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准备买车的朋友们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事儿的主角,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奥迪A6,但它这次来的,不是咱们满大街都能见到的加长版A6L,而是一个长着“大屁股”的亲兄弟,学名叫奥迪A6 Avant,咱们国内车友喜欢管它叫“瓦罐车”。
这车一亮相,确实吸引眼球,样子挺别致,但一看价格,很多人就倒吸一口凉气。
据说这车全进口,价格很可能要卖到四五十万,甚至更高。
要知道,现在国产的奥迪A6L,优惠下来三十多万就能办得挺好,这一下子多出十几二十万,就为了换个造型,买个大后备箱,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这台顶着奥迪光环的“瓦罐车”,真能在咱们中国市场火起来吗?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聊聊这“瓦罐车”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其实“瓦罐”这个词,是英文Wagon的谐音,翻译过来就是旅行车。
在欧洲,这种车简直就是国民神车,家家户户都爱开。
你想啊,欧洲人喜欢休假,动不动就全家出动,开上几个小时车去滑雪、去海边。
他们就需要一辆车,平时上班开着得像轿车一样舒服、好开,到了周末,又得能装下一家人的行李、滑雪板、烧烤架,甚至还有条大金毛。
旅行车正好满足了所有需求,它有轿车的操控感和优雅线条,屁股后面又有个像SUV一样巨大的储物空间。
但在咱们国家,情况就不太一样了。
过去几十年,大家买车,首先看重的是“面子”,三厢轿车看着稳重气派,是身份的象征。
后来SUV火了,因为高大威猛,视野好,感觉开着有安全感。
旅行车就一直很尴尬,在很多人眼里,它既没有轿车那么正式,又没有SUV那么高大,像个“拉货的”,所以一直是个非常小众的选择。
但是现在,情况好像有点变了。
咱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买车不再是单纯为了代步或者撑场面,而是为了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喜欢露营、喜欢骑行、喜欢带着无人机去拍大好河山,他们需要一台能承载他们爱好的座驾。
SUV虽然能装,但开起来总感觉重心高,晃晃悠悠的,少了点驾驶乐趣。
这时候,“瓦罐车”的优点就显现出来了。
它开起来跟轿车没两样,贴地感很强,跑高速又稳又舒服,同时那个巨大的后备箱,又能轻松装下各种户外装备。
就像在车展上,很多围着这台A6 Avant猛拍照的,都是些穿着户外服装的年轻人。
他们纠结的,可能已经不是这车贵不贵,而是它所代表的那种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是不是自己想要的。
说完了情怀,咱们再来算算最实在的经济账。
这多出来的十几二十万,到底花在哪儿了?
厂家宣传说这是“原汁原味的欧洲版”,听着挺高级,但咱们得把这笔账算清楚。
作为进口车,它的价格里包含了一大笔税费。
简单来说,一辆车从德国的港口运到中国,首先要交一笔关税,然后根据排量大小还要交消费税,最后在销售环节还有增值税。
这几项税加起来,就占了车价的不小一部分。
再加上昂贵的国际海运费、保险费、国内经销商的利润等等,最后的价格自然就水涨船高了。
所以说,你多花的这笔钱,很大一部分是为“进口”这两个字买单,而不是车子本身真的比国产A6L多出了值十几二十万的零件。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今天,“进口”这个标签还像以前那么值钱吗?
放在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答案是肯定的,那时候“进口车”就是质量好、工艺精的代名词。
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咱们自己的汽车工业发展得非常快,就拿生产奥迪A6L的工厂来说,它的生产线、制造工艺和质量标准,很多都已经和德国本土工厂看齐了。
你去看看现在国产A6L的内饰,做工用料都非常扎实,科技配置也一点不落后。
甚至在一些智能车机系统、语音控制这些方面,国产版因为更了解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体验可能比欧洲原版还要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让我们多花一大笔钱去追求那份所谓的“原汁原味”,说服力就显得有些不足了。
这就好比,国产的品牌手机和进口的品牌手机,都是在咱们国内的工厂生产的,核心技术也差不多,你会愿意为了那个“进口”的标签多花一倍的钱吗?
当然,这台A6 Avant本身的产品力还是很能打的。
从现场透露的信息看,它提供了2.0T和3.0T两种动力选择,都配备了48伏轻度混合动力系统,这套系统能让车子在起步和滑行时更平顺,也能稍微省点油。
再加上奥迪引以为傲的Quattro四驱系统和可以调节软硬高低的空气悬架,开起来的质感肯定是顶级的。
过个坑洼路面,悬架能把颠簸过滤得干干净净,让你感觉很高级。
车内的设计也很有看点,三块大屏幕充满了科技感,隐藏式的门把手、全景天窗、高级音响,这些豪华车该有的东西它都有。
那个超大的后备箱更是它的核心卖点,常规状态下就能装下好几个大行李箱,把后排座椅放倒之后,空间大得惊人,别说放两辆山地车了,铺个垫子在里面睡觉都没问题。
不过,有些细节也值得推敲,比如副驾驶前面的那块小屏幕,看着很酷,但开车的时候如果副驾总在上面点来点去,会不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
还有就是后排地板中间那个高高的凸起,这是四驱车的通病,导致后排中间的乘客坐起来会非常难受,基本上只能应急用。
最后,咱们必须聊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保值率。
在中国买车,保值率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奥迪A6L之所以能成为常青树,除了车子本身不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非常保值,开个三五年再卖掉,亏不了太多钱。
但A6 Avant这种小众的“瓦罐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喜欢它的人可能爱不释手,但不喜欢它的人完全无感。
这就导致它的二手车市场非常小,车商收车的时候,因为担心不好卖,会把价格压得非常低。
你今天为了个性和情怀多花了十几二十万,可能几年后卖车的时候,这部分钱就都“蒸发”了。
对于大多数把汽车看作是一笔重要家庭资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清楚的风险。
所以,这台奥迪A6 Avant想要在中国市场“火”起来,单靠纯进口的高昂售价,恐怕很难。
它更像是一个风向标,是奥迪在试探中国市场对于高端个性化车型的接受程度。
它的目标客户,可能就是那一小撮不差钱,买车纯粹为了取悦自己,追求与众不同的精英玩家。
对于他们来说,这辆车带来的独特体验和精神满足感,或许比那十几二十万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