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在墨尔本做包子铺,好些年头,这两年边上那条主路新换的电动车越发多,车友群常有邻居贾师傅发拍照,“这月又见新BYD,比蟑螂还多!”还搁不住调侃一嘴—“澳洲老爷们都被国货收编了”。
真这样?上回下雨去市场,停车场转两圈,十辆车里一台是汉字尾标,有辆蓝色的,轮圈不像本地货,掏手机扫VIN居然真是海狮07EV。问下车主志强(四川口音),笑呵呵的,“这破路坑洼,又会漏油的SUV谁还敢买,我这海狮满电能跑三四百喽,少糟钱”。他下个月还要去大洋路兜风,说路上BYD都遇见七八台。
讲真,比亚迪在澳洲销量,现在谁还说不行,绝对是闷声发大财。群主阿明翻资料,七月份全澳卖了四千六百多台新车,BYD里有两千二百多台是纯电的。插混也不比谁差,两千三百多台。原来老说特斯拉一家独大,这下该换人当家了。
这月纯电榜头名是海狮07EV,好家伙,一千四百多台,一下把进口本田那攒了半年才卖几百台的纯电干趴下。那车国内才开卖不久,18万9到24万出头这价格,其实折算过来还比墨尔本街头卖的便宜。志强的朋友马师傅说,“油车都贬几十刀一天,还不赶紧换?”
再看元PLUS,在澳洲叫Atto3,紧凑SUV范儿,卖两百七十多台,也还撑得住。国内更夸张,上月卖一万三千多台。老贾念叨过,“大陆杂志夸元PLUS空间大,副驾小毛病少。但澳洲工况,偶尔会有人吐槽避震太硬,高速时胎噪又多些。”不过,群里头搞修理的光头李一脸不服气,他说电池包底下贴了厚铝板,扎钉几乎没事,上个月补胎都没碰到个漏电的。
海豚(Dolphin)在这里也能见到,外形怪萌,去年剩下的手动仓库尾货折扣多,七月份不到三百台,大多还是些阿姨上下学载娃用。不过有人说空调制冷比起日韩款还差些,一到了夏天跑远点热风一股脑冒出来。
还有个没几人提起的海豹(Seal),其实定位还挺高,中型轿车,上月只卖两百来台。本地小媒体也不常推荐,“这车不是不好,主要是定价跟德国车撞了正着。可惜了,值得一夸的是,转弯半径小,城市巷道调头挺打法力。”群里有一回还闹过笑话:小李买二手海豹拿去换保险,结果承保人愣是查不准VIN,天天打客服电话问Australia BYD总部到底保不保。
跑题了,说点维修圈子八卦。澳洲这边现在也能接触点BYD原厂配件,但像前两个月,有车主等尾灯等了三周,师傅一边泡茶一边念叨,“国产配件慢,还不如跑趟唐人街问下,看有没水货流出来。”还有华人小厂悄悄接海豚门板活,就是进价得自己问上海叔叔,正经渠道也不答应。插混车型这档子,前几天阿明群发照片,一台车横在路上捣腾,结果误踩油门,把一根路灯给怼歪,销售嘴上说“插混不卡顿,油门软”,其实断断续续还是有delay现象。
冷门信息有点意思。比亚迪在澳洲其实合作了几家小银行,分期利息常年四个点出头,比快餐店贷款还划算;本地车媒有回测试海豚,说它冷门彩蛋是副驾脚下其实藏了个USB-A接口,当地销售都说没,但其实撬开饰板能找到。还有新买家误信网上说国产电车雨刮坏了全车要返厂,事实就是一根8澳元的胶条。
写着写着,天黑。邻居老邓拉闸回家,嘴里念叨着自家马自达怕是又带不过年,“你那BYD还续航假不?”。我心说,这年头谁还信表上那数字,能不能顶半天,都是车友群里自测了才算数。这些新旧车,一台台蹲在南半球太阳底下,各有各的命运嘞。
图片大多出自群友阿明和市场门口拍的,不保证清楚。路况这几年全澳不比以前,坑多,树多,修路工把标线搞糊了,只有靠导航碰碰运气。海狮倒是开着顺,后排带娃空间真还行,没别的说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