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亿造车泡沫破灭:拜腾工厂8亿贱卖背后的血色教训

京东拍卖页面上跳动的倒计时数字,见证了拜腾汽车最后的体面。这家曾与蔚来齐名的造车新势力,最终将千亩工厂以不足建造成本三分之一的8.18亿元贱卖。当拍卖槌声落定,南京栖霞区的荒草已漫过试制车间的窗台,曾经价值百万的德国生产线在锈蚀中沉默,这场持续六年的造车狂想曲终于奏响休止符。

从“宝马天团”到资本弃子

2017年的拜腾堪称造车界顶配战队:宝马i8之父毕福康掌舵,华晨宝马副总裁戴雷操盘,腾讯、富士康、中国一汽、宁德时代等巨头加持。南京政府划出的1200亩黄金地块上,全球首个专为电动车设计的柔性生产线昼夜轰鸣。时任CEO戴雷在启用仪式上放出豪言:我们要做汽车界的苹果!

这个梦幻开局迅速演变为资本黑洞。据内部员工透露,北美办公室每月仅零食开支就超50万元,中国区高管团队一年的差旅费相当于200辆Model 3成本。更荒诞的是,拜腾在资金链断裂前三个月,仍斥资千万续租陆家嘴黄金地段办公室——只为维持“国际车企”的门面。

84亿造车泡沫破灭:拜腾工厂8亿贱卖背后的血色教训-有驾

权力游戏吞噬造车梦

当央视曝光“84亿造不出量产车”时,外界尚未察觉这场败局的核心症结。一汽集团与富士康的明争暗斗,将拜腾拖入致命漩涡。知情人士透露,一汽要求拜腾接入红旗智能系统,富士康则坚持保留自有架构,两大金主的角力导致M-Byte量产计划五次延期。最戏剧性的是2021年富士康撤资事件:当技术团队终于调试完生产线,却发现账上资金已被两大股东冻结。

这种权力失衡在拜腾内部同样剧烈。毕福康与戴雷的“双CEO”架构埋下祸根,两人对产品定位的争执直接导致首款车型三次推倒重来。2019年日内瓦车展上,拜腾工作人员发现展车方向盘竟有两个版本——德国团队坚持保留标志性48寸大屏,中国团队则主张改用传统设计。

84亿造车泡沫破灭:拜腾工厂8亿贱卖背后的血色教训-有驾

废墟上的警示碑

站在长满荒草的试制车间,墙上“为梦想窒息”的标语显得格外讽刺。拜腾的溃败绝非偶然:南京工厂建设时执意采用德国全进口设备,导致单车生产成本比同行高出40%;北美研发中心每年烧掉2亿美元,却连最基础的电池管理系统都未突破。更致命的是错把资本输血当核心竞争力,在尚未实现量产时就启动欧洲建厂计划。

如今接盘的北京威卡威同样疑云密布:天眼查显示其股权质押率已达89%,与盐城国资的借贷纠纷尚未了结。业内人士指出,这家零部件企业接盘的真实目的或是圈地——拜腾工厂所在的南京经开区,工业用地价格三年间已暴涨300%。

84亿造车泡沫破灭:拜腾工厂8亿贱卖背后的血色教训-有驾

当拍卖槌声在京东平台回响,这场价值84亿的造车实验给行业留下血色警示:没有技术敬畏的资本游戏,终将沦为权力博弈的祭品。那些散落在车间里的进口零件,那些尚未拆封的定制名片,都在无声诉说着一个真理——造车没有捷径,泡沫再美终会破灭。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