和二次元合作,大多停留在表面的logo贴纸、皮肤改色,车企们嘛,顶多搞点主题试驾凑凑数。

这回比亚迪亮出来的“痛车”——尤其是这个首次公开的钛3神秘限定,光听名就知道不是随便玩玩的。

有人会问了,这痛车到底算个啥?

其实说穿了,所谓“痛车”,就是车主把自己喜欢的动漫、游戏角色统统画到车身上,开在大街上,那回头率分分钟拉满。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破圈联动,汽车与游戏擦出怎样的新火花-有驾

可比亚迪这波,不是单纯把皮肤贴纸粘粘完事,他们做的是“联动定制”。

什么叫定制?有点像你点杯饮料“只要多加珍珠、不要冰、要半糖”,人家真照你意思来,要的就是专属于你自己的感觉。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破圈联动,汽车与游戏擦出怎样的新火花-有驾

“钛3神秘限定痛车”首秀,没撒胡椒面,实打实地用美学和科技撸了一整个痛车出来,换句话说,就是直接把“书里头的悟空”,实实在在变成了现实。

小道消息还透露,这痛车细节里暗藏玄机,比方说特殊拉花线条凝结了《黑神话:悟空》里的意象,还有特别调制的车漆、内饰点缀,甚至连氛围灯都玩起了金箍棒造型,走的全是“沉浸式”。

虚拟跟现实的界线啊,真就模糊得只剩一层纱。

那CJ展台,跑一圈比亚迪的展车,不夸张,可以直接把自己想成一只穿越到修仙世界的现代青年。

海豹06 GT、汉L、腾势Z9 GT……每一款都被“悟空滤镜”洗了一圈。

你就说噱头足不足吧?

更狠的在后头,“战力觉醒”环节直接上U9极致技术表演,外加高阶Coser现场“斗法”,也就是cos界的顶流来秀操作,不带半点糊弄。

汽车、游戏、cosplay这仨圈儿碰撞在一起,科技感和潮流范儿是直接装满一大盆,不管你是不是这几挂的粉丝,真去了,现场气氛都能烘得你脚底发烫。

难怪不少人看了比亚迪的宣传词,都乐了:“全场景氛围打造,沉浸式领略科技新神话!”

说实话,这画风要拿去忽悠相亲都不至于这么大口气。

但翻回来想一层,也许现在的消费市场就吃这一套。

品牌要年轻化,高大上的技术已经不够吸引目光,必须要有点新鲜花样摆出来才行。

二次元和科技混搭,样子新奇,调性够潮,说白了就是在打当下Z世代的心思牌。

哪怕你老早摆明“我不追游戏”,可瞧见现场那个金光闪闪的痛车在聚光下亮丽上场,说不动心的都是嘴硬,那心里头多少都有点小骚动。

不过呐,也不是谁家出个痛车就能把联动玩成现象级。

这事真正的门槛,其实在于你敢不敢把“玩梗”和技术融在一起。

比亚迪历来被冠上“技术宅”头衔,晦涩的数据、复杂的动力系统,是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谈资。

而黑神话带来的,则是那种原汁原味、血肉丰满的中国式幻想。

这两者勾兑到一块——怎么个玩法才不落俗套,是个大课题。

举个例子,有些厂商搞联名,只停留在视觉表层,你说贴个皮就能圈粉?

Z世代对这波早已经麻木,想撬动他们的钱包和情感,还得来点真货。

比如痛车表面上的焕新不稀奇,那内饰灯光、驾驶页面定制、甚至车机系统语音助手变成“悟空”应答?

技术上真正落地的创新配合文化符号,才是破圈的关键。

再说说比亚迪的这回合直播活动,8月1号-3号连搞十一通,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N3馆一整个热闹。

心细的可能发现,比亚迪搞直播早已经不是头一遭,前几年疫情那会就砸重金弄过带货专场。

这回CJ直播照搬游戏圈的“在线互动”+“抽取法宝”等玩法,其实就想把买车这事,搞得像抽SSR卡包一样带感。

玩家上头,观众热情,品牌热度,数据拉满。

你品品,哪里不带点流量密码的设定?

但再往深里分析,比亚迪这波操作,除了换点花活,背后终极目的还是得收割市场嘛。

新能源车市场内卷到炸,能搞点打破圈层的联动,蹭游戏热度,甚至吸引年轻群体,以更低的成本收获更高的品牌影响力——这账对厂家怎么算都划算。

再看当下国货的自信心,其实就在这些地方慢慢内化出来。

比亚迪敢和黑神话绑一起宣发,不光是求热度,更是想借IP赋能技术向世人展示,我不光能造车、还能造文化,甚至能输出一种中国机甲与神话兼容的美学。

这点,不得不说是走心的。

其实,联动都不新鲜。

动漫展里各种联名手办、限量潮玩早见怪不怪,可把大几百万的汽车卷进来,这玩意搁前几年你怕不是要被人说是营销失控。

现在咋样?

大众对新文化的胃口被彻底打开了,比亚迪顺势而上,谁敢说这不是一次现象级操作?

见惯了外牌超跑联玩潮流IP,国产车这回不光学到了姿势,甚至拿出了比对方更有诚意的产品和内容,这一轮确实有点“逆天改命”的感觉。

要说美中不足,就是主打科技跟文化的融合,说白了还是偏技术宅的圈层,未来能不能做到全民追捧,还有待观察。

不过从现场的火爆度来看,这次试水,绝对算成功翻开了一个新剧本。

当然啦,你非得鸡蛋里挑骨头,也能找一堆槽点。

比如说,痛车文化原本就是相对小众、亚文化领域,这波强势“官方化”,会不会把原本那股叛逆、个性的调调磨平?

又比如“黑神话:悟空”再被消费几轮后,是不是会有审美疲劳、容易过度滥用IP形象?

这些都是后话,咱暂且不表。

只能说,品牌和IP联动的这波“新潮流”,注定会延续并不断升级,毕竟大家都不傻——市场在哪儿,资源就向哪靠拢。

用户想体验不一样的东西,厂家想刷存在感,谁都赚点好处。

比亚迪与《黑神话:悟空》破圈联动,汽车与游戏擦出怎样的新火花-有驾

活生生一出双向奔赴的流量经济学,可劲儿操作。

等以后别家品牌也学着捣鼓,卷一卷,才知道今年比亚迪玩的是前浪、还是直接带头换代。

想想真是好玩。

所以啊,谁还敢说国产车一定粗糙、不懂玩?

当比亚迪驾着一台痛车,高举黑神话的大旗炸场,下一个爆点会不会就在咱们身边?

不得不感叹一句,世界变化太快,驾车如同闯关打怪,科技与文化的边界早就模糊到不剩几厘米。

有趣的灵魂总会互相吸引,热闹的大戏才刚刚开场。

——讲了这么多,你怎么看比亚迪X黑神话这波操作?

车企和游戏破壁联动真的能火多久?

评论区里一起唠唠呗,等你来抬杠!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