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MEGA八月交付3121台,已从深渊爬出,高管公开表态

咱们今天来聊一件最近汽车圈里挺有意思的事儿,主角是理想汽车那台长得像个“子弹头”的大车——理想MEGA。

估计很多人都还记得,这车刚出来那会儿,网上闹得那叫一个沸沸扬扬,各种不好的声音把它推到了风口浪尖,大家都觉得这车估计是凉了。

可谁能想到,这才过了几个月,人家不仅没凉,反而销量噌噌地往上涨,八月份一个月就卖了三千多台。

理想MEGA八月交付3121台,已从深渊爬出,高管公开表态-有驾

这就让人纳闷了,一台售价五十多万的国产车,在经历了那么大的舆论风波之后,到底是怎么从坑里爬出来的?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事儿还得从今年三月份说起。

当时理想MEGA正式上市,那可是理想汽车的第一款纯电动车,全公司的期望都压在它身上。

发布会上,什么“公路高铁”啊,什么超级快充啊,各种亮点讲得天花乱坠,加上它那个确实很科幻、很超前的外形,所有人都觉得这又是一款要大卖的“爆款”。

理想自己也是信心爆棚,据说内部的目标是想一个月卖个七八千台,直接跟MPV市场的老大掰手腕。

可万万没想到,车子刚一上市,一场网络上的“狂风暴雨”就来了。

一些人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目的,开始在网上大肆传播一些被恶意修改过的图片。

他们把MEGA车尾的照片P成了各种看起来很不吉利的样子,一时间,一些非常难听的、带有侮辱性的词汇就和这台车捆绑在了一起。

这对于一台主打家庭、主打幸福出行的车来说,打击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毕竟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买车是件大喜事,谁也不愿意跟那些不好的寓意沾上边。

这一下子就不是车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触碰到了大家心里最敏感的那根弦。

结果可想而知,MEGA的订单量急转直下,口碑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之前有多风光,之后就有多狼狈。

头几个月的销量数字非常难看,除了刚上市那个月靠着之前积攒的订单交付了三千多台,到了四月份,销量直接掉到了一千出头。

这跟之前设想的月销八千台比起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理想MEGA八月交付3121台,已从深渊爬出,高管公开表态-有驾

连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自己后来都公开承认,他们犯了错误,对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对舆论的风险准备不足。

可以说,那时候的理想MEGA,是真的掉进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坑”里。

就在大家以为这台车可能就这么一蹶不振的时候,事情却悄悄发生了变化。

理想公司没有选择在网上跟人无休止地争吵辩论,而是把重心放回到了最根本的地方——产品本身。

他们开始邀请更多的潜在用户去实体店看车、试驾,让大家亲身感受一下这台车到底怎么样。

这时候,口碑的力量就开始显现了。

当那些不被网上言论左右、真正需要一台大型家用车的消费者坐进MEGA的车里,开着它在路上跑一圈之后,很多人的看法都改变了。

大家发现,抛开那些乱七八糟的P图和网络段子,这台车本身的产品力是真的硬。

首先就是空间,那真不是盖的。

坐进去就像一个移动的豪华大平层,特别是第二排,舒适度拉满,第三排也不是摆设,就算是成年人坐进去,腿部和头部空间也相当宽裕。

很多已经提车的车主在网上分享说,以前开七座SUV带全家出门,坐第三排的人最受罪,现在换了MEGA,长途旅行每个人都坐得舒舒服服,这对于家庭用户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刚需。

其次是它的技术实力。

作为一台纯电动车,大家最关心的就是充电快不快,续航够不够。

MEGA用上了最新的800伏高压平台技术,官方宣传充电12分钟就能增加500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

就是在高速服务区上个厕所、买瓶水的功夫,车子的电就充得差不多了,大大缓解了开电车跑长途的焦虑。

理想MEGA八月交付3121台,已从深渊爬出,高管公开表态-有驾

这一点对于经常需要跨城出行的家庭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再有就是乘坐的舒适感。

很多人试驾后都说,这车开起来特别安静,路上的噪音、风的噪音都隔绝得很好,感觉非常高级。

加上它配备了空气悬架,过一些颠簸路面的时候,车身非常平稳,不会有那种生硬的颠簸感,车里的老人和小孩就不会容易晕车。

这些实实在在的优点,是光看图片和文字感受不到的。

就这样,靠着第一批车主的真实体验和口口相传,MEGA的口碑开始慢慢逆转。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台车其实是一台非常优秀的家用MPV,它在空间、舒适、充电、安全这些核心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

网上的负面声音虽然还在,但已经无法掩盖产品本身的光芒。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八月份的数据:3121台。

这个数字虽然离最初的宏伟目标还有距离,但它标志着理想MEGA已经从最低谷强势反弹,重新获得了市场的认可。

理想汽车的产品负责人汤靖在公布这个消息时也感慨万千,他说,在历史上,他从没见过一台售价超过五十万的车,在经历了如此大的舆论打击后还能重新站起来。

这确实非常不容易,它不仅仅是理想汽车的胜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而不是轻易被网络上的节奏所左右。

这个成绩的背后,也离不开整个生产链条的努力。

据说为了保证八月份的交付量,理想的工厂和供应商伙伴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工人们加班加点,硬是把产量给提了上来。

这说明,一款成功的产品,背后是整个体系的协同作战。

现在,理想MEGA已经连续两个月成为五十万以上价位里,不管是MPV还是纯电车,销量都是第一名。

这场从深渊中爬出来的翻身仗,可以说打得相当漂亮。

它也给所有中国的汽车品牌提了个醒,那就是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营销手段多么花哨,最终能赢得尊重的,永远是那些踏踏实实做好产品、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企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