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备受关注的新能源智能豪华轿车——至境L7首次正式亮相。作为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的首款旗舰轿车,新车这次重点就是补齐智能化,向新势力学习,进击新能源市场第一阵营。我们具体来看:
动力:“真龙” 增程不是 “噱头”
关于增程车的痛点,老车主都懂,比如亏电后动力掉得厉害、发动机介入时又抖又吵,还有就是很多车主就把增程当纯电来开,会有一定的纯电续航焦虑。
至境L7基于全新别克“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汇集该架构下驱动、辅助驾驶、豪华舒适等领域的王牌技术于一身,可谓“出道即巅峰”。
依托通用汽车在增程技术上的深厚积淀,并结合泛亚在新能源驱动领域强大的本土化研发实力,首发搭载行业顶级“真龙”增程系统,破解当前增程技术的行业痛点。
针对亏电状态下动力明显下降,增程器介入时抖动与噪音大的难题,“真龙”增程系统采用252kW行业最大功率增程单电驱,提供相当于3.0T V6发动机的动力,满电0~100km加速仅需5.9秒,80-120km/h超车加速3.8秒,亏电状态下差异均少于0.1秒,也就是说,哪怕你忘了充电,开起来也不会有“没劲儿” 的感觉。
而且发动机介入时的噪音更是惊喜—— 小于 0.5dB,配合整车NVH工程,即便长途行驶或亏电补能时,车内仍能保持安静环境,彻底消除了增程车型在豪华市场的体验短板。
针对当前市场增程车型纯电续航短,需要频繁充电的痛点,至境L7配备的40.2kWh奥特能电池,带来同级最长的302km纯电续航,按我每天上下班通勤 50km来 算,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1420km 综合续航更是解决了 “长途焦虑”,哪怕从北京开到上海,中途也只需要补一次能。
关于补能,“真龙”增程系统支持同级最快的130kW快充,30%~80%能仅需要18分钟,也就是喝杯咖啡的时间就够了。
补齐“智能化”短板
关于合资车的智能化,大家一致的印象就是不好用,反应慢……,这次至境L7也带来了全新面貌,可以说是向造车新势力看齐了。
1、智能驾驶:不做“激进派”
至境L7 的 “逍遥智行” 辅助驾驶系统,走的是 “稳扎稳打” 的路线,更符合用户对 “安全” 的需求。
用的是全球首发基于端到端“强化学习” 的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这种模型不是 “死记硬背” 地图,而是能像老司机一样 “思考”—— 比如遇到近距离加塞,它不会突然刹车,而是会慢慢减速避让;遇到“鬼探头”,它能快速识别并反应。
再加上“无断点” 城市 NOA 和业内首批 “不停车一键泊入”,不管是市区堵车还是停车场找位,都能轻松应对。
更重要的是“安全背书”:别克辅助驾驶累计安全行驶里程已经超 10 亿公里,这个数据不是 “实验室里的数字”,而是真实用户跑出来的 —— 这意味着系统已经经历过各种复杂路况的考验。
2、智能座舱:搭载高通SA8775P芯片
至境 L7智能座舱也让人很惊喜,用实际表现证明:合资车不是做不好智能,只是没找对方向。
其首发搭载了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 芯片,72 TOPS 的神经网络算力专为智舱服务,不管是同时开导航、听音乐、用哨兵模式,都不会卡顿。官方表示这是市场目前普遍使用的 8295 的 2 倍。
同时,还配了50 吋全景 AR-HUD 抬头显示,这个不是“噱头”,它的成像距离比普通 HUD 更远,能把 15 组以上驾驶信息和真实道路场景融合,开车时不用低头看仪表盘,安全性大大提升。
外观及内饰
外观方面,至境L7汲取概念车ELECTRA-L的造型设计理念,新车前脸采用时下流行的封闭式格栅设计,两侧搭配造型狭长的大灯组,呈现“L”字形,点亮后辨识度非常高。
并且提供6种车身颜色让大家选择,包括玄岩黑、月影灰、云光白、金沙米、星云紫和晶钻紫。
车身侧面,新车采用溜背式设计风格,配备隐藏式车门把手设计,并对车窗上沿和下沿部分使用亮黑色饰条和镀铬饰条进行装点。
车尾部分,新车尾灯采用贯穿式灯组设计,灯组内部结构复杂,并在内部融入智驾小蓝灯设计,提升车辆辨识度。
尺寸方面,其长宽高分别为5032/1952/1500mm,轴距为3000mm,定位中大型轿车。
内饰方面主打的科技豪华,不同于在售车型使用的曲面连体屏设计,而是采用了纯净浮岛+贯穿式出风口的双层悬浮式中控布局,视觉上更强调层次和留白。
座椅方面,至境L7前后排四个座椅为全功能悬浮层座椅,采用Nappa真皮包裹,并且副驾为零重力座椅,提供四向电动腿托,腿托可伸长103毫米,具备语音、屏幕或实体按键三种方式进行控制。
同时,该车第二排座椅功能包括电动腰托、电动靠背角度调节、加热、通风、按摩,可通过长度为610毫米的第二排中央扶手智能触控面板进行控制。
小结:
总的来看,至境 L7,你会发现它没有跟风追求 “最快加速”“最大屏幕”“最多功能”,而是把功夫花在了 “用户真正在意的地方”,这次首秀,或许只是别克 “进击新能源第一阵营” 的开始。未来,当更多合资品牌开始学习这种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 的研发思路时,新能源豪华车市场的 “内卷”,才会真正变成 “用户受益” 的良性竞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