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15万买新能源SUV,有没有推荐?巧了,长安马自达出了个EZ-60,11.99万起。
这价格一出来,我第一反应不是这车值不值,而是马自达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讲真,马自达在我这种中年人心里,一直是个偏执的理工男艺术家。你跟他说市场,他跟你聊转子;你跟他说空间,他跟你聊人马一体;你跟他说优惠,他跟你聊魂动红为什么值2000块。
他就像个开在三里屯的兰州拉面馆,坚持用手揉面,一碗只卖8块,但就是不给你加蛋加肉,还鄙视隔壁用料理包的黄焖鸡。
你爱他,因为他纯粹。你恨他,也因为他纯粹。
但现在,这个EZ-60一出来,11.99万,带电的,空间还巨大。
不装了,摊牌了。
那个坚持手揉面的师傅,突然开始在店里卖起了预制菜佛跳墙,还买一送一。
这已经不是做生意了,这是心态崩了之后的一种行为艺术。
我们必须先理解当下的车圈是个什么地方。
这不是市场经济,这是黑暗森林,是修仙小说里的末法时代。所有人都灵气枯竭,想活下去,就得吸干别人。不存在什么体面竞争,不存在什么品牌调性,唯一的法则就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好的营销不是把蛋糕做大,也不是把自己的蛋糕抢过来,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一起蹲在废墟上啃压缩饼干。
比亚迪掀了桌子,小米把盘子都端走了,现在长安马自达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熄了直接揣兜里。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你再去看EZ-60的那些配置,就不是配置了,那是一句句写在脸上的咒骂。
比如那个什么“魂动美学再进化”。
别闹了。以前的魂动,是马自达用高昂的成本和近乎变态的执着,雕刻出来的光影艺术品,是它品牌玄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买马自达的人,一半是为这身皮囊付的钱。
现在的EZ-60,讲真,设计得不丑,甚至还挺好看。但它的好看,是一种工业化的、流水线的好看。尤其是那个会发光的车标,这个典中典的设计,就像给一个苦修多年的剑客,硬塞了一把冒着七彩光芒的+15电竞屠龙宝刀,机你太美。
这不是进化,这是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了一次精准的“赛博超度”。
马自达悟了,或者说,是被长安给点化了。它终于明白,在这个时代,所谓的信仰,在11.99万面前,脆弱得像一张餐巾纸。
然后是空间。后排膝部空间122mm,放倒后长达2米。
这是马自达?
坏了菜了,马自达附体了丰田,开始研究怎么让后排的岳父岳母坐得更舒服了。以前的马自达,后排空间是用来惩罚那些对驾驶无感的人的。你敢质疑我的操控?行,后排坐着,感受一下什么叫“犬坐”。
现在呢?它恨不得在后排给你塞张麻将桌。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马自达车主,看到这个数据,内心五味杂陈。就好像你一直崇拜的那个摇滚巨星,突然开始唱“学猫叫”了。钱是赚到了,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写到一半,我突然有点饿了,想吃个煎饼果子,加俩蛋不加辣。
这20处储物空间,549L的后备箱,纯电版还有前备箱……加大加大再加大。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在造一个移动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大,一进水(拉货),“砰”一下就膨胀了。
再聊那些智能科技。4nm芯片,6屏联动,裸眼3D HUD。
这些词儿,从长安嘴里说出来,我信。从马自达嘴里说出来,就特别魔幻。
我一直觉得,所有关于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的技术名词,都是一种现代巫术。它们的关键不在于实验室里跑多少分,芯片是几纳米,而在于能不能干得过一个不讲理的“老头乐”。
你那100英寸的3D HUD,能比得上老大爷突然一个鬼探头来得立体吗?你那AI助手,能听懂夹杂着方言的“前面那个路口给我停一下”吗?
真正的自动驾驶之王,从来不是特斯拉,而是那些在菜市场横冲直撞的老头乐。它们用最朴素的物理规则,教育着每一个试图相信代码的工程师。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Nappa真皮和23个喇叭的杜比全景声,就都成了冰冷的责任认定书。
所以马自达也整这一套,我只能理解为,这是入乡随俗,是递交的一份“投名状”。大家都有,我也得有。至于好不好用,能不能打,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所以这台车,它的核心矛盾就暴露出来了。
它是一台“精神分裂”的车。
它的外壳,还残留着一点点马自达的“魂”,那点不甘心的曲线,那点关于“人马一体”的宣传话术,是写给老粉丝看的最后一点情书。
但它的骨子里,它的定价,它的空间,它的配置逻辑,完完全全是长安式的,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忠实执行者。它身上流淌着这个癫狂时代的血液,充满了“不服就干”的原始冲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懂我意思就行。
它就像一个道诡异仙里的修士,一半是人,一半是不可名状的怪物,用最后一丝清明,驾驭着即将失控的疯狂力量,冲进市场这个修罗场里,大喊一声:
“我,即是天命!”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在掀桌子!
那么,这台EZ-60到底值不值得买?
你看,这又回到了一个玄学问题。
对于真正的马自达信徒来说,这车可能不够纯粹,是“叛徒”。他们爱的,是那个宁愿饿死也不唱流行歌的摇滚老炮。
对于那些只看参数和价格的纯粹用户来说,这车又顶着一个“马自达”的标。在他们眼里,这个标约等于“不划算”和“小众”。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最后会买这台车的,大概率就是我开头那个朋友。预算15万,对车一知半解,听别人说马自达高级,又看这台车配置高、价格低,空间还大。
他不会去纠结什么转子精神,也不会去研究这底盘到底姓“马”还是姓“长”。
他只会觉得,花12万,买了个“高级品牌”的、大空间、高配置的新能源车,赚翻了。
而长安马自达,或许等的就是这一刻。当旧的信徒开始质疑,新的信徒还没诞生,中间这些最广大的“路人”,就成了它唯一的救赎。
这不叫妥协,这叫开窍。
在生存面前,所有的情怀,都只是你坟头长出的一棵草。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