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然,一台智己LS6能在27分钟里干掉一万台订单?如果你之前和我一样,对“新势力”一直嗤之以鼻,或者说只把电车当个别人的玩具,那么也该醒醒了。超1500公里综合续航、21万出头的价格、还带着一身花里胡哨的配置——说实话,很多人对它的关注,绝不是一时耳热,也不全是凑热闹,背后都有自己的盘算。
什么叫“盘算”?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现在普通人买东西,得精打细算,尤其是买一台可能陪伴自己五到十年的东西。买辆车,图什么?有人要面子、有人要省心,有人怕老油车被淘汰。现在好了,有一台宣称综合续航1500公路、纯电也能跑450公里的大家伙横空出世,价格还没让人掉下巴,甚至吸引了超过一半传统燃油车主下单,你说是不是有点意思?
这时候,我想问三个问题。一,新能源车真成了刚需了吗?二,智己LS6到底有多硬核?三,这事儿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启示在哪?
先说第一个问题。说白了,新能源车早已不是在城市里摇号的奢侈品,更不是街头的试验品了。从前几年“早买早享受、晚买贬值快”到现在“家家户户都在问充电桩好装吗、长途方便吗”,说明新能源已经不是“潮流”了,而是一种无奈中的理性选择。油价该涨还是涨,电费也不便宜,但联合起来算账,你掂量下日常通勤、节假日拉家带口跑个300公里的需求,新能源是不是更合算?不光合算,还和过去不一样了——曾经的痛点,如续航焦虑、充不进电、冬天缩水、陷车下乡等等,车企看起来都给你抹平了。
不过话得说回来,“合算”归“合算”,老百姓心里不糊涂。大家都怕一个事——交了冤枉学费。老一代新能源玩家,吃亏都知道了,动力电池老化、残值一文不值,修车找不到配件……所以,为啥大量传统燃油用户这次会买账?其实是因为这台智己LS6在“降维打击”——以前20万这个级别你买到日产、本田、丰田的SUV,最多就是宽敞、皮实、省事。现在智己这波操作,把“空间、配置、续航”一次性拉满,重点还不是靠堆壳子啊,是堆了那一堆所谓的‘顶流硬件’——什么Orin X芯片、高通8295P、800V高压平台、灵蜥底盘和爆胎稳定控制,这不是简单地拼噱头,而是用实际的功能在冲击老牌合资的地盘。
说到这里,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台新创业的中国车吗?噱头大、炒作狠,真有那么顶用?咱就说说实话。这车亮点不少,比如那个转弯半径,4.79米,很多小轿车都不一定能做到,何况SUV?你家小区那些奇葩死角,地下车库拐弯再也不用磨蹭半天。至于安全——主动防侧翻、爆胎控制、还有电池管理,全都把你老婆孩子的命放在心上,不像以前买个十几万国产车,安全靠命大。别忘了,全车的这些配置,人家是标配,不是像合资车那样“想要顶配得加十万”。这个“良心”,是真的把合资车打得抬不起头。
内饰上也一样。普通人其实很会算账——那些英伟达芯片、21个扬声器啥的,说它极致豪华有点夸张,但横着看看同价位,你去合资4S店随便摸摸,啥都没。家庭用户呢,谁比谁更懂拉货、带娃累、后排坐久了腰疼?人家这还给你整出来零重力、贵妃椅、冰箱、超大尺寸电影屏幕,有够会整活——但关键是你真能用得上!
再说省油,2.07L的综合油耗还是92号汽油,这对普通家用难道不香?过去北方人买新能源,最怕冬天掉电快,这回订单里东北、内蒙、新疆也冲进来了,胆量哪里来的?其实可能是厂家用高压平台、底盘管理和加增程器把最硬的短板补齐了——你不用总怕掉链子,可以像开老油车一样开。
这里再回到大家最关心的动力电池和增程系统。现在厂家都在PK“增程”,但很多人其实不知道4S店怎么忽悠你。纯电有焦虑,混动又贵、系统复杂,油电切换所谓顺滑,其实到了老车依然难保不出毛病。智己这回扔了颗“恒星超级增程弹”,直接碰瓷比亚迪、理想。我觉得,走到这步,说明什么?说明中国自主品牌反卷到极致,不卷没出路,卷到家用车也摆脱低端标签了。
然后还是得问一句,卖那么好,就真的没短板吗?或者说,智己LS6会不会也只是看起来美,实际用起来还有坑?这个问题,我想没人敢拍胸脯保证新势力现在就全无毛病。毕竟,新能源车间的水,还深。这个水深在哪?一是电池安全,一出事就成大新闻,二是残值,买了三年一卖,价格跳水你怎么讲?三是用户服务,这东西不比合资,多少服务点够用、配件得跟得上,不然小毛病变大麻烦。
还有,中国新能源车卷来卷去,能不能长久?老实说,现在是内卷不止、你死我活,但市场是有限的,真正能留下几个玩家?智己现在头铁上场,背后还是大厂靠山,可以砸钱推广,几年内还看得见影子,但以后谁能撑住?这事没有清楚答案。
写着写着我突然想,为什么以前我们总认为好东西必须国外造,安全、省油、质量稳靠得过才叫“好车”?现在倒过来,中国车开始让全世界都学我们怎么做智能座舱、怎么搞大续航,有点意思了吧?这一轮价格战、配置战让合资品牌集体“溃败”,你回头看看,去年还是“丰田混动天下第一”,转眼间被中国品牌增程一脚踹下去。
可别高兴太早,这种极致“性价比”能卷多久很难说。毕竟每家车企都没有金刚钻,靠补贴、靠烧钱,再加上用户越来越聪明,厂家的猫腻一戳就破,长远看,唯有真的做出质量、服务,才能留住老百姓的心。
回归到我们普通人身上,咱需要什么样的智能SUV?其实说到底,买车还是图一个“汽车就是车,不用当家教,也不用当工程师”。你说那堆高科技、花样配置,最后能不能真管用——耐不耐用、方不方便、哪天掏修理费能不能气死人,这才是关键。智能、续航、空间都不能只是秀肌肉,得让你“用起来不烦心、开起来不掉链子”,就算丢二手市场,也得有人接盘、价格不落地。
有朋友问我怎么看智己LS6的“爆火”——我说,这不是哪个品牌的胜利,也不是网友对国产的盲目自信。而是中国消费者有的选择越来越多,过去外面这世界总有一堆人高声警告“滞后论”,如今呢,我们中国人开始自信地说“你们也该学学我们怎么做车了”。
与此同时,理性选择、市场筛选、资源合理配置再配合我们自己越来越懂行,造就了今天这样的奇观。苏北大爷在饭桌一拍大腿:‘20来万就能买国际领先的SUV,打死不买合资’——这种变化,正说明一切。
最后提醒一句,这热闹归热闹,真要买车还得冷静。挑来挑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买车和娶媳妇一样,图个踏实过日子。热度不是永远的,但这回,我是真的希望咱们的国产好车别烫手,别让我们交冤枉学费。希望这次的“卷”,能卷出点真东西。
让大家下一次再买车的时候,心里只剩两个字——放心。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