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新国标政策即将实施,电动车领域将迎来一场深层次的变革。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进入8月底,距离9月1日新规实施只有几天了,各地持续开展电动车违法整治行动,大力查处非标、超标上路、无牌无证驾驶以及违法改装等行为。
从各地整治行动以及上路要求来看,9月1日起,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将迎来“2查2罚2扣”新规,内容涉及上牌、持证、超标非标等多方面,车主注意。
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2查”
1、查车辆上路资质
9月1日起,电动车新国标政策即将实施,所有上路行驶的电动车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电动自行车需具备产品合格证及3C认证,按要求登记、悬挂非机动车上牌上路。
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四轮车需在工信部机动车产品目录备案,上路悬挂机动车号牌。近期,应城公安交警开展低速电动车整治行动,严查无牌无照上路,无证驾驶行为。
对违规上路的低速电动车、未悬挂有效号牌的电动车、无牌无证驾驶电动车的,交警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进行处罚,包括但不局限于罚款、扣车。对于符合国标但是未登记的低速电动三、四轮车,督促车主尽快补办机动车登记上牌手续。另外,对于不符合国标的非标、超标车辆,鼓励车主通过置换、回收等方式进行淘汰处理。
2、查驾驶人资质
当前,电动摩托车以及电动三、四轮车上路,交警明确要求持有驾驶证,电轻摩需要F/E/D证,电摩需要E/D证,电动三轮车需要D证。这些电动车都属于机动车,没有驾照将被处罚,除了罚款还会扣车。
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2罚”
1、罚改装上路
9月份即将实施的新国标政策,从源头上杜绝了电动车改装行为,最新生产的国标电动车增加了防篡改装置,系统能够做到实时检测车速,真正做到“超速即断电”。
目前,电动车新国标政策实施已进入尾声,多地开展整治行动,严查改装、加装行为,为新国标政策实施扫清障碍。比如,近期,浙江湖州公安交警持续发力,开展电动自行车“大兵团”扫街夜间违法整治行动,严查非法改装上路、违法载人、不戴头盔等行为。
2、罚超员超载
电动车超员不仅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导致事故的严重性。绝大多数电动车都只能载一人,电轻摩还不允许载人。但是,有的车主在使用电动车接送小孩上下学途中,经常违规载人,超员超载,这种行为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
近期,浙江慈利交警开展电动车违法整治行动,严查超员超载、非法载人。交警明确,电动车超员属于典型的违法行为,各地交警持续整治,一经查获,将依法处以罚款,并责令现场整改。若因超员超载导致交通事故,驾驶人需承担相应后果。
电动车、摩托车、三轮车上路“2扣车”
1、非标车继续上路行驶将扣车
非标电动车上路行驶,必须满足3个条件,第一是按规定实施备案登记,第二是悬挂临时号牌,第三是在过渡期时效范围内。只有同时满足3个条件,非标电动车才能上路行驶。
自7月开始,全国多地非标电动车过渡期逐渐结束,大量非标车被禁止上路。近期,四川巴塘交管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摩托车、三轮车都能相关车辆专项整治行动的通告》,严查非标车违规上路。相关内容显示,当地非标电动二、三轮车过渡期将于8月底结束,9月1日之后继续上路行驶,将按照无牌无照车辆处理,最高可扣车处罚。
2、驾驶报废机动车上路将扣车
电动摩托车、电轻摩、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而且有明确的使用限制。根据当前规定,电动摩托车以及电轻摩最长使用年限不超13年,电动三轮车最长不超12年,达到报废年限之后禁止上路,违者将扣车处理。
9月1起,除了备受关注的新国标政策正式实施以外,多地电动车管理也迎来了新规,在上路资质方面,严查无牌无照、在交通违法方面严查改装加装、超员超载、超标非标、闯红灯、闯禁行等,总结下来就是“2查2罚2扣”。如果你经常骑电动车出行,一定要关注这些新规和政策,以避免上路被处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