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

说实话,现在走在路上,十辆车里头有好几辆都是比亚迪,大家对这个牌子实在是太熟悉了。

它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特别靠谱、会过日子的朋友,跟你聊的永远是省了多少油钱、电池有多耐用,虽然踏实,但总觉得少了点让人心跳加速的激情。

不过,最近比亚迪家里出了个新成员,叫方程豹 豹5,注意,它叫豹5,不是有些地方误传的什么“钛7”。

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有驾

这只“豹子”一出来,很多人心里都犯了嘀咕:这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比亚迪吗?

它到底是换了个壳子继续走实用路线,还是真的下功夫学了点新东西,开始懂得什么叫“好开”和“有乐趣”了?

今天咱们就抛开那些复杂的参数,用大白话,把它里里外外掰扯清楚,看看比亚迪这次端上来的这盘菜,到底诚意有多少。

首先,咱们得把最重要的事说在最前面,这可以说是买这车最关键的一条建议。

如果你真的看上了这台豹5,而且预算也够得着,那就别犹豫,一定要买四驱版本。

千万别为了省下那几万块钱去考虑两驱,因为那真的不划算。

这可不是简单地多两个轮子驱动的区别,它们俩的工作方式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这么理解,两驱版本的豹5,它的发动机就像一个专职的“后勤部长”,它的唯一任务就是烧油发电,然后把电供给电机去驱动车轮,或者存到电池里。

发动机自己是绝对不会直接参与驱动车辆的,它永远在幕后工作。

而四驱版本就不一样了,它的发动机是个“多面手”,既能像两驱版那样在幕后发电,更重要的是,在需要强大动力或者高速巡航的时候,它能亲自“撸起袖子”,通过传动机构直接驱动车轮。

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有驾

这就好比一个团队,两驱版是后勤人员给前线队员送干粮,而四驱版是后勤人员既能送干粮,还能在关键时刻自己拿起武器冲上阵地。

所以无论是在动力响应的直接感、复杂路况的脱困能力,还是在高速行驶的燃油经济性上,四驱版都有着碾压性的优势。

所以说,买豹5,选四驱,这笔账得这么算才明白。

说完了心脏,咱们再来聊聊筋骨,也就是一辆车的底盘。

这东西直接决定了你坐在车里舒不舒服,开起来稳不稳。

这次的体验是在成都,一个既有平坦大道又有不少小坑洼的城市。

当豹5在市区里穿行,面对那些躲不开的减速带、井盖,或者路面因为时间长了有点下沉的地方,它的底盘表现得特别有高级感,感觉就像是脚上穿了一双很厚实的、带气垫的鞋,能把那些零零碎碎的震动过滤得非常干净,柔和又不失韧性。

它不会让你觉得晃晃悠悠像坐船,也不会硬得像个铁板车,就是一种很细腻、很舒服的感觉。

在城市路况下,它的舒适性表现绝对是它的一大亮点,甚至能让你找到一些豪华品牌SUV的影子。

但是,你也别高兴得太早。

一旦把这只“豹子”开上高速公路,特别是遇到那种连续起伏,像波浪一样的大起伏路面时,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有驾

你会感觉车身开始有多余的上下晃动,底盘好像有点拉不住车身,忽忽悠悠的,容易让人晕车。

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说,就是它的弹簧为了撑住这个大家伙,调得比较硬,但是负责抑制弹簧跳动的减震器,在这种大开大合的工况下,力道又有点跟不上,所以压下去之后不能很干脆地稳住车身。

不过好在,比亚迪给它装了一个“秘密武器”,就是那套叫“云辇”的智能悬挂系统。

遇到这种情况,你只需要在屏幕上把驾驶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整套悬挂就像是突然绷紧了肌肉,减震器的阻尼会瞬间变大,那种多余的晃动感立刻就会被抑制住,车身姿态一下子就变得稳健扎实了。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补救,让它在不同路况下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那么,为了操控性牺牲了一点点极限舒适度,这笔买卖划算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台豹5不仅坐着舒服,开起来也相当有乐趣。

当你一脚油门踩到底,车辆的抬头现象很轻微,并不会像有些车那样车头恨不得翘起来;紧急刹车的时候,车身也不会夸张地“磕头”,悬挂的支撑力非常足,给人很强的信心。

在高速上,你需要变道超车,车身反应很快,方向盘一打,车头就过去了,车尾也紧紧地跟上,没有一丝拖泥带水的松散感。

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有驾

可以说,豹5在操控上的进步,是比亚迪造车理念的一次重要突破。

它证明了我们中国的汽车品牌,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造一台从A点到B点的代步工具,而是开始真正关心驾驶者在开车过程中的感受,追求那种人车合一的驾驶乐趣了。

这是非常值得我们肯定的巨大进步。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一些身体能直接感受到的细节。

比如刹车,它的脚感有点特别。

你刚踩下去的一小段,会感觉软绵绵的,好像没什么反应,会让你心里有点没底。

但只要你再往下深踩一点点,刹车力又会突然变得很强,车子“Duang”地一下就减速了。

这种感觉不是很线性,需要驾驶员花点时间去适应。

虽然从实际性能来看,它的刹车效果非常好,特别是高配车型那套漂亮的四活塞卡钳,能把刹车距离控制在三十五六米这样一个非常优秀的水平,但这种与车沟通的“脚感”,确实还有打磨的空间。

再说说车里的安静程度。

这里要先解释一下,豹5用的是承载式车身,就像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家用轿车和城市SUV一样,车身和底盘是一个整体。

很少谈比亚迪,但这次方程豹钛7,确实有诚意-有驾

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公路操控好,但缺点就是路面的一些冲击,比如压过石子或者过桥面伸缩缝时“哐当”一声,会比较直接地传到车厢里。

豹5的底盘隔音在同级别里算是中上游水平,但还没到顶尖。

在市区里开,配合上双层夹胶玻璃,车里非常安静。

可一旦速度超过一百一十公里每小时,从车头两侧和后视镜位置传来的风噪声就比较明显了。

最后看看车里面。

座椅的填充物感觉稍微有点偏硬,特别是对于比较瘦的人来说,可能刚坐上去会觉得不够柔软。

但好处是它的支撑性很好,开长途不容易腰酸背痛,而且坐垫长度足够,能把整个大腿都托住。

空间方面完全不用担心,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头部和腿部都还很宽敞,不会有憋屈的感觉。

后备箱是必须要给个大大的好评,又大又规整,放倒后排座椅后简直就是一张双人床,无论是搬家拉货还是全家出去露营,都毫无压力。

唯一让人有点小遗憾的,就是车尾那个标志性的“小书包”,很多人都以为那是个霸气的全尺寸备胎,结果打开一看,是个储物箱。

虽然实用性增加了,但那股子硬派越野的“野味儿”,确实淡了不少。

至于车机系统,还是比亚迪的老样子,功能给得很全,但操作起来的流畅度和界面设计的美观度,跟现在行业里顶尖的那些对手比,还是有差距,需要继续加油。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也差不多,属于能用、够用的水平,但别指望它能像一些新势力品牌那样,让你在高速上完全省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