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要得少,才能看得宽

《长安的荔枝》:要得少,才能看得宽-有驾

阅读 |思考|成长

📖

你好,我是大卷。

这两天回老家避暑了。

原以为老家在山里应该凉快一些,没想到到了下午不开空调照样热得受不了。

不过除了这点,好处还是很多的。

比如吃的菜是自己种的,各有各的香味;

开门见山,不再是高楼林立,从眼到心都感觉宽阔了很多;

娃也不用总是来找我陪玩,逗鸡遛狗自己就能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

人真的会不自觉地陷入比较中,很多时候是既要又要。

但想要的东西多了,却发现身上的负担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能看到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少了。

在这点上,长安城底层牛马李善德的故事很值得看一看。

01

擅长的东西会让你闪闪发光

李善德和胡商苏谅一起在阿僮的荔枝庄园里喝酒。

喝到兴头上,苏谅说李善德在他眼中是个怪人。

“说你精明吧,你比他们都傻多了,傻到我都不忍心骗你;说你傻吧,你搞出这些名堂,我都没见过,回去跟其他人一讲,个个都说好。”

说好的原因是,李善德到岭南后为了记录荔枝鲜运的测试进度,运用自己的专长发明了一份脚程格眼。

格子上以不同的颜色和记号标注,让荔枝的变化和运输行程一目了然,哪怕不是制定计划的人也很容易看懂。

苏谅非常欣赏李善德的工具表,说自己做买卖行走四方,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簿子,还问是否能学去一用。

在李善德眼中,不过寻常的格眼在别人眼中却非常有价值。

对于苏谅想把格眼拿去己用,换做他人可能第一时间会看到格眼价值,拿来谋取更多好处。

但李善德却说:“我是明算科出身,只会干明算科的事。您觉得好,尽管拿去,也不算我虚忙一场。”

作为上林署透明的小存在,李善德因不懂变通和没背景,且有明算特长被人算计成了荔枝使,可恰恰又是他的明算科优势帮他绝地逢生。

在以利相交的胡商苏谅眼中,李善德反而是个发光的存在。

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优势,当你在擅长的方向持续深耕,你不必去追别人的光,你本身就是一道光。

就像书中胡商苏谅说的:“跳胡旋舞的要诀,不是随乐班而动,而是旋出自己的节奏。”

02

做事尽力而为,不必一直紧绷

人到中年后,仿佛就成了一把日渐紧绷的弓。

怕失业、怕生病,怕孩子学习跟不上,怕时间不够用······

担忧害怕的事情越来越多,精神随时都处在高压状态。

但该发生的事依然会发生,提前担忧害怕,除了让自己变得紧绷,对事情本身没有丝毫帮助。

李善德花重金雇了几对骑手,走不同的路线,用不同的保鲜方式来测试荔枝鲜运的可能性。

到岭南后,他全副身心都放在荔枝使的差事上,只为了给自己挣命。

但尽己所能做完自己能做的事情后,李善德身上的这层压力,还是让他时时在其中挣扎,不敢懈怠。

阿僮庄上的荔枝酒开坛,请他去喝酒,李善德拒绝,说想再研究下驿路图。

事实上,那会儿他也做不了更多的事情来改变现状。

阿僮告诉他:“射出片箭放下弓,箭都射出去了,你还惦记啥?”

凡事尽力而为,对于结果不必太执着,学会接受生活中的变量,生活是流动的水,难免有起伏。

人到中年,要的少,往往才能路宽心宽。

愿你我都不会成为那个因案牍劳形、生活疲累,而忘了自己曾是技惊四座的胡旋舞高手的李善德。

《长安的荔枝》:要得少,才能看得宽-有驾

-END-

🌟自我介绍:

我是大卷

38岁全职妈妈,正在努力通过读书写作,实现只工作不上班的自由生活。

持续分享中年成长|读书写作|自由职业

❤️不熬鸡汤,只分享勺子。

#优质图文扶持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