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年国庆高速上堵的不是车,是KPI,是Flag,是PPT里吹过的牛逼。
而今年,这场大型荒诞行为艺术的主角,轮到了电动爹。
新闻是什么?湖南官庄服务区,凌晨一点,高音喇叭像催命一样喊着充电的号码牌。一位女士排了3个多小时,电池还剩18%,眼瞅着就要从交通工具退化成一个四轮铁皮盒子。
这不叫新闻,这叫献祭。一场献给“未来出行”的盛大献祭,所有电动车主,都是祭品。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同情,而是想笑。
因为这画面太有赛博朋克感了,堪比B级片。深夜,荒郊野外的高速服务区,一群面容憔悴的现代人,围着几个闪着微光的“电子图腾”,眼神里充满了对“电”的原始渴望。谁能想到,21世纪都过去快四分之一了,我们居然还要为了让一块锂电池吃饱饭,进行如此原始的斗争。这叫什么?返祖现象。
之前各路新势力发布会开得跟修仙大会一样,什么800V高压快充,什么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一个个都跟雷电法王杨永信附体了一样,电得你外焦里嫩,让你感觉不买个电动爹,就追不上这个时代了。
结果呢?一到国庆,不装了,摊牌了。
什么叫续航600公里?那是车企在恒温无风无坡的实验室里,找一个体重不超过50公斤的工程师,用最温柔的黄金右脚,以时速60公里滑行出来的“理论上”。这玩意儿的参考价值,约等于你看玄幻小说里写的“此子恐怖如斯”,你真信他能一拳打爆地球啊?
真实的世界是,高速一开,续航先打个七折,这叫“高速税”;空调暖风一开,再打个对折,这叫“舒适税”;再遇上堵车,走走停停,电池心态直接崩了,掉电掉得比我基金还快。
600公里的官方续航,能给你干到300公里,都算是电池给面子,属于积德行善了。
这还不是最魔幻的。最魔幻的是,你好不容易排了三四个小时的队,终于轮到你给爹充电了,一看账单,坏了菜了,心态二次爆炸。
电费4块8,服务费21块4。
一度电干到2块多,比某些地方的95号汽油都贵。我当时就想,这哪里是充电,这简直是赎罪。你为你的环保理念,为你的低用车成本幻想,支付“信仰税”。
讲真,我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特斯拉的中年人,对这种感觉太熟悉了。会买特斯拉和苹果的人,你跟他讲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他买的不是一个工具,他买的是一个“飞升”的资格,一个通往未来的门票。忍受这些不便,就是他“修仙”路上必须渡的“劫”。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现在的问题是,渡劫的人太多,雷不够用了。
服务区那几个充电桩,就是天劫的降雷处。以前三五个人排队渡劫,大家还讲究个体面,先来后到。现在几百号人乌泱乌泱挤在山头等着被雷劈,那还能怎么办?只能发号码牌了。迁安服务区,直接干到61号,拿到号的大哥当场把座椅放平,说梦里充电比较快。
这哪是充电,这是春运抢票,这是医院挂专家号。这一刻,所有电动车主都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因为大家一起破防了。
官方也急了,开始各种整活儿。什么移动充电宝,什么充电机器人,什么限充80%,一套操作猛如虎,但本质上都是扬汤止沸。这就好像一个巨大的游泳池,注水口就那么几个,但旁边水库开闸了,几百万人拿着压缩毛巾跳了进来,瞬间变成了哥斯拉。你现在拿几个水瓢往外舀水,就问你怕不怕?
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什么?不是多建桩,而是直接把泳池炸了。
开个玩笑。
但这个逻辑是对的。现在车圈的竞争法则,早就不是你好我好的存量竞争了,而是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法则。车企为了卖车,已经疯了,价格战打得跟自爆一样,“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他们把车疯狂地卖出去,实际上是把“充电”这个终极矛盾,成功地甩给了社会,甩给了国家电网,甩给了每一个堵在高速上望“桩”兴叹的车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车企比作掀桌子的,其实高看他们了。他们更像是往一个房间里疯狂塞人,然后把门一锁,跟外面的人说,你看我们家多热闹。至于里面的人会不会因为缺氧而打起来,他们是不管的。
所以,你看那些所谓的车主自救指南,什么错峰出行,什么提前下高速,什么带折叠马桶。这叫自救吗?这叫苟活。这让我想起玩《瘟疫公司》,病毒已经把全世界感染得差不多了,人类最后的希望就是躲在格陵兰岛瑟瑟发抖。
真正的破局点,从来不在技术,而在人性。
我之前就说过,自动驾驶的命门,不在特斯拉,不在激光雷达,而在“老头乐”。只要一个大爷用鬼魅的走位往你车前一躺,你那几十万的算力芯片,瞬间就变成了电子垃圾。
同理,高速充电的命门,也不在于什么超级快充,不在于电池技术。而在于,什么时候,高速服务区的充电生意,能比开一个加油站还赚钱。
资本是嗜血的,也是最诚实的。只要有足够高的利润,他们能连夜把充电桩从北京铺到你家炕头。现在服务费比电费贵4倍,看似是“刺客”,实际上恰恰说明这个生意模式还没跑通,只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覆盖它高昂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这是一种非良性的、自我矛盾的尖叫。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下一次长假,别问开不开电车。问就是,你的信仰,还够不够你撑到下一个“续命墩子”。
如果不够,那还是老老实实去闻汽油味吧。
虽然呛人,但至少它不会在凌晨一点,让你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怀疑人生。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