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扯什么全球标准,新势力在火焰山烤的不是车,是命

最近每个想装高端的新势力,都要去火焰山搞一场行为艺术,美其名曰“夏测”。好像不去吐鲁番的桑拿房里烤一下,就对不起自己吹的牛,就拿不到进入决赛圈的门票一样。启境汽车,就是最新的一个演员。

他们官方发出来的通稿,那叫一个伟光正,什么全球最高标准,什么国际化团队,什么面向全球市场。三体人看了都得先敬个礼再考虑要不要发射水滴。但讲真,我作为一个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中年人,看到这种场景,脑子里想的不是他们多牛,而是他们有多焦虑。因为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

通稿里说,启境汽车的测试团队参考了欧盟、北美、亚太等主要市场的规范,搞了一套更严格的内部标准。这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主角出门历练,非要把各大门派的入门心法都背一遍,显得自己根基扎实,法力无边。什么中国的GB标准,美国的UL标准,欧盟的ECE标准,听着就像是集齐了七颗龙珠,马上就要召唤神龙了。

但这恰恰是最好笑的地方。真正的天劫,从来不按你的心法来。决定你能不能活下来的关键,不在于你在实验室里能扛多高的温度,而在于你在现实的马路上能不能躲开一个逆行的“老头乐”。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就内味儿。你参数再牛,标准再全,能算得过一个不讲道理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所谓的智能驾驶,在“我弱我有理”这门东方玄学面前,就是个弟弟。你的金钟罩铁布衫,挡不住人家的“躺平”神功。

别扯什么全球标准,新势力在火焰山烤的不是车,是命-有驾

所以,启境汽车在火焰山里把自己烤成五分熟,真的只是为了验证什么全球标准吗?是,也不是。说是,因为这套流程是必须要走的,是给资本、给媒体、给潜在用户看的“投名状”,证明我不是草台班子,我玩得起。说不是,因为这背后真正的逻辑,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

你以为他们在测试车辆在-40℃到60℃的稳定性?错了,他们是在测试自己的心态能不能在对手-40%的降价和60%的增配面前保持稳定。你以为他们在测试全球OTA升级?错了,他们是在测试自己的钱包能不能撑到下一次OTA续命。CEO刘嘉铭老师亲自带队,国际化团队坐镇,这套路就跟方便面包装袋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样,属于基本操作,不稀奇。真正值得关心的是,当小米把蛋糕端走,乐道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的时候,启境汽车要用什么姿势,才能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这就是当下车圈的现实: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不存在什么体面和共赢。所有的“全球化”,本质上都是为了打赢本地化的“巷战”而储备的“军火”。他们搞什么跨文化团队的协同创新,听起来像是联合国开会,实际上可能就是几个不同国家的工程师,为了中控屏是用实体按键还是触摸操作,差点打起来,最后被项目经理按着头选了成本最低的方案。就好像我前两天点了个外卖,备注了不要辣,结果送来的红油都能当镜子照了。理想和现实之间,永远隔着一个压缩毛巾。

别扯什么全球标准,新势力在火焰山烤的不是车,是命-有驾

而所谓的全球供应链协同测试,说白了就是把供应商也拉到火上一起烤。以前是主机厂自己玩,现在是“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睡安稳觉”。大家数据共享,问题追溯,听着很美好,但这套体系的真正威力在于极限施压。主机厂把刀架在自己脖子上,然后回头跟供应商说:你看我都这样了,你是不是也得意思意思?价格再降点?账期再长点?加大加大加大!这简直疯了!

别扯什么全球标准,新势力在火焰山烤的不是车,是命-有驾

但讲真,这种“自虐式”测试,又确实是今天造车的唯一出路。因为消费者已经被惯坏了。他们既要奔驰的品牌玄学,又要特斯拉的技术信仰,还要比亚迪的价格屠刀,最好再附赠一个苹果的生态闭环。这种用户,放道诡异仙里都得是坐忘道的高人。车企能怎么办?只能不务正业,只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

所以,启境汽车在火焰山,与其说是在测试车,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祭祀。他们把自己的工程师、供应商、还有那辆看起来很无辜的测试车当成祭品,献祭给这个疯狂内卷的市场,试图换取一张活下去的船票。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让车子在面对最混乱、最不讲理的现实场景时,能多扛一秒。就一秒。因为能过,就是能过。

至于那套“全球化”的说辞?那玩意儿是讲给资本听的动人故事。对于用户来说,真正的全球化就一句话:价格够不够掀桌子。你把车开到撒哈拉,开到南极圈,都不如把价格打到年轻人的心巴上。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这么想的。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