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

01 奥迪其实没你想的高冷了。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我身边有个做车行的哥们,说前阵子奥迪A4L和A6L的优惠都给到快顶格了。原价三十多万的A6L,终端价格直接比指导价少了八万。A4L也能优惠六万。一汽奥迪不止在打价格战。上汽奥迪更猛,E5 Sportback起步只要23.59万,比同等级轿跑都低,智能化还高。Q5 e-tron上市时和现在比也便宜了快十万。

以前大家买奥迪,是因为有“官车滤镜”和四环这个标。气场在那摆着。从奥迪100开始,大家只认四环。在中国就是等于奥迪正统。现在呢,上汽奥迪把AUDI的英文标直接放车头上。说是“为差异化定位”,主打年轻、运动。四环就成了“老一派”象征。一汽奥迪立马在官微文案里反复强调自己是正统,不改基因,四环才是奥迪。上汽奥迪则晒历代用AUDI字母的老车型,表示自己有历史传承。这剧情,活像两大流派互呛。

但讲真,南北奥迪互掐归互掐,谁是纯血?市场最后会给答案。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02 那个“正统奥迪”争议,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我们编辑部讨论过这个。其实奥迪历史上也不是一直用四环车标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前,AUDI字母标用得挺多,只是那些车没进中国。所以在中国市场,大家才对四环形成了奥迪=正牌的认知。

说人话就是,车标归车标,真正值钱的还是产品和定价。你现在能买到二十多万的奥迪,智能化、配置比以前强,四环还是AUDI,普通人可能就纠结一秒吧。品牌的“血统”争议,更多是厂商自己的事。对我们用户来说,性价比、智能化才是硬道理。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打个比方,以前的奥迪,是那种“家里亲戚结婚必须得开”的排场车。现在,厂商都在卷价格。南北奥迪互扒皮,豪华感自然被稀释了。不少网友抱怨“奥迪怎么越来越像大众了”,这不是没道理。市场就是这么现实。中国豪华车市场已经从增量竞争拉到存量博弈。奥迪在全球销量都开始掉,下滑了5.9%。中国市场更惨,同比少卖10.2%。纯电车型更是题下23.5%。燃油车再端架子没用了。

现实是,蔚来、理想、鸿蒙智行这个新势力,三四十万的高端段位,产品力还能跟奥迪叫板。这才是奥迪最大危机。

03 我也不是没被南北奥迪绕晕过。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有一次帮朋友选电车,体验店说是上汽奥迪,旁边一刀牌价,另一边写着一汽奥迪,渠道还不一样。经销商六百多个,一汽奥迪全覆盖。上汽奥迪体验店原本错开,经销商压力大又开始渗透回传统渠道。一省同城两家奥迪店死磕,你竞价我再降,最后经销商利润越来越薄,比拼谁能“活到最后”。

有人说这能刺激竞争让消费者得利。可现实是品牌调性被拉低了。降价太猛,豪华品牌的帽子会被摘掉。你记得那种“德系三强”情怀吗?奥迪溢价能力过去只输奔驰、宝马。现在南北奥迪一搞大家都不信了。内耗过头,最后伤到自己。

04 其实,这场“南北奥迪血战”,结局已经不重要了。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为什么?因为消费者早就不迷信谁是正统、哪派高贵。我的老邻居,前年换车本来想上奥迪,今年看了看理想和特斯拉,最后直接说“奥迪降价我都不动心”。他说:“车标只是个符号,实用更重要。”现在中国车主选车,看的是智能、性价比、设计感,品牌历史没那么大杀伤力。

特斯拉这种,“纯进口”还比奥迪中国化得明白,定价贴地气,服务到位,不关心四环还是AUDI。

所以说,南北奥迪争正统,最终是自我消耗。中国市场不等人,智能化、电动化潮水涌过来,谁能把年轻消费者读明白,谁能做出让人觉得“真香”的产品,才有机会继续混。

南北奥迪贴身死磕谁赢?23万奥迪冲击,谁还在乎四环正统-有驾

花头标志,不如搞懂用户。

要是真帮车主解决问题,让买车用车都省心了,品牌自然有归属感。

我们编辑部踩过不少“反人类”的设计。也被品牌营销绕得头晕。最后发现,“正统”这事某种程度上只是厂商互相安慰用户的说法罢了。

你呢?还纠结奥迪该认四环还是AUDI吗?买车最值的,还是你手里的钱包和那份安心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