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

最近汽车圈里出了个挺有意思的事,让不少人都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说的是奇瑞汽车的大老板尹同跃,在一个星期六,把公司的干部们都召集起来开了个年中大会。

这本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大公司开会是常事。

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有驾

可奇妙就奇妙在,尹老板在这次周六的大会上,郑重其事地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以后周六不许再组织开会了。

这消息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热闹了,很多人都说,这简直是年度最佳黑色幽默,用加班的形式来反对加班,这操作实在是让人看不懂。

这事儿听起来确实有点绕,就像一个人一边大口吃着炸鸡,一边语重心长地告诫身边的人油炸食品不健康一样。

那么,尹老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难道真是突然良心发现,要带领奇瑞告别过去那种拼命加班的“奋斗者”文化,给员工们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吗?

如果我们只看表面,这当然是件大好事,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

但要是把这事儿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里去看,你就会发现,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盘精心计算过的棋,每一步都和奇瑞眼下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去香港上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咱们得先明白,一家公司要去香港上市,可不是把财务报表做得漂亮就万事大吉了。

香港的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对公司的审查是非常全面的,除了看你赚不赚钱,还特别看重你的公司治理是不是规范,尤其是劳工关系这块,管得特别严。

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有驾

说白了,就是人家不仅要看你这个学生考试成绩好不好,还要看你平时遵不遵守纪律,有没有欺负同学。

如果你这家公司三天两头因为加班、薪酬问题跟员工闹矛盾,甚至被告上法庭,那在投资者眼里,你就是个有风险、不稳定的公司,人家怎么敢放心地把大把的钱投给你呢?

而这恰恰是奇瑞过去的一个痛点。

这些年,关于奇瑞加班文化严重的说法一直没断过。

之前就有内部邮件流出来,有高管直白地写着“周六是奋斗者的正常工作日”,还特别提醒要“规避法律风险”,这种话简直就是把不合规的操作摆在了台面上。

还有网上流传的所谓“896”工作制,就是早上8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以及那个“三个人干五个人的活,拿四个人的工资”的说法,不管这些传闻是真是假,它们都给奇瑞的公众形象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有数据为证,在奇瑞涉及的各种官司里,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排在第二位,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尹老板站出来高调地道歉、反思,说过去的管理方式“非常不人性化”,其实更像是一次精准的“危机公关”。

他是在向外界,特别是向香港的投资者们传递一个信号:我们知道自己过去有问题,但我们现在正在努力改正,请大家放心。

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有驾

这番操作,就是为了在上市前,把“劳工关系”这颗随时可能爆炸的雷给拆掉,把公司的形象打扫干净,好给资本市场一个好印象。

当然,光靠姿态是拿不到钱的。

资本市场最关心的,还是你这家公司到底值多少钱,未来能不能持续赚钱。

说到这里,我们就得看看奇瑞的家底了。

得承认,奇瑞现在的势头非常猛,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简直是所向披靡。

去年一年,奇瑞卖了超过260万辆车,其中有将近一半,也就是114万多辆,是卖到国外的。

这个出口量相当惊人,差不多占了我们国家汽车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

靠着海外市场的丰厚利润,奇瑞的单车利润甚至比一些老牌的竞争对手还要高。

可以说,强大的海外业务,是奇瑞这次敢于冲击上市的最大底气和王牌。

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有驾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奇瑞的这张王牌虽然亮眼,但它的短板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有点跟不上趟了。

大家都知道,现在汽车行业的大趋势就是电动化、智能化,未来是新能源车的天下。

可我们看看奇瑞的成绩单,在新能源车发展最快的这几年里,它的新能源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增长得非常缓慢,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也只有百分之二十多。

这个数字,跟比亚迪那种几乎全线产品都是新能源车的企业比起来,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在资本市场上,你燃油车卖得再好,也容易被看成是“传统行业”,而新能源业务才被认为是代表着未来和高增长的“朝阳产业”。

你的“含电量”高低,直接决定了投资者愿意给你多高的估值。

可能有人会说,奇瑞不是和华为了合作,搞出了智界这个品牌吗?

这不就是在追赶新能源浪潮吗?

尹同跃要求周六不开会,自己却周六开会,网友评论亮了-有驾

没错,尹老板自己也说过,中国要造好车离不开华为。

和华为合作确实是条捷径,但从目前智界S7和R7的销量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火爆程度,每个月几千台的销量,还不足以撑起奇瑞在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门面。

说到底,靠别人终究不如靠自己。

而在技术研发上,奇瑞也显得有些慢半拍,比如现在高端电动车主流的800V高压快充技术,奇瑞的量产车要比竞争对手晚了不少。

再看研发投入,奇瑞一年花在研发上的钱,跟比亚迪、吉利这些对手比起来,也还有不小的差距。

这样一来,奇瑞就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处境:最赚钱的海外燃油车业务,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比如可能会遇到贸易壁垒和更激烈的竞争;而代表未来的新能源业务,自己又没有建立起足够强的优势。

尹老板自己也反思过,说奇瑞在新能源领域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这句话可以说是非常清醒和深刻的。

所以,这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奇瑞也明确表示,主要就是要用来投入到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上。

这说明他们自己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必须尽快补上这块短板。

否则,在国内市场这种白热化的价格战和技术战里,光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行不通的,关键还是得看你有没有还手的能力。

能不能借助这次上市,真正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和转型,在新能源时代站稳脚跟,这才是奇瑞未来要面对的真正考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