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4S店卖一辆车能赚你多少钱?答案可能让你大吃一惊!最近我去朋友开的汽贸店闲聊,他悄悄告诉我:“别看车价动辄十几万,有时候卖一台车赚的钱,还不够交一个月店租呢!”这话让我瞬间懵了——门口停满新车的大展厅,穿着西装革履的销售顾问,难道都是在赔本赚吆喝?
一、卖车到底赚不赚钱?
先来说说最直接的“差价玩法”。以一台指导价15万的家用车为例,4S店从厂家拿车的价格通常在13-14万之间。表面上看每台车能赚1-2万,但实际落到口袋里的可能连零头都不剩。去年成都某合资品牌4S店曝光的账单显示,他们每个月光是房租水电就要20万,销售团队工资30万,再加上广告宣传、试驾车损耗,平均下来每卖一台车得贴上3000元成本。
不过别急着同情他们,返利才是真正的大头。厂家会给完成任务的经销商发“年终奖”,比如全年卖出500台车,就能拿到车价8%的返点。杭州某日系品牌经理透露,去年他们靠返利多赚了200多万,这笔钱足够覆盖全年亏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年底冲销量时,4S店宁可亏本也要疯狂甩卖——就像超市临期食品打折,亏小钱换大钱。
二、藏在合同里的“隐形金矿”
上个月陪表弟买车就见识了这些套路。销售小哥先是热情推荐零利率贷款,签合同时却冒出3800元“金融服务费”。见我质疑,他理直气壮:“银行放贷要收手续费嘛!”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笔钱根本是4S店自己揣兜里的,银行压根不收费。
更夸张的是保险返佣。深圳车主小林去年买20万的SUV时,4S店强制要求买1.2万的全险。后来他找做保险的朋友打听,同样险种自己买只要8000块,中间4000元差价全进了4S店腰包。有业内人士测算,光保险和贷款这两项,4S店每台车就能稳赚5000-8000元。
三、细水长流的“售后印钞机”
真正让4S店躺着赚钱的,其实是车主们后续的保养维修。我邻居张叔的遭遇特别典型:他的车过了质保期想去路边店保养,结果4S店客服天天打电话提醒“脱保会影响二手车价”。等他把车开回店里,换个机油就被收了980元,而同样的项目在连锁快修店只要398元。
更绝的是配件暴利。上海消保委曾抽查发现,某德系车空气滤芯4S店报价480元,成本其实不到80元;雨刮片标价680元,出厂价才35元。这些藏在维修单里的“刺客”,利润率普遍超过500%。难怪有经销商直言:“卖车是交朋友,修车才是真生意。”
四、揭开豪车的神秘面纱
说到暴利,还得看百万级豪车。国内头部经销商中升控股的财报显示,去年每卖出一台奔驰能净赚1.34万元,雷克萨斯更是高达2.8万元。这些豪车的选装件才是真正的“印钞机”——某网红提保时捷时,4.8万元的红色真皮座椅实际成本不到8000元,21寸轮毂差价更是超过3万元。
不过普通品牌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河南某自主品牌4S店老板给我算过账:虽然单车利润只有3000元,但靠着薄利多销(月均80台)和厂家返点,一年净利润也能做到200万。他们还开发出新套路:把畅销车和滞销车捆绑销售,比如买热销SUV必须搭配买台轿车,靠组合拳提升整体利润。
五、消费者如何见招拆招
知道了这些门道,咱们买车时就能少踩坑。比如贷款尽量自己跑银行,保险可以出门退保重买,装饰套餐完全能网购同款。我同事老周就是个高手:他买车时直接和销售摊牌“我不要赠品折现1000元”,最后车价硬是砍下8000元。
说到底,4S店就像个精明的魔术师,你以为他在卖车,其实早就把赚钱的机关布置在各个环节。下次走进展厅时,不妨多问几句:“金融服务费能打折吗?”“保养套餐包含哪些项目?”说不定省下的钱,够加半年油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