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

前阵子,和表哥一起从杭州往宁波跑了一趟高速。刚上车那会儿,外头三十七八度,太阳毒得很。表哥习惯性一屁股坐下就把空调风量拧到最大,还顺手点了内循环。我随口问他:“你这一路都开内循环啊?”他还一脸理所说这样凉快省油,不然车里热气腾腾的。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其实,这事儿我之前在修理厂跟老吴师傅聊过,他可不这么看。他总念叨一句话:“别啥都图省油,有时候人舒服才是真的。”这句听着糙,但真有道理。

先说说原理——很多新司机分不清啥叫内、啥叫外循环。简单讲:开了内循环,就是让车里的空气自己转圈圈,不和外面换气。这模式下制冷制热快些,也能挡住尾气、灰尘。但一直憋着也不是事儿,就像屋里关门抽烟,一会儿味大人还晕乎。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再看外循环,它就是不断把新鲜空气从车外吸进来,把旧空气排出去。有个小细节,我那辆老捷达(09款)切换的时候声音特别明显,“咔哒”一下,有点机械感。不像现在的新车型,切换悄无声息,还有自动识别PM2.5浓度的功能——不过这个配置,在朋友的小众品牌电动车上倒是见过一次,据他说挺灵敏,但滤芯一年得多花几百块钱保养费,他直喊心疼。

回到正题,高速通畅时,其实更推荐用“以外为主”。因为长时间封闭空间,人呼吸二氧化碳积累得飞快。我有次夏天带娃去青岛玩,全程两小时没切过一次,结果后排孩子犯困,大人也迷糊,一停车透口气才缓过来。后来查资料发现,高速上一家四口全程只开内循环,一个半小时后CO₂浓度可能飙到2000ppm以上——群友阿强自测仪器测出来的数据,说实话吓我一跳。所以,只要路况好、天气晴朗,没有前方大货冒黑烟或者工业区飘异味,就应该保持适当通风,新鲜氧气进来了,人精神头也足些。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但凡遇见堵车、大货尾巴对着你喷烟,又或者钻隧道,那还是果断按下“内”。这时候要是继续开着“外”,等于主动请尾气进屋子熏自己。有回夜里赶工地,下雨加堵车,一堆柴油货拉拉围在身边,我忘记切回来,被媳妇吐槽鼻子嗓子都难受。“以后碰这种情况记得关掉!”她每次都会提醒我,这毛病我是死活改不过来……

还有一个冷门经验,是冬天或梅雨季节玻璃起雾。一旦发现视线模糊,要立马调成“吹前挡+AC+外”,让干燥的新鲜空气快速带走湿汽,比抹布擦管用多了。我认识的一位做汽车美容的小哥提起这个,总爱加一句:“抹布越擦越花,不如直接吹。”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至于有人觉得一直开内能省油,其实并非绝对。维修店的胖师傅算给我听:如果整趟高速不开窗、不通风,到最后空调负荷反而变高,因为热量湿汽积压太久,你再想降温除湿就更吃力。而且据他说,有客户反馈全程死守一个模式,还真没觉得比交替使用更经济多少,多数情况下心理作用罢了。

有意思的是,现在不少中高配车型配备了所谓智能自动切换系统,会根据传感器检测自动调整。不过去年春天邻居买的新SUV,用了一阵嫌麻烦又手动操作回去了。他私底下抱怨,这玩意反应慢,经常等闻到怪味才开始转换,“还不如自己盯紧点”。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总结下来吧,每隔半小时左右人工交替一下,两种模式轮流搞搞,让身体舒服又安全。当然啦,如果刚上完健身房汗津津钻进夏天暴晒后的座驾,那还是建议先猛吹几分钟最大风量+纯粹内部流转,把余温赶出去再考虑其他,否则衣服黏背真的遭罪!

写这些琐碎,也是最近修空调滤芯时顺便跟技师闲聊攒来的小心得。有些朋友图方便懒得动按钮,也有人怕麻烦索性一路到底,各家各户习惯不同。但真遇特殊天气或极端路况,该注意还是不能偷懒。不然哪天犯困打瞌睡出事故,可没人帮你兜底……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高速路上空调内外循环咋用?老司机的说法和实际体验-有驾

信源散落文中及日常生活闲谈,如需深究可自行查阅相关技术资料与维修案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